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張飛介紹張良劉備三顧茅廬
- 三國之召喚群英雄傳記
- 子未上仙
- 3095字
- 2025-04-12 07:00:00
在涿郡那片土地上,張飛與劉備、關羽自桃園結義后,劉備眉頭緊鎖,對兩位兄弟長嘆道:“如今局勢復雜,我等雖一心報國,卻深感力不從心,若能得一智謀之士相助,大業或許可成。”
張飛撓了撓頭,突然眼睛一亮,興奮說道:“大哥,我倒是想起一人!我有個弟弟,名叫張良,自小熟讀兵書,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謀略過人,若能得他相助,咱們何愁大事不成!”劉備聽聞,眼中燃起希望之火,急切道:“如此大才,賢弟怎不早說,事不宜遲,我們這便前去拜訪。”
三人快馬加鞭,朝著張飛所說的張良居所趕去。那是一處幽靜的山莊,四周青山環繞,溪流潺潺。待他們叩響莊門,一位童子應聲而出。劉備滿臉笑意,恭敬問道:“請問,張良先生可在莊中?”童子打量三人一番,搖頭道:“我家先生一早便出門訪友去了,不知何時歸來。”張飛一聽,頓時急得跺腳,大聲道:“這如何是好,我們大老遠趕來,竟撲了個空!”劉備趕忙安撫張飛,向童子拱手道:“那便煩請小哥告知先生,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曾前來拜訪,改日定會再來。”
數日后,三人再次踏上拜訪之路。一路上,張飛滿心期待,想著這次定能見到張良。可到了莊前,童子的回答如同一盆冷水,再次澆滅了他們的希望。“先生昨日接到好友書信,前往山中論道去了,歸期不定。”張飛一聽,暴跳如雷,抽出腰間佩劍,作勢要砍門,怒吼道:“這張良,莫不是故意躲著我們,我今日非得把這門劈開,看他出不出來!”關羽趕忙拉住張飛,劉備則一臉無奈,再次誠懇地拜托童子轉達拜訪之意,隨后帶著滿臉不甘的張飛離去。
又過了些時日,劉備仍未放棄,堅持要第三次去拜訪張良。張飛滿臉不耐煩,嘟囔道:“大哥,那張良兩次不見我們,分明是不愿出山,何必再去自討沒趣!”劉備嚴肅道:“賢弟,大賢之人,自當以誠意相邀,豈可輕易放棄。”三人再次來到山莊,結果依舊令人失望,張良外出未歸。張飛氣得滿臉通紅,破口大罵:“這張良,太不識抬舉,大哥,咱們別再管他了!”劉備耐心勸慰張飛,讓他稍安勿躁。
時光匆匆,轉眼又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心中對張良的渴望愈發強烈,決定進行第四次拜訪。張飛雖滿心不情愿,但看著大哥堅定的眼神,還是跟著一同前往。這一次,當他們來到莊前時,莊內一片寂靜。劉備輕叩莊門,許久,童子才緩緩打開門。劉備輕聲問道:“此次先生可在?”童子微微點頭:“先生正在草堂休憩。”
三人心中一喜,劉備示意關羽和張飛切勿喧嘩,三人輕手輕腳地走進草堂,靜靜等候。過了好一會兒,張良才從內室走出。只見他身著素袍,手持羽扇,面容清俊,氣質不凡。張飛率先上前,說道:你可讓我們好等!今日你若再不相見,我可真要被大哥念叨死了!”劉備趕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久仰先生大名,備等三人,為興復漢室、拯救蒼生而來,懇請先生出山相助。”
張良看著眼前三人,尤其是劉備那誠懇的眼神,心中大為觸動。他早知劉備乃漢室宗親,為人仁義,又聽聞他們桃園結義的忠義之舉,如今見劉備三顧茅廬,誠意十足,心中便有了出山之意。張良微微拱手,說道:“劉將軍一片赤誠,良豈敢不從。愿效犬馬之勞,與將軍共圖大業。”
劉備聞言,大喜過望,連忙拉住張良的手。自此,張良加入劉備陣營。在日后的歲月里,他憑借著非凡的智謀,為劉備出謀劃策,與劉關張三人攜手共進,
張良輕搖羽扇,目光望向遠方,神色間透著沉穩與自信,緩緩開口:“主公,當下黃巾起義,天下大亂,實乃我等建功立業之良機。依我之見,咱們可先援助幽州。幽州地處北方要沖,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如今黃巾賊寇肆虐,幽州城防吃緊,百姓苦不堪言。若我等此時前往援助,一來可解幽州之圍,立下戰功,在亂世中樹立威望,讓天下人知曉主公仁義之名;二來可招募當地的青壯年,擴充咱們的兵力,增強實力。”
“待在幽州立下根基,站穩腳跟后,咱們即刻揮師前往冀州支援盧植大人。盧植大人乃朝廷棟梁,素有威望,且精通兵法。如今他正與黃巾軍主力激戰,局勢膠著。我們前去支援,不僅能壯大官軍聲勢,更能與盧植大人相互呼應,協同作戰。盧植大人熟知官軍部署與黃巾軍的弱點,我們與之聯手,必能大破黃巾賊寇。”
“一旦成功擊敗冀州的黃巾軍主力,主公之名,必將傳遍天下。屆時,四方豪杰、忠義之士,定會紛紛前來投奔。我們順勢收編黃巾降卒,加以整頓訓練,使其成為我們的精銳之師。如此一來,主公便有了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可在這亂世之中逐鹿中原。而后,我們占據冀州這一富饒之地,以此為根基,囤積糧草,積蓄力量,向外拓展勢力范圍。待時機成熟,再揮師南下,平定中原,興復漢室,拯救蒼生,成就一番千古霸業。”
劉備聽聞張良的一番謀劃,心中豪情頓生,當即點齊五百士兵,與關羽、張飛、張良一同踏上了前往幽州援助劉虞的征程。一路上,軍旗烈烈,馬蹄聲疾,士兵們的士氣高昂,對即將到來的戰斗充滿了期待。
抵達幽州城外,只見黃巾軍的營帳密密麻麻,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為首的正是黃巾將領程遠志,此人身材魁梧,滿臉橫肉,手持一柄大刀,在軍中肆意咆哮,氣焰十分囂張。城中劉虞的守軍被圍已久,糧草漸乏,士氣低迷,局勢岌岌可危。
張良站在高處,仔細觀察著黃巾軍的布防,只見敵營依山傍水,看似堅固,卻在營寨后方的山谷處露出一絲破綻。張良心中已有了計策,他將劉備、關羽、張飛喚至跟前,低聲說道:“這程遠志看似勇猛,實則有勇無謀。敵軍雖多,但布防松散。我們可如此這般……”三人聽后,皆點頭稱妙。
夜幕降臨,月色如水。張飛一馬當先,率領兩百精兵,打著劉備的旗號,朝著黃巾軍的前營發起了猛烈的沖鋒。程遠志聽聞劉備來襲,怒目圓睜,立刻點齊兵馬,親自迎戰。他揮舞著大刀,咆哮著沖向張飛,企圖一舉將其擊退。張飛毫不畏懼,手持丈八蛇矛,與程遠志展開了激烈的廝殺。一時間,戰場上喊殺聲震天,火光沖天。
就在程遠志與張飛激戰正酣之時,關羽率領著一百精兵,繞到了黃巾軍的側翼。他手持青龍偃月刀,如同一道閃電般沖入敵陣。黃巾軍被關羽的突然襲擊打得措手不及,陣營大亂。關羽在敵陣中左沖右突,無人能擋,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
與此同時,劉備與張良則率領著剩下的兩百精兵,悄悄繞到了黃巾軍的后方,直逼山谷處的薄弱防線。張良一聲令下,士兵們齊聲吶喊,沖向敵營。黃巾軍后方防守空虛,根本無力抵擋劉備的進攻。很快,劉備的軍隊便突破了敵軍的防線,沖入了敵營之中。
程遠志見后方起火,心中大驚,想要回師救援。然而,張飛和關羽怎會輕易放過他。兩人一左一右,死死地纏住程遠志,讓他無法脫身。此時,劉備的軍隊已經在敵營中四處放火,火勢迅速蔓延,整個黃巾軍的營地陷入了一片混亂。
在混亂中,張良憑借著敏銳的觀察力,發現了程遠志的蹤跡。他對劉備說道:“主公,程遠志就在前方,此時正是擒賊先擒王的好時機!”劉備點頭,與張良一同率領士兵,朝著程遠志的方向沖去。
程遠志見劉備親自殺來,心中不免有些慌亂。但他畢竟是一員猛將,很快便鎮定下來,準備拼死一戰。然而,他此時已經陷入了重重包圍,根本無法逃脫。劉備手持雙股劍,與程遠志展開了激烈的交鋒。關羽和張飛也趁機加大了進攻力度,三人聯手,將程遠志打得節節敗退。
最終,程遠志體力不支,被張飛一矛刺中,當場斃命。黃巾軍見主帥已死,頓時軍心大亂,紛紛四散逃竄。劉備率領著士兵們乘勝追擊,將黃巾軍打得落花流水。
幽州城上,劉虞看到劉備等人成功擊退黃巾軍,心中大喜。他連忙打開城門,迎接劉備等人進城。城中百姓聽聞解圍,紛紛涌上街頭,歡呼雀躍,對劉備等人感恩戴德。
此次勝利,讓劉備等人在幽州聲名遠揚。張良的智謀也得到了眾人的認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劉備等人在幽州積極招募士兵,訓練軍隊,為下一步支援冀州盧植做著充分的準備。而他們在幽州的故事,也成為了百姓們口中傳頌的佳話,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到了抗擊黃巾軍的戰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