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臨時車夫

  • 旭日長虹
  • 顏星瀚
  • 5248字
  • 2025-07-13 11:26:38

十月二日,天還黑黢黢的,楊旭就睜開了眼睛。宿舍里一片寂靜,只有遠處偶爾傳來的幾聲犬吠。他輕手輕腳地穿衣下床,用冷水抹了把臉,驅散最后一絲困意。四點多的綏化街道空無一人,只有路燈投下昏黃的光圈,連最早開門的早餐店也才剛升起爐火,飄出淡淡的煤煙味。他跨上那輛熟悉的三輪車,鏈條發出輕微的“咔嗒“聲,朝著雷炎大街菜市場蹬去。

菜市場里已經有了人氣。老趙果然已經在攤位上忙活,正把一筐筐帶著露水的新鮮蔬菜往外搬。看到楊旭這么早就到了,老趙有些意外:“喲,小楊,來得夠早啊!飯店那邊不急,七點以后送過去就行,他們上午沒啥客,起得晚。“

“沒事,趙叔,“楊旭把車停好,挽起袖子,“第一天干,怕耽誤事。有啥活我能干的,您盡管吩咐,我有的是力氣。“他拍了拍自己的胳膊。

老趙笑了,露出被煙熏黃的牙齒:“你這孩子,挺會來事。行!一會兒送菜的貨車過來,你跟著卸菜。滕雨這攤子托給我了,兩個攤位的菜,還真有點忙不過來。做買賣嘛,攤位就得天天出,熟客才認門兒。“

“行,趙叔,您指哪兒我打哪兒!“楊旭答得干脆。

沒過多久,兩輛噴著解放字樣的大卡車喘著粗氣開進市場。各家攤主立刻蜂擁而上,吆喝著伙計卸貨。楊旭跟著老趙和老趙媳婦擠到車前。貨主要是鐵絲筐和鼓鼓囊囊的編織袋裝的,不算特別難卸,但時間緊任務重,司機催得急,下一站還得趕著送別的市場。楊旭咬著牙,肩扛手抬,一趟趟地把沉重的筐袋搬下來,再分送到兩個攤位上。汗水很快浸透了他里面的單衣。

卸完貨,更細致的活才開始。楊旭跟著老趙兩口子,把各種蔬菜分揀、整理、碼放得整整齊齊。接著,按照三家飯店(福臨門、聚仙閣、老味道)和田記小館昨晚或今早打電話的訂單,把需要的菜一樣樣稱好,裝進專用的筐或結實的袋子里,按四家分門別類堆好。等這一切忙完,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走,小楊,該送菜了!“老趙拍拍楊旭的肩膀。

楊旭把分好的菜穩穩當當地裝上車斗,用繩子仔細捆扎好,然后蹬起三輪,直奔最近的福臨門飯店。

福臨門后廚里,一個胖胖的廚師已經在指揮小工做準備工作了。看到楊旭準時出現,一樣樣輕松地把沉重的菜筐搬進后廚,上秤稱重,動作麻利又仔細,廚師滿意地點點頭:“嗯,不錯,挺準時,也挺利索!“楊旭仔細核對廚師寫好的收據,確認無誤后,小心地折好收進口袋,跟廚師打了聲招呼,蹬著空車返回市場。接著是聚仙閣和老味道,都很順利。

送完這三家,楊旭蹬著車,拐向離福臨門不遠的那條熟悉小巷。田記小館的窄小門臉已經亮起了燈,后廚的煙囪冒著白氣。楊旭把車停在門口,搬下屬于田慧的那份菜。

田慧正在狹小的后廚忙碌,系著圍裙,額角微微冒汗。看到楊旭準時出現,一樣樣輕松地把沉重的菜筐搬進來,上秤稱重,動作麻利又仔細,她臉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邊看邊點頭:“嗯,行!果然是個能干活的料!菜也新鮮,正好趕上用!“楊旭聽著夸獎,心里也踏實不少。他仔細核對田慧寫好的收據,確認上面的菜名、數量、金額無誤后,才小心地折好收進口袋,跟田慧打了聲招呼:“田姨,那我先走了,您忙。“

“哎,好嘞,小楊,辛苦你了!“田慧笑著應道。

蹬著空車離開田記小館,楊旭抬起手腕看了看那塊廉價的電子表,還不到早上九點。他在路邊早餐攤買了三個熱騰騰的大包子,就著清晨微涼的空氣,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肚子里有了食,人也精神了不少。想了想,他又買了些水果和零食,小心地放在車筐里,蹬著車朝SH市醫院駛去。

然而到了病房,卻撲了個空。鄰床的病友告訴楊旭,展虹的父親展海濱一大早就說什么也不肯住院了,好像有急事去哈爾濱,展虹拗不過父親,只能陪他出院。病友遞過來一張折好的紙條:“這是那閨女留給你的。“

楊旭展開紙條,上面是展虹娟秀的字跡:

“楊旭,我爸急著去買配件,今早說什么也不住了,問醫生說回家吃藥也行,我沒辦法,只能陪他先走了。謝謝你的幫助,國慶后再見。“

捏著紙條,楊旭心里有點空落落的。走出醫院大門,看著街上漸漸多起來的人流,他一時竟不知該去哪兒。回學校看書?兜里剛掙到的一點錢還沒焐熱,想著下個月的生活費缺口,心里就像長了草,根本靜不下心。他蹬著三輪車,漫無目的地在綏化街頭晃悠。昨天展虹在路邊急切攔車的情景,突然清晰地浮現在腦海里。

“對啊!“楊旭眼睛一亮,猛地拍了下車座,“現成的三輪車,干嘛不拉腳賺錢呢?“雖然這車沒安坐墊,拉人不太合適,但拉貨絕對沒問題!拉一趟掙個兩三塊,一天下來,那可比干等著強多了!

說干就干。他蹬著車找到一家還沒開門的商店,在門口撿了個挺硬實的紙殼箱板。又等了一會兒商店開門,花幾毛錢買了支粗粗的記號筆。他蹲在路邊,在紙板上端端正正地寫上幾個大字:“拉貨,市內三元一趟“。然后找了根繩子,把這塊簡陋的“招牌“牢牢地綁在了三輪車的前杠上。

蹬著這輛掛著“廣告“的三輪車,楊旭直奔綏化火車站廣場——那里人來人往,拉貨的活兒肯定多。

火車站廣場邊上,已經聚集了不少蹬三輪的車夫,多是三四十歲的漢子,皮膚黝黑,穿著洗得發舊的工裝或汗衫,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抽煙閑聊。楊旭這輛掛著“三元一趟“招牌的三輪車,尤其是他這張年輕甚至帶著點學生氣的臉,在這群人中顯得格外扎眼。

“喲嗬!哪家的小娃子跑出來了?毛還沒長齊吧,也學人蹬三輪?“一個閑著的光頭車夫叼著煙卷,上下打量著楊旭,半開玩笑半帶調侃地喊道。旁邊幾個人也跟著哄笑起來。

楊旭只是靦腆地笑了笑,沒接話,把車停在稍遠一點的地方,眼睛緊盯著出站口和廣場上拎著大包小包的人。

“三輪車!三輪車!“一個穿著灰色夾克、提著公文包的中年男子朝這邊喊著,快步走過來,“去建材市場拉點瓷磚水泥,有車嗎?“

“拉了貨送到哪啊?多少瓷磚水泥?“立刻有車夫湊上去問。

“送到師專家屬院,四袋水泥,兩百塊瓷磚。“男子回答。

“六塊!“剛才調侃楊旭的光頭車夫立刻報價,語氣篤定。

“四塊!“男子顯然也是老江湖,直接砍價。

“大哥,你也太狠了!“光頭車夫嚷嚷起來,“建材市場到師專,少說八里地!四袋水泥加兩百塊瓷磚,能把車斗塞得滿滿當當!這活費老勁了,掙的就是個辛苦錢!四塊?驢都不干!“

中年男子沒再理會光頭車夫,目光掃視著,一眼就看到了楊旭車前的“三元一趟“牌子,眼睛頓時亮了。他幾步走到楊旭車前,看著楊旭年輕的面孔,雖然有點猶豫,但還是指著牌子問:“小伙子,四塊錢,去不去?“他想著對方既然敢寫“三元“,自己出四塊也算合理了。

“去!“楊旭毫不猶豫地應道。他剛才豎著耳朵聽他們講價呢,六塊變四塊,自己這四塊聽起來也不虧,關鍵是能掙錢!路遠路近,他根本不在乎,他需要的是實實在在攥在手里的鈔票。

中年男子上了車,坐在車斗邊上指路。路上閑聊,得知楊旭是高一學生,放假出來掙零花錢,男子恍然:“怪不得別人不干你干呢。不過小伙子,要價低了容易引起同行不滿,這碗飯不好吃,得懂點規矩。“楊旭默默記在心里,腳下蹬得更快了。他發現蹬三輪也有竅門,起步費勁,但一旦跑起來,借著慣性,蹬得越快反而越省力。

到了建材市場,楊旭幫著男子把沉甸甸的四袋水泥和整整齊齊兩百塊瓷磚搬上車,用繩子捆扎結實。然后他再次跨上車座,按照男子的指引,朝著師專家屬院奮力蹬去。這一趟確實不輕松,汗水順著鬢角往下淌,后背也濕透了。

到了地方,卸完貨,中年男子掏出五塊錢遞給楊旭:“拿著,不能讓你白辛苦吃虧。“楊旭一愣,接過帶著體溫的五塊錢——這可比講好的四塊還多了一塊!從剛才光頭車夫要價六塊來看,五塊錢絕對是公道價了。楊旭抹了把汗,心里涌起一股踏實的滿足感,累是累,但值!

嘗到了甜頭,楊旭干勁更足了。這一天,他又接連接了幾趟活兒。拉的都是些路遠、東西沉或者又臟又累的貨,比如搬家的大件舊家具、剛屠宰完帶著腥氣的整扇豬肉、或是滿滿一車蜂窩煤。價格嘛,基本都是按他牌子上寫的“市內三元一趟“收的。像中年男子那樣講好價還給加錢的,再沒遇到第二個。

起初,火車站那幫車夫看楊旭接的都是些他們嫌錢少不愿干的苦活累活,還當笑話看,覺得這傻小子年輕力壯不懂行,凈干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可看著楊旭一趟趟地出去,又一趟趟地回來,而且接的活兒似乎沒斷過,他們的臉色漸漸不好看了。原本等著接“好活“的他們,發現自己竟半天沒開張了!

這還得了?這不明顯是翹行嗎?都是拖家帶口出來賣力氣掙飯錢的,你一個毛頭小子把“低端“活兒全攬了,還只收三塊錢,這不是砸大家飯碗嗎?

等楊旭又一次拉完一車沉重的雜物回到火車站廣場,幾個車夫互相使了個眼色,圍了上來。為首的就是那個光頭車夫,他皺著眉,語氣帶著不滿和教訓的口吻:

“我說小兄弟,你真是不知深淺啊?掙錢不要命了?三四塊錢就給人拉那么重的貨,跑那么遠的路?“

“就是啊,錢不是這么掙的!“旁邊一個瘦高個幫腔道,“你價錢要得這么低,活都讓你干了,我們哥幾個喝西北風啊?你累死累活掙那點辛苦錢,我們沒活干餓肚子,最后大伙兒都落不著好,圖啥?“

楊旭一下子想起中年男子的提醒,心里明白了。他連忙跳下車,臉上帶著歉意,誠懇地說:“各位叔叔大哥,對不住對不住!是我年輕不懂事,頭一天干這個,光想著掙點錢,沒想那么多規矩。我這就改,再不這么干了!“說著,他趕緊把車前那塊寫著“三元一趟“的紙板撕了下來,揉成一團。

看他態度誠懇,又主動認錯,還只是個學生,幾個車夫心里的火氣消了大半。光頭車夫嘆了口氣:“唉,算了算了,你一個學生娃子,出來掙點學費也不容易。以后記住,行有行規,有錢大家掙。像火車站這地界,最好是排著隊來,或者大家商量著接活,別搞低價那一套,傷和氣。“

楊旭連連點頭:“記住了記住了,謝謝叔叔們提醒!“為了表示誠意,他還跑到旁邊的小賣部,咬牙買了三盒還算不錯的“大前門“香煙,拆開了分給在場的車夫們。

有了賠禮道歉,又散了煙,氣氛緩和下來。車夫們看他這么上道,又聽說他只是國慶放假干幾天,還要回去上學,反而開始佩服起這個能吃苦、有眼力見兒的少年了。

“行啦,以后有合適的活,哥幾個也幫你瞅著點。“光頭車夫拍拍楊旭肩膀,算是認可了他。

接下來的幾天,楊旭牢記教訓。他不再掛招牌,也不主動去搶生意,而是默默地跟在其他車夫后面,別人挑剩下或者嫌遠嫌累的活兒,他才接。價格也隨行就市,別人要多少,他基本也要多少。國慶期間,綏化城里確實格外忙。對于農村,這是搶收糧食的“秋收假“,鐮刀飛舞,石磙壓場。對于城里人,則是換季備冬的時節:晾曬干菜,腌制酸菜,搶購儲存過冬的煤炭……雇車拉貨的需求量很大。楊旭正好趕上了這波忙碌。

他每天雷打不動:天不亮就起床,九點前準時把三家飯店和一家小館的菜送完。送完菜,就直奔火車站或者勞務市場等活。常常要忙到晚上六七點鐘,天都擦黑了,才拖著疲憊的身體蹬著三輪車回學校。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打來清水,仔仔細細地把沾滿泥灰的三輪車擦洗干凈——這是借來的車,得愛惜。然后才胡亂洗把臉,對付著填飽肚子。他買了一整箱最便宜的“華豐“三鮮伊面,今天干嚼幾塊,明天用搪瓷缸子泡一碗。頭兩天覺得香,幾天吃下來,那面餅吃到嘴里就像干面團一樣糊嘴,味同嚼蠟。

十月七號,國慶長假的最后一天。校園里重新熱鬧起來,同學們帶著大包小包的家鄉特產陸陸續續返校。滕雨那邊,結婚的小郝也回來了。楊旭的臨時“三輪車夫“生涯,也宣告結束。

丁校長和肖晴一直惦記著楊旭。中間還特意抽空去了趟菜市場想看看他,但只見到老趙。老趙說楊旭送完菜就走了,也不知道去哪了,可能是回學校了吧。丁校長卻搖搖頭,對肖晴說:“這孩子,第一天就琢磨著釣魚賣錢,不釣魚了,他肯定也閑不住,準是又找別的門路去了。“

七號下午,楊旭特意去買了點蘋果和橘子,提著去了丁校長家。丁校長開門看到他,笑著打趣:“喲,我們的'神秘人'回來了?這幾天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忙活啥呢?“肖晴則拿出一個信封遞給楊旭:“給,這是你這幾天送菜的辛苦錢,按肖玲說的,利潤都歸你,一共八十三塊五,你點點。“

楊旭接過信封,厚厚的一沓,心里一暖,又有點不好意思:“謝謝丁校長,謝謝肖主任!其實…這幾天送完菜,我還蹬著那三輪車去火車站拉貨來著…用人家的車去掙錢,一直沒好意思說。“接著,他把這幾天蹬三輪的經歷,怎么被人“教育“,怎么買煙賠禮道歉,怎么跟著其他車夫接活,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丁校長聽得哈哈大笑,肖晴也忍俊不禁:“你這孩子,膽子可真大,腦子也活!車閑著也是閑著,有啥不好意思的。能吃苦,還能隨機應變,挺好!“

陪著丁校長和肖晴聊了好一會兒天,楊旭才告辭出來。走出家屬院,秋日的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褲兜,那里面裝著他這幾天蹬三輪掙來的一百二十多塊零散票子,再加上肖晴剛給的八十三塊五,厚厚的一沓,足足二百零幾塊錢!沉甸甸的,踏實無比。

他長長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氣,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這七天,起早貪黑,汗流浹背,啃著干巴巴的方便面,看人臉色,被人說教……所有的辛苦和委屈,在這一刻都被兜里這份實實在在的收獲沖淡了。

真沒想到,短短七天,自己一個剛進城的窮學生,竟然真的憑著一身力氣和一股韌勁,掙到了這么多錢!足夠下個月的生活費,甚至還能有點富余。想起離家前,父母為六百塊錢學費愁眉不展的樣子,楊旭心里一陣酸澀。山里人的日子,每一分錢,都浸透著汗水,真是太難過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安县| 吴桥县| 岚皋县| 保康县| 定远县| 宁城县| 云南省| 兰西县| 白玉县| 镇江市| 昌乐县| 容城县| 昌图县| 宁远县| 平远县| 宁都县| 金门县| 唐河县| 竹山县| 海口市| 贵阳市| 称多县| 阿瓦提县| 乌兰浩特市| 呼玛县| 灵武市| 怀远县| 新安县| 永清县| 乾安县| 麻城市| 本溪| 武宁县| 南江县| 体育| 项城市| 永寿县| 五原县| 桐乡市| 贺州市|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