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8章 學生專場

第二天早上,陸成渝和父母一說,李繡云聽說兒子發表第一篇小說的編輯要到家里吃飯,頓時來勁了。

一個勁問人家是不是喜歡吃甜,她拿手的是川菜,會不會不合口味。

陸成渝不以為意,說道:“不拿出家常菜才叫不重視,我到她家吃的就是上海菜。”

李繡云點點頭:“說的對,嗯,我弄不辣一些。”

陸明遠也說:“是該重視,人家還是一個年輕姑娘,讓你姐姐過來陪著。”

父母立馬行動起來,李繡云去采買,陸明遠去通知女兒。

陸成渝則在家里看稿,《本次列車終點》標題起的很有意味,列車終點、人生起點。

這是一部短篇小說,不到2萬字,他看的很細。

開篇是:前方到站,是本次列車終點站——上海……

陸成渝笑了,好熟悉的感覺,畫面展開:是旅客們的熱鬧,只有陳信沉默,這次到站,他就到家了。

上海的繁華、家庭的溫暖,在文字中慢慢透出,小王編輯的筆調帶著上海風情,人物刻畫很細膩,尤其是心理描寫。

陸成渝挺有感觸的,小說里的陳信是代替哥哥去插隊的,去往邊疆十年,這和他的經歷類似。

回來后,陳信偶遇一位老同學,也是插隊回來的,老同學留下一句話:“有時候,我覺得為了回上海,付出的代價有點不合算了。”

矛盾開始顯現。家里住房緊張,哥哥嫂嫂擔心陳信結婚占用房子,想提前分家;還有相親,陳信沒太看上對方姑娘,但人家有房。

工作的辛苦、居住的狹小、家里的矛盾,讓陳信陷入迷茫。

他一個人在外灘散心,外灘的熱鬧讓他感覺像一個陌生人,這座城市已經不再熟悉,他想起小時候的快樂、插隊的種種往事,那邊其實有一位很好的姑娘,錯過了。

哥哥嫂嫂找了過來,以為他要想不開。

陳信看著哥哥嫂嫂驚慌的表情,突然有些想開了,他十年辛苦,家人同樣辛苦,是該好好想想將來的路。

故事到此結束。

陸成渝又回看了一遍,然后把自己的感觸寫了下來,標題就是:一個人的故事,一群人的迷茫。

他要說的是,這篇小說點出了知青返城后的群體性迷茫和不適應,以及給周邊家人朋友帶來的波及,強調這是新知青文學的萌芽,將會帶起一股潮流。

下午,陸成渝終于出門了,和朱霖一塊去看他的電影。這是他的第一部電影,當然要和喜歡的人一塊看。

他對《追逐火車的孩子》是有預期的,是一篇相當好的作品,可惜出生早了,正是傷痕濃郁的年代,這篇故事一點不傷痕,反而很治愈和勵志,更適合關注個體的以后年代,和《三個女人的車站》有類似之處。

好作品要因時因勢才會反響最大化,而《今夜有暴風雪》的命運就不同。

所以他對《追逐火車的孩子》的當前預期是中等略偏上,再晚上10年起碼是中上起步。也沒什么關系,以后的人們會越來越發現這是一部好作品,意味著小說生命周期很長。

兩人來到電影院卻是呆了,好生熱鬧,全都是小孩,已經不能用幾百只鴨子來形容了,而是幾百只雞鴨湊在一起,炸鍋了!

他們到售票處一問,居然是小學生專場!

售票員說什么也不賣給他們票,還是朱霖想了個辦法,拿出北影學院培訓班的學生證,才弄到兩張角落的票。

兩人就如混在小雞小鴨中的大鵪鶉,引得無數小學生圍觀。

放映廳更是熱鬧,老師們根本彈壓不住,女孩子就在過道跳繩,男孩子在舞臺上打架,時不時有人發出尖叫。

兩人縮在后排角落,前排小學生齊齊轉過身看他們,如同看動物園里的動物。

一個男孩伸出手來:“大姐姐,魚皮花生好吃嗎?”

朱霖如夢初醒,連忙拆開袋子,立馬有更多小手伸過來,她一粒一粒分過去,周圍的小學生都圍了過來,轉眼分光,四周響起一片咯蹦聲。

陸成渝問:“這是怎么回事?”

朱霖白了他一眼:“我還想問你呢。”

陸成渝猜測應當和電影類型有關,《追逐火車的孩子》講述的是一群少男少女,陽光向上,這年頭青少年題材的電影實在太少,教育部門可能是將之作為指定觀看電影了。

陸成渝沒想到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會以這種形式登場,自己好像和兒童挺有緣的,第一篇小說也是發表于《兒童時代》。

電影開始:先是鐵軌的近景,然后是車輪馳過,鏡頭慢慢拉遠,一列火車馳過鐵軌,馳過橋梁。

鏡頭接著一轉,畫面中的火車動力澎湃、威猛無比的正面沖來,仿佛一下子要沖破銀幕。

火車原本就對孩子們相當有吸引力,加上這么一個正面飛馳鏡頭,放映廳里的小學們哇的一下爆了,沒想到這么刺激!

接著鏡頭一轉,尾隨著火車越拉越遠,可以看到層層大山,電影片名隨之浮出:

追逐火車的孩子。

這是一種鏡頭語言,開頭就交待了故事與火車有關,與山野有關。

接下來的鏡頭語言更加直白,一群男孩子在山谷放羊,看著火車冒著煙從身邊馳了過去,仿佛看到了世上最好的玩具。

男孩子們等火車馳過,興奮的沖向鐵軌,追著火車奔跑!

這一組鏡頭是從車尾向后拍的,就見畫面中一群衣著破爛、光著腳丫的孩子在熱烈奔跑,孩子們臉上很臟,笑容卻是那般純凈,大笑著、推攘著。

那股子樂觀氣氛直接溢出銀幕,引得放映廳小學生此起彼伏的站起來,揮舞著拳頭大叫:“跑,快跑!”“追上火車!”

對于生性野的男孩子來說,追火車代表著某種夢想,具體說不明白,反正看到火車就興奮!

放映廳直接炸鍋了,當電影里的男孩子們越慢越慢,漸漸的停了下來,火車消失在視野里。

廳里響起一片惋惜:“跑太慢了!”“換上我,肯定能追上火車!”

小學生們的反應是最真實的,喜歡就是喜歡。

電影進入人物背景交待,這里面出現了陸成渝的鏡頭,宣傳欄里的一張光榮榜,小陸同志戴著大紅花,一臉嚴肅的懟著觀眾們,鏡頭在此定格了一秒。

朱霖笑著拍他一下:“感覺怎么樣?”

陸成渝也被周圍的笑聲感染,摸著下巴道:“怎么拍的跟成親似的,邊上少一個人啊。”

“去你的!”

當電影中的“姐姐”和女伴們在列車下賣山貨的時候,小學生們又開始此起彼伏的站起來,指著銀幕大叫:“蛋、大雞蛋!”“核桃,核桃,好吃!”

當“姐姐”帶著“弟弟”小心翼翼踏上火車,開始尋找“天堂”之旅,姐弟倆的緊張、害怕、恐懼,又讓小學生們變成了一群麻雀。

有的打氣:“別怕,火車不會吃人”有的說:“我坐火車的時候也害怕,頭暈。”有的裝小大人:“有什么好怕的,火車就像搖籃。”“我第一次坐火車的時候吃了三塊燒餅,然后睡著了。”“你還吃得下,我差點吐了。”

更多的小學生沒有坐過火車,電影里的“姐弟”仿佛代替了他們開啟一段旅程,代入感很強。

朱霖扮演的女大學生出場了,給姐弟一枚橙子,下車的時候還把座位讓給他們。

這一段很溫馨,象征性很濃,代表著“姐弟”和陌生人的交融,汲取前進的力量,之后還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火車把二人帶入一個全新而陌生的世界,可謂奇幻。

觀影的小學生們說不出這些道理,只是感覺很舒服,看的認真。

陸成渝握著朱霖的手說:“你感覺怎么樣?”

朱霖知道他是問第一次銀幕觸電的感覺,認真點點頭:“真奇妙,我就這樣出現在大家面前。”

這種奇妙在于,演員在電影里的表演可以帶動觀眾情緒,甚至影響到無數觀眾的思想。

陸成渝說:“以后會越來越多,全國人民都會認識你。”

隨著劇情不斷變化,電影進入尾聲,“姐弟”來到一片干涸的湖泊,展開一段心靈對話:

弟弟失望道:“這就是天堂嗎,它、它干了!”

姐姐緊緊摟著弟弟:“不,你忘了在路上的風景嗎,大姐姐送的橙子、老爺爺畫的速描,還有人給我們吃的、幫我們指點方向,如果沒有他們,我們能走到這里嗎?”

她道:“弟弟,我們找到天堂了,它就在我們心中。”

弟弟仰頭望著姐姐:“真的嗎?”

姐姐用力點點頭:“嗯,你以后會忘了這趟火車嗎?”

弟弟認真想想:“不會。”

畫外音響起:

“生活就像追火車,只有努力奔跑,才能超越自己,追逐到更好的未來。”

“追火車不是為了追上它,而是為了證明自己能和它一樣奔跑。”

“當全世界都在說停下時,我們用腳步說:繼續!”

鏡頭越拉越遠,越過干涸的湖泊,轉入姐弟生活的群山,春天,蔥郁正在萌發,萬物生機,同樣注入了姐弟的心里。

小學生們其實看不太懂里面的意思,只是感覺很溫暖,開始胡亂議論起來。

有的男孩子在叫:“不怕,繼續去找。”有的說:“找個屁,干了,已經干了。”“你是傻子,下大雨就又有了,還有很多魚!”“沒錯,我家的小溝一下雨就漲水,門檻都淹了!”

倒是女孩子們認真記著這些話外音,好像挺有道理的。

陸成渝感覺很有意思,小學生們的這些對話何嘗不具有象征意義,代表著朝氣、不畏懼,和電影的主題吻合,說明他們雖然不懂,已經受到電影的潛移默化。

天堂在心中,只要心不干涸,處處就是天堂。

朱霖點評道:“這其實是一部給大人看的電影,一場心靈之旅。”

陸成渝點點頭:“你是懂我的。”

放映廳的排燈再次放亮,小學生們回到現實,開始沸騰起來,有的說:“火車真厲害!”有的說:“我要讓爸媽帶我坐火車!”“我早坐過了,火車可以帶我們去很遠很遠的地方!”

陸成渝和朱霖相視而笑,這就是火車!

放映廳的熱鬧勁被迅速彈壓下去。

只見老師們分站各個區域,說道:“每位同學晚上寫一篇讀后感,不少于二百字!”

小學生們一片哀嚎,朱霖捂嘴笑:“陸成渝同志,小學生們恨死你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昌市| 浦城县| 札达县| 盐城市| 罗江县| 阿克苏市| 齐齐哈尔市| 修水县| 宜丰县| 洛宁县| 永修县| 金溪县| 昌江| 柳江县| 榆树市| 石河子市| 潍坊市| 博野县| 榆中县| 双桥区| 泽州县| 秭归县| 巢湖市| 江口县| 南康市| 剑河县| 通榆县| 万源市| 工布江达县| 阿坝县| 冷水江市| 金平| 永吉县| 蚌埠市| 邵阳县| 昌都县| 库尔勒市| 门源| 运城市| 友谊县|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