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百姓將你托起來(求月票求追讀?。?/h1> - 諸天:數(shù)值怪從北宋末年開始
- 鐵打的扳手
- 2018字
- 2025-05-14 23:31:14
片刻前。
將自己裝扮成士卒模樣的完顏宗翰神情陰沉,他站在原地,雙手攥緊成拳。
而在他面前的,是前來傳遞徐瀾要求的親兵。
“簡直是欺人太甚!”
“他到底怎么敢的!”
“應允他前兩條也就罷了,糧食和衣物,還有掩埋尸體都能接受……可這家伙竟敢得寸進尺,要本將率軍撤離打下的城池!”
“該死!!”
砰!
完顏宗翰拎起拳頭,猛然砸向一旁被硝煙熏得烏黑的墻壁,他雙眼充斥血絲,面色猙獰可怕。
陛下命他與完顏宗望并分兩路,各自率領金國大軍南下攻宋,可他卻剛剛入侵,連兵鋒所指的最終目標——太原都沒見到便要撤離,這讓他怎能接受?!
要知道,這片大地上歷來的游牧民族,都以南下擒龍為極高的追求。
他若是能將大宋覆滅,必然能成為金國名留青史的名將!
可現(xiàn)在就因為那惡鬼一般的少年,自己便得灰溜溜撤走,此事一旦傳回朝內,他都不敢想會被史書記錄成什么樣子?!
另外,他能爬上如今這個位置,也是樹敵無數(shù),朝堂上不知道有多少豺狼虎豹盯著他、想要從他身上咬下口肉!
“為何,到底為何??!那等怪物,竟然要與我等為敵!”
完顏宗翰在原地嘶聲長嘆,不知不覺間手掌竟因攥的太緊而被指甲扎破,滲出鮮血!
一旁的親兵不敢抬頭,只是默默等待著對方將心中惱怒的情緒發(fā)泄完畢。
“唉!”
完顏宗翰嘆出這一聲后,仿佛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被嘆走,給人的感覺就仿佛老了十多歲。
“告訴那位,他的要求,本將答應了。”
“是!”
……
殘破的城中,徐瀾視線掃過那些給死去百姓掩埋尸體的金兵,后者在被他盯上的時候,當即露出恐懼之色,立即加快了手上動作。
而那些被他救下的百姓,則也在收殮遺體。
期間,每當這些百姓經過他時,都會虔誠叩拜。
當這些遺體基本被收斂完后,徐瀾便持槍而立,冷眼看著金軍們撤出此城。
少年的身后,則是被他護佑的百姓們。
遙望著金軍遠去的行跡,徐瀾方才收回目光。
嘩啦——
他正欲離開,卻忽見一眾百姓再度跪下。
沒等他詢問,便有一名老翁涕泗橫流,不停叩首道:“真君!您要離開了嗎?”
徐瀾道:“金軍已被逐出此城,你們可以安心了。”
老翁聞言,卻是哭道:“我等一生為宋民,勞役賦稅一個沒少交,可最后被金軍屠城,卻不見朝廷派軍來救。”
“高高在上的天家,根本看不見我們這等升斗小民!”
“若非真君顯圣,救人于水火之中,我等怕是也要死在金軍刀下?!?
“我等已經想明白了,如今既然這條命被真君從閻王那里要回來,那從此刻開始,我等便愿以殘生侍奉真君!”
老翁的話音落下,其余眾人無論男女老少,俱是深深叩首。
此刻,即便徐瀾自己都不知道,他如天神下凡一般將百姓們救出來時,百姓們對他有多尊崇和感激。
百姓們不求能一直跟隨、親身侍奉徐瀾,哪怕是遠遠的供奉他,也足夠了。
“所謂‘故土難離’,你們若想隨我一并離去,須得仔細思慮?!毙鞛懶χf道。
老翁聞言,當即帶頭答道:“真君!此事我等都已商量過了,我等愿余生都侍奉您!”
“既然如此,那你們想想可還有什么要帶走的?!毙鞛懟氐馈?
老翁原本想立即應答,說有糧食就夠了……可就在剎那間,他卻忽的想到了什么,當即神情一肅,認真道:
“真君大人,不知您可否在此稍等片刻?”
徐瀾點了點頭,對其他人也說道:“想隨我走的,好好想想要帶走的東西?!?
眾人紛紛應下。
很快,便有一批百姓走了出來。
他們跟隨那最先開口的老翁,向城內走去。
當這些人歸來的時候,徐瀾便見他們的手上捧著或大或小的發(fā)灰石塊。
徐瀾見狀,自是感到疑惑。
而為首的老翁則是背著一塊大石頭,顫巍巍的走過來,解釋道:“真君,這些石塊,俱是出自您在此城中的廟宇。”
“我等沒用,在金軍入侵的時候,沒有守好您的廟宇,導致其在戰(zhàn)火中被燒毀?!?
“如今您既已顯圣入世,我等便當將廟中碎石收集起來,等安定后為您重建廟宇!”
徐瀾聞言,不由一愣,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一眾百姓出去,竟是為了取廟宇碎石,等以后重建。
他看著神情虔誠的老翁,忽然笑了笑,卻是沒直接讓其將石頭扔掉,而是溫和道:
“我能理解你們的想法……不過你們隨我出城遠行,人人皆帶如此沉重的石頭,難免不便,不如取其中小塊攜帶吧。”
老翁當即點頭道:“謹遵真君諭旨!”
看著眾人忙碌取碎石往身上揣的模樣,徐瀾卻是在想,自己怎么不知不覺就被冠上了“真君”之稱?
不過在這些人面前,哪怕他說自己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乃是真君,估計都不會信。
一個活生生殺了數(shù)千帶甲士卒的人,不是神靈,難道還是惡鬼不成?
神靈還好,可若是惡鬼……
嘩啦——
將糧食和衣物水源之類的都備上,徐瀾便帶著眾人離開了此城。
而在與老翁交談的過程中,徐瀾得知其名喚周載,在金軍尚未南下發(fā)起進攻的時候,他就是翊圣真君廟的廟祝。
周載如今已有七十余歲,哪怕放在后世都已是高齡。
但他如今尚且耳聰目明,數(shù)十年時間研讀經典……不過這個經典,多與道教相關,以及一些卜算理學。
周載于此地生活這么多年,自然知曉周圍城池,故而離開故土后,他便仔細思索一番后,提議他們可以前往太原府。
“太原府……”
當徐瀾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不由露出復雜之色。
這個太原府……
他拿出地圖,對比后便確定了這個太原府,正是北宋最后一處脊梁的所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