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劉備公孫瓚開戰,李世民攻打幽州(3)
- 三國之召喚群英雄傳記
- 子未上仙
- 3205字
- 2025-05-01 07:00:00
晨光初露,常山郡外的荒原上,十萬大軍列陣如林。陳慶之身披玄色大氅,立于高臺之上,目光掃過麾下將士。八百五十玄甲軍居中而立,黑甲如墨,寒刃似雪,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屏障。關羽橫刀立馬,青龍偃月刀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青光;張飛怒目圓睜,丈八蛇矛直指蒼穹;鯤鵬劉仁持槍肅立,槍尖微微顫動,似有龍吟之聲。
遠處,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如白色潮水般涌來,三千鐵騎踏起漫天煙塵。公孫瓚身披銀甲,手持畫戟,在陣前高聲喊道:“今日定要踏平常山,讓你們知道白馬義從的厲害!”話音未落,便揮動令旗,千余騎彎弓齊射,箭矢如暴雨般傾瀉而下。
玄甲軍立刻結成菱形陣,玄鐵盾牌層層疊疊,將箭矢盡數擋下。陳慶之見狀,揮劍下令:“玄甲軍,破陣!”八百五十玄甲軍如離弦之箭,直撲白馬義從。關羽、張飛各率一隊騎兵從兩翼包抄,宇文成基揮舞八楞紫金錘,在敵陣中橫沖直撞。
公孫瓚見玄甲軍來勢兇猛,急令白馬義從變換陣型。騎兵們迅速分成數隊,從不同方向發起攻擊。公孫續手持狼牙棒,帶領一隊騎兵直取玄甲軍陣心。卻見劉鉉騎著飛霜千里駒,雙鞭揮舞如電,將敵騎紛紛擊退。張武催動一字板肋玉麒麟,五背駝牛大鐵槍橫掃千軍,所到之處人馬俱碎。
混戰中,玄甲軍與白馬義從短兵相接。玄甲軍手持特制的短刃,專砍馬腿,令白馬義從的騎射優勢蕩然無存。公孫羽揮舞長槍,與鯤鵬劉仁戰在一處。兩人槍來槍往,難分勝負。公孫羽槍出如龍,劉仁槍影重重,槍尖相擊,火星四濺。
公孫瓚見久戰不下,心中焦躁,揮動令旗,命后軍加入戰斗。一時間,白馬義從人數大增,攻勢愈發猛烈。陳慶之卻不慌不忙,對身旁的張良、郭嘉說道:“是時候了。”只見他高舉令旗,玄甲軍突然結成圓陣,將白馬義從的攻擊盡數化解。
關羽、張飛率領騎兵在敵陣中來回沖殺,青龍偃月刀與丈八蛇矛寒光閃爍,殺得敵軍膽寒。宇文成基的八楞紫金錘更是威力無窮,錘落處血肉橫飛。公孫續的狼牙棒擊中一名玄甲兵,卻被對方反手一刀,險些將他斬于馬下。
戰至正午,雙方均傷亡慘重。公孫瓚見難以取勝,無奈下令鳴金收兵。玄甲軍也不追擊,緩緩退回陣中。陳慶之望著敗退的白馬義從,對眾將說道:“公孫瓚雖退,但絕不會善罷甘休。今夜加強戒備,明日必有惡戰。”
夜幕降臨,常山郡內燈火通明。陳慶之與眾軍師、大將商議破敵之策。張良說道:“公孫瓚明日定會想出新的戰術,我軍需早做準備。”郭嘉點頭道:“不錯,可在陣前設下陷阱,待敵軍來攻,引其入甕。”陳慶之沉思片刻,點頭道:“就依二位所言,今夜便布置下去。”
而公孫瓚的營帳內,同樣燈火不熄。他望著受傷的將士,咬牙切齒地說道:“陳慶之,明日定要讓你知道,白馬義從不是好惹的!”他召集眾將,商議破敵之策,
公孫瓚的指節在檀木案幾上叩出悶響,燭光將他的影子投在帳幕上,如同一頭蟄伏的猛獸。堂下公孫羽攥著染血的長槍,公孫續肩頭纏著浸透草藥的繃帶,田豫捧著地圖的手指微微發抖,趙云、嚴綱等人鎧甲未卸,身上還帶著戰場的硝煙。
“陳慶之那八百玄甲軍,當真成了鐵疙瘩!”公孫續猛地踹翻腳邊矮凳,狼牙棒在地上砸出悶響,“明日我帶三千死士,定要撕開他們的龜甲陣!”
公孫瓚正要開口,帳外突然傳來急促腳步聲。一名斥候跌跌撞撞撲進帳中,頭盔歪斜,滿面血污:“主公!高句麗李世民率二十萬大軍攻打遼東,公孫淵……公孫淵戰死,遼東城已失!”
帳內瞬間死寂。趙云的銀槍“當啷”墜地,嚴綱手中的盾牌重重砸在地上。公孫瓚霍然起身,案上的青銅燭臺被帶倒,火苗“噗”地熄滅,僅剩一縷青煙裊裊升起。
“李世民?”公孫瓚喉間發出野獸般的低吼,“他竟趁我與劉備軍鏖戰……”
田豫迅速展開新的地圖,手指在幽州漁陽郡位置點動:“漁陽郡囤積著半數糧草,但守軍不足兩萬。若李世民揮師南下,旬月之內便可兵臨城下。”
“叔父!”公孫羽跨前一步,長槍直指北方,“分兵回援漁陽!陳慶之不過是疥癬之疾,高句麗才是心腹大患!”
公孫續卻暴喝打斷:“此時撤軍,士氣必潰!陳慶之定會銜尾追殺,我軍豈不成了喪家之犬?”他轉頭望向趙云,“子龍,你說該如何?”
趙云沉思片刻,沉聲道:“可留部分兵力虛張聲勢,佯裝與劉備軍對峙。主公親率精銳星夜馳援漁陽,先穩固防線,再圖反擊。”
話音未落,帳外又傳來急報:“高句麗先鋒已至右北平郡,距漁陽不過三日路程!”公孫瓚的臉色瞬間煞白,抓起案上佩劍,劍鞘撞翻案幾上的酒盞,酒水在地圖上暈開大片深色:“傳令下去,全軍即刻拔營!田豫、嚴綱斷后,單經、鄒丹押運糧草先行!”
他轉身望向公孫羽、公孫續:“你們隨我率五千白馬義從,務必搶在高句麗之前抵達漁陽!”夜色中,馬蹄聲如悶雷般炸開,公孫瓚望著北方翻涌的烏云,握緊佩劍的手青筋暴起——一場更大的風暴,正朝著幽州呼嘯而來。
寒風裹著沙塵掠過薊丘,公孫瓚的銀甲在漁陽城頭泛著冷光。二十萬高句麗大軍的旌旗如黑云壓境,八十里外的營火徹夜不熄,將天邊染成詭異的赤色。城下護城河結著薄冰,倒映著城頭來回奔走的士卒,長槍與皮甲碰撞聲混著粗重喘息,在暮色里凝成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報!高句麗先鋒已至白狼山!“斥候的嘶喊刺破死寂。公孫瓚攥著城堞的指節發白,遠處山丘上,李元霸的擂鼓甕金錘在陽光下折射出兇光,錘柄上的猩紅纓穗被風吹得獵獵作響。秦叔寶的陌刀軍正將整排拒馬推進河灘,刀刃寒光與冰面交相輝映,恍若無數白練橫陳。
“李靖老匹夫...“公孫瓚咬牙切齒,身后傳來甲胄摩擦聲。公孫羽、公孫續提槍奔上城頭,趙云手持亮銀槍緊隨其后,槍尖還掛著前日鏖戰的血漬。城下突然響起整齊的腳步聲,李風的長槍軍列成雁形陣,噬火神槍槍尖挑著浸透桐油的麻布,在風中搖搖欲墜。
“主公,敵軍扎營極為規整。“田豫展開羊皮地圖,手指劃過標注的營寨方位,“西北營盤囤積糧草,東側有瞭望塔十二座,李靖將中軍大帳設在...“話音未落,城外驟然響起戰鼓。李世民的赤金鑲邊玄甲在陣前格外醒目,他身后,李靖手持玄色令旗,目光如鷹隼般掃過城頭。
公孫續突然暴喝,將狼牙棒重重砸在城磚上:“待我出城殺他個片甲不留!“公孫瓚抬手攔住堂弟,卻見秦懷道的騎兵已沖出陣營,銀槍在暮色里劃出流星般的軌跡。城頭梆子聲驟響,弓箭手張弦待發,卻見秦懷道突然勒馬,將一封信箭射上城頭。
信箋展開的瞬間,公孫瓚瞳孔驟縮。紙上寥寥數語:“三日內不降,踏平漁陽。“城外,趙峰的烏騅馬踏著碎冰來回馳騁,九轉盤龍亮銀槍挑起城垛上的積雪,細碎冰晶在暮色中紛紛揚揚。公孫瓚望著高句麗連綿不絕的營帳,第一次感到后頸發涼——
油燈在沙盤上投下搖曳的光影,陳慶之的指尖沿著代郡城墻輪廓緩緩滑動。張良將刻著“白馬義從”的木牌推至常山郡方位,眉頭緊蹙:“公孫瓚雖敗,卻仍留有三萬騎兵駐守代郡,加之城高墻厚……”
“玄甲軍雖能克制騎兵,但若強攻代郡,恐折損過多。”郭嘉撥弄著案上的算籌,燭火映得他面容愈發蒼白,“公孫續那狼牙棒專破重甲,前日便折了我軍二十余精銳。”
話音未落,帳外傳來急促腳步聲。斥候渾身是雪撞入帳中,喘息道:“元帥!公孫瓚已率主力退回幽州漁陽郡,正與高句麗李世民對峙!代郡守軍不足萬人,且糧草僅夠半月!”
陳慶之猛地抬頭,玄色大氅掃過沙盤邊緣。劉鉉拍案而起,雙鞭相撞發出清越聲響:“天賜良機!我愿領三千騎兵,三日內踏平代郡!”張武也握緊五背駝牛大鐵槍,胯下玉麒麟發出嘶鳴。
“不可輕敵。”郭嘉按住案上地圖,“代郡守將田豫足智多謀,定有防備。可先派玄甲軍扮作流民,混入城中接應。”他轉向張良,“子房兄,煩請繪制詳細城防圖。”
張良頷首,取出一卷素絹展開:“我已遣細作探明,西城門守備最弱,且緊鄰馬廄。若能點燃草料,必能亂其陣腳。”陳慶之目光掃過帳中眾將:“關羽、張飛各率兩千步卒佯攻南門,宇文成基領騎兵截斷援軍。劉仁、張武隨我率玄甲軍,待城中火起便突襲西門。”
“妙!”李秘撫掌大笑,“公孫瓚首尾難顧,代郡此刻如熟透的果子,只待我軍摘取!”帳內燈火突然劇烈搖晃,寒風裹挾著雪粒從帳角灌入。陳慶之望著地圖上“漁陽郡”三字,低聲道:“傳令全軍,明日寅時拔營。待拿下代郡,再與公孫瓚清算舊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