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再次測試,反復處刑易中海
- 四合院:我工程師,專修眾禽獸
- 番茄大王炒蛋
- 2362字
- 2025-04-19 15:13:21
易中海死死盯著測試間里的那臺龐然大物,眼神里充滿了近乎瘋狂的祈求。
他甚至開始在心里默念各路神仙,從玉皇大帝到灶王爺,只要能讓測試停下來,他愿意付出任何代價。
可惜,現實往往是最無情的。工程部的設備顯然保養得極好,而且經過了嚴格的校準。
錢組長再次坐到操作臺前,流程和剛才一模一樣。
嗡——
液壓機再次啟動,壓頭緩緩下降。
觀察室里的氣氛比剛才還要凝重。
如果說第一次測試失敗是意外,那么第二次測試的結果,將直接決定這批“新工藝”軸承的命運,以及易中海的命運。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儀表盤上。
100公斤……500公斤……1000公斤……
指針的每一次跳動,都像重錘一樣敲打在易中海和李副廠長的心上。
賈東旭扶著易中海,感覺自己胳膊都快被師父的體重壓斷了,易中海整個人幾乎是掛在他身上的,冷汗浸濕了后背。
李副廠長頻頻擦汗,鏡片后面那雙原本精明的眼睛,此刻也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李晨依舊是那副云淡風輕的樣子,甚至嘴角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弧度。
他太清楚這批軸承的問題所在了,易中海為了制造那個所謂的“陷阱”,在熱處理工藝上動了手腳,看似巧妙,實則犯了材料學上的大忌,導致軸承內部應力結構極其不穩定,韌性大幅度降低。
別說達到設計標準,能承受一半的壓力都算燒高香了。
1500公斤……2000公斤……
指針艱難地爬升著,速度似乎比上一次還要慢一些,仿佛也在為這個即將破碎的工業品哀嘆。
突然!
咔嚓!嘎吱——!
又是一聲刺耳的金屬斷裂聲,比第一次來得似乎更猛烈!
第二個軸承樣品,幾乎在和第一個樣品相同的壓力區間,應聲而裂!這次裂紋擴展得更快,變形也更加劇烈,甚至有細小的金屬碎屑飛濺出來!
“停!”
錢組長再次按下停止按鈕,看了一眼記錄數據,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一下。
他站起身,走到觀察窗前,這次連客套話都省了,直接報告:
“第二個樣品,在2085公斤壓力下發生結構性破壞,判定為不合格。失效模式與第一個樣品高度相似。”
高度相似!
這四個字像判決書一樣,徹底宣判了易中海和他那所謂的“技術創新”的死刑。
易中海聽到結果,眼前又是一黑,喉嚨里發出一聲絕望的嗬嗬聲,腦袋一歪,這次是真的差點暈過去。賈東旭手忙腳亂地掐他人中,才讓他勉強維持著一絲清醒。
“楊……楊廠長……”李副廠長聲音干澀,試圖做最后的掙扎,“可能……可能是這批材料……”
“還要試嗎?”李晨適時地開口,目光轉向楊廠長,帶著詢問的意味,“箱子里還有十八個。”
楊廠長此刻的臉色已經黑如鍋底,他看了一眼面無人色的易中海,又看了一眼還在試圖狡辯的李副廠長,心中的怒火已經快要壓制不住了。他猛地一揮手:
“試!再拿一個出來!我倒要看看,這‘新工藝’到底有多‘新’!”
錢組長點了點頭,示意助手取出第三個樣品。
易中海已經徹底麻木了,像個提線木偶一樣,任由賈東旭架著。他的大腦已經停止了思考,只剩下無盡的悔恨和恐懼。
第三次測試過程快得驚人。
嗡——
咔嚓!
幾乎是在壓力剛剛超過2000公斤的瞬間,第三個軸承也步了前兩個的后塵,碎裂開來。
“第三個樣品,2110公斤壓力下破壞,不合格?!卞X組長的聲音如同冰冷的機器。
三個樣品,三個幾乎一致的、遠低于標準的失效數據。
這下,再傻的人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這不是偶然,不是運氣不好,這是赤裸裸的技術失敗,甚至是……技術造假!
錢組長放下記錄本,走到觀察窗前,臉色嚴肅地對楊廠長說:
“楊廠長,根據初步觀察和三次重復測試的結果,這批軸承的失效模式非常一致,且失效壓力值遠低于設計標準。
這基本可以排除隨機材料缺陷的可能性,問題極大概率出在生產工藝環節,特別是熱處理或者結構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
他旁邊一位戴著眼鏡的技術員補充道:
“從斷口形態和失效壓力來看,這更像是因為不當的熱處理導致材料脆性增加,或者應力集中設計不合理造成的。
這……恕我直言,這像是教科書上的反面案例,是基礎工藝上不該犯的錯誤,尤其對于經驗豐富的老工人來說……”
這位技術員的話雖然說得委婉,但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這不是什么“創新”,這根本就是瞎搞,而且是犯了低級錯誤!
楊廠長的目光如同實質的冰錐,死死地釘在易中海身上。
易中海接觸到楊廠長的目光,渾身劇烈地一顫,低下頭,不敢再看任何人。他知道,自己徹底完了。
李副廠長也是臉色煞白,額頭冷汗涔涔。
他知道,楊廠長這次是真的動怒了,這把火,恐怕也要燒到自己身上了。
“好!好得很!”楊廠長怒極反笑,連說了兩個“好”字,語氣中的寒意讓整個觀察室的溫度都仿佛下降了幾度。
“易中海!這就是你加班加點搞出來的‘技術革新’?!
這就是你要給我看的‘成果’?!
差點!就差那么一點!
如果不是李晨同志堅持要測試,這批廢品就要裝到我們的機器上!到時候出了安全事故,誰來負責?!
你嗎?!”
楊廠長的聲音越來越大,最后幾乎是吼出來的。
易中海被吼得渾身一哆嗦,嘴唇哆嗦著,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走!回廠里去!”楊廠長氣得胸膛劇烈起伏,狠狠地瞪了易中海和李副廠長一眼,轉身就走。
一行人沉默地離開了工程部測試中心,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回到軋鋼廠,楊廠長直接把相關人員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王師傅作為李晨的師父和技術權威,也被請來了。
辦公室里,氣氛凝重。
楊廠長坐在辦公桌后,臉色依舊鐵青。他先是看向李晨,語氣緩和了許多:
“李晨同志,這次多虧了你。你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避免了一次重大的生產隱患,甚至可能是安全事故。你的警惕性和專業素養,值得全廠的技術人員學習!我代表廠里,對你提出表揚!”
李晨不卑不亢地說道:
“楊廠長過獎了,這是我作為總工程師應盡的職責。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是我的本分。”
他頓了頓,看了一眼旁邊的王師傅。
“而且,這次也要感謝王師傅,是他提醒我,對于新工藝要更加謹慎?!?
王師傅連忙擺手:“廠長,我可不敢居功,主要還是李晨年輕有為,看得準!”
楊廠長點了點頭,對李晨的謙虛和不忘本很滿意。
隨即,他的目光轉向了易中海,語氣瞬間變得嚴厲起來:
“易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