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武則天:好險,差點(diǎn)露餡
- 大唐:天后假死,我掀棺稱帝
- 不問歲月任風(fēng)歌
- 2085字
- 2025-04-09 19:56:01
雙圣葬禮,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不但洛陽城內(nèi)的百姓對此議論紛紛,夸贊李旦的三答,就連外族使者也在暗中議論。
而在這三天當(dāng)中,李旦讓裴炎和婁師德兩人盡可能的拉攏一些大臣。
他已經(jīng)料到,接下來的葬禮必定會不太平。
當(dāng)然,這三天當(dāng)中,太子李顯也沒有閑著,他讓韋玄貞和武三思兩人暗中聯(lián)絡(luò)大臣,準(zhǔn)備在葬禮當(dāng)天給李旦好看。
三天的時間,一閃而過。
北風(fēng)卷著刺骨寒意掠過洛陽宮城,九重飛檐下的銅鈴發(fā)出清越聲響。
行宮中,李旦站在后殿丹墀上,看著最后一批白幡被掛上朱漆廊柱,金絲楠木棺槨在殿內(nèi)投下幽深陰影。
此刻那襲百鳥朝鳳金絲裙的主人,正躺在左側(cè)棺中等待黎明。
那是他名義上的母親,大唐天后武則天的棺木所在。
“啟稟殿下,龜茲進(jìn)貢的龍腦香已熏滿三殿。”
內(nèi)侍省少監(jiān)跪在階前,捧著的鎏金香球還冒著裊裊青煙。
李旦微微頷首,目光掃過殿外廣場上按九宮格排列的各國使團(tuán)。
吐蕃大相論欽陵的虎皮大氅在寒風(fēng)中格外扎眼,突厥特勤阿史那骨咄祿的彎刀柄上鑲著鴿血寶石,連最偏遠(yuǎn)的大勃律國都派來了頭戴翠羽冠的王子。
而在廣場最前面的位置,以太子李顯為首,后面是李唐皇室之人,再后面則是滿朝文武大臣按照官職品級站立。
卯時三刻,晨鐘撞破宮城寂靜。
李旦深吸一口氣,玄色冕服上的十二章紋在晨光中泛起暗金。
他緩步走向并置的雙棺,左側(cè)武則天的面容在珍珠粉下泛著奇異紅暈。
右側(cè)李治的右手已然呈現(xiàn)尸僵,指甲蓋上的紫斑像極了宣紙上的墨梅。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身亡之后的父皇和天后,心中不禁有些奇怪。
他微微側(cè)身,向一旁和他一起主持喪事的霍王李元軌問道:“為何天后的遺體和父皇不一樣?”
李元軌看了一眼廣場上的眾人,小聲道:“據(jù)說是武三思得到了孫思邈的一顆丹藥,能保留尸體不會僵化。”
孫思邈是大唐神醫(yī),人盡皆知,只不過前兩年去世了。
以武三思的能力,想要得到孫思邈的丹藥,確實不難。
何況這想必也不是武三思的主意,一定是他那位名義上的母后命武三思去做的。
畢竟,愛美是女人的天性。
武則天想在死后保留尸體一段時間,也是能理解的。
至于這丹藥為何不給皇帝,而是給天后?
這還用想?
皇帝在世的時候就聽天后的,得到這種丹藥,肯定是優(yōu)先給天后。
何況男人嘛,對于這種事肯定沒有女人上心。
這個小插曲,并未轉(zhuǎn)移李旦的注意力。
可他不知道的是,躺在棺木當(dāng)中的武則天卻深深松了一口氣。
在李旦剛才注意她的時候,她差一點(diǎn)就露餡了。
好在事先服下了一個丹藥,使得她全身動彈不得,但卻能感受動靜,聽到外界的聲音。
李旦一直盯著她看的時候,她差點(diǎn)以為自己要露餡。
好在李旦只是詫異她的身體為何比李治的尸體保存得要好,并未有其他懷疑。
想想也是,任誰也想不到,她居然會以這種方式讓李旦和李顯自相殘殺,并以此鏟除李唐皇室!
武則天沉思間之際,李顯,李旦和李唐皇室宗親已經(jīng)開始上殿瞻仰。
腳步聲傳來,眾人圍著兩個棺木從左到右觀看。
足足兩刻鐘的時間,兩位皇子和皇室宗親才瞻仰完畢。
緊接著便是輪到其他王朝瞻仰。
而這并非隨意喊人,而是根據(jù)李旦和李元軌的安排來的。
最先上來的,必定是比后面的人要有面子。
“宣——新羅使臣金仁問覲見!”
隨著唱禮聲,第一個使團(tuán)踏入殿門。
金仁問眼睛一亮,有些詫異自己居然會成為第一個瞻仰雙圣的外族。
在眾人詫異的眼神中,金仁問整了整自己的衣服,邁步上前,朗聲道:
“新羅敬獻(xiàn)紫珊瑚百株,上等白玉百斤!”
說完,他上前繞著雙圣的棺木仔細(xì)看了一眼兩人尸體。
確實是尸體!
雙圣死了,這對新羅來說是好事。
想必接下來大唐一定會因為皇位而亂起來,新羅可趁機(jī)發(fā)展。
“吐蕃大相論欽陵,敬獻(xiàn)青稞酒九壇、牦牛角雕百件——”
論欽陵的腳步帶著高原特有的沉重,鑲滿綠松石的腰刀隨著步伐輕響。
作為第二個上殿之人,當(dāng)他俯身行禮時,雙眼死死盯著雙圣的尸體
“大食使臣易卜拉欣·本·侯賽因,敬獻(xiàn)琉璃天馬一對——“
裹著白頭巾的使者用生硬的唐語念著悼詞,鑲嵌祖母綠的金項鏈隨著哽咽顫動。
可就在這時,突厥使者阿史那骨咄祿卻忽然站出來,冷聲道:
“我堂堂突厥,竟排在這么多小國之后,大唐這是看不起我突厥嗎?”
突來言語,震驚全場。
可太子李顯卻一臉冷笑之色,對此并不意外。
一旁太子側(cè)妃韋香兒鳳眉一挑,臉上浮現(xiàn)一抹玩味之色。
李旦這幾天的聲勢威望太高,必須壓一壓。
選擇在這個時候動手,就是要讓李旦丟盡顏面。
而躺在棺木當(dāng)中的武則天則是冷笑連連。
總算是動手了,不枉費(fèi)她這兩人命人在城中散布消息。
不用想都知道,這阿史那骨咄祿一定和太子有所勾結(jié)。
不過,李旦那小子也是,好端端的怎么會將突厥安排在這么后的位置?
按照常理,突厥實力強(qiáng)大,國土遼闊,又和大唐是近鄰,就算不排在第一位也應(yīng)該是第二位。
可這都第三位,還沒有輪到突厥,難怪這阿史那骨咄祿會主動站出來挑事。
接下來有好戲看了不知道李旦那小子會如何應(yīng)對。
沉思間,李旦卻沒有開口。
反而是他身邊的霍王李元軌,眉頭緊鎖,臉色不善,冷聲道:
“突厥特使,若對我朝安排有異議,待事后再說!”
“此刻你主動站出來打斷雙圣葬禮,是對雙圣的大不敬!”
“大不敬?”
阿史那骨咄祿輕蔑一笑:“你們將我朝安排在這么多小國后面,難道就不是對我朝的大不敬?”
“今日,若是不給我一個交代,這葬禮就休想進(jìn)行!”
“鏘~”
彎刀出鞘,寒光映照在李旦臉上。
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動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