誅殺蹇碩后的洛陽城,并未因這一場權力的更迭而平靜,反而如暴風雨前的海面,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何進大權在握,卻仍被心頭的陰霾籠罩,宦官勢力雖遭受重創,但殘余力量仍在宮中盤根錯節,如同一顆顆隨時可能引爆的暗雷。
何進的府邸此刻成了各方勢力匯聚、謀劃的中心。寬敞的議事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何進那焦慮而又略顯疲憊的面龐。袁紹、袁術兄弟,還有新近被何進招攬的名士何颙、荀攸等人圍坐四周,氣氛凝重。
“諸位,太后不同意誅殺全部宦官,可這些閹人一日不除,我等便一日不得安寧。”何進眉頭緊鎖,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與煩躁,“如今已檄文傳至四方,召集豪杰進京相助,可遠水解不了近渴,眼前該如何是好?”
袁紹站起身來,他身著一襲月白色長袍,腰間系著一條鑲嵌著美玉的腰帶,整個人顯得英氣勃勃又不失沉穩。“大將軍,宦官與太后親近,貿然行事恐惹太后不悅。依我之見,可先設法孤立那些為首的宦官,切斷他們與太后的聯系,再尋機動手。”
何颙輕撫著胡須,微微點頭:“本初所言極是。趙忠、張讓等中常侍,乃宦官之首,平日里仗著太后寵信,為非作歹。若能先將他們與太后隔開,再慢慢鏟除,或許可行。”
荀攸一直沉默不語,此時他抬起頭,目光如炬:“大將軍,此事還需小心謹慎。宦官在宮中多年,耳目眾多,稍有不慎,打草驚蛇,后果不堪設想。我們不妨先放出些煙霧彈,迷惑他們,再暗中布局。”
何進聽著眾人的建議,心中漸漸有了主意。他微微頷首:“好,就依諸位所言。先從孤立趙忠、張讓等人入手,同時密切留意他們的一舉一動。”
然而,何進等人的謀劃,很快便被宦官們知曉。皇宮內,一間陰暗的密室中,趙忠、宋典等幾位中常侍圍坐在一起,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何進那廝,步步緊逼,欲將我們趕盡殺絕。”趙忠臉色陰沉,聲音中滿是憤怒與恐懼,“如今又召集四方豪杰進京,我們該如何應對?”
宋典的手微微顫抖,他咽了口唾沫:“要不……我們向太后求救?”
“太后?”趙忠冷笑一聲,“太后如今雖偏袒我們,但何進是她兄長,又是朝中大將軍,手握大權。若何進執意要殺我們,太后又能保我們幾時?”
眾人一時陷入沉默,密室中只有沉重的呼吸聲。突然,一直沉默的郭勝開口了:“諸位,如今局勢危急,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依我看,我們不妨先下手為強。”
趙忠看向郭勝,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先下手為強?何進如今勢力龐大,我們如何下手?”
郭勝湊近眾人,壓低聲音說道:“何進雖然勢大,但他也并非沒有弱點。他剛剛掌權,根基不穩,且急于鏟除我們,必然會有所疏忽。我們可以趁他不備,發動突襲,殺他個措手不及。”
眾人聽了,心中皆是一動。趙忠沉思片刻,說道:“此計雖險,但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不過,我們還需從長計議,制定一個周全的計劃。”
于是,宦官們開始秘密謀劃如何對付何進。他們一面派人密切監視何進的一舉一動,一面在宮中暗中集結力量,準備隨時發動攻擊。
與此同時,何進也在緊鑼密鼓地實施著自己的計劃。他以商議朝政為由,頻繁邀請朝中大臣到自己府上,實則是在暗中聯絡各方勢力,壯大自己的陣營。而袁紹則負責在宮中安插眼線,收集宦官們的情報。
一天,袁紹匆匆來到何進府中,神色凝重:“大將軍,大事不好。據宮中眼線來報,宦官們已經察覺到我們的意圖,正在暗中謀劃反擊。”
何進心中一驚,但很快便鎮定下來:“他們想反擊?正好,我倒要看看他們有多大能耐。傳令下去,讓士兵們加強戒備,隨時準備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