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察看來,后心中刀,地毯上留有尚未干透的水漬,任何看過那部動畫的人,都會立即聯想到其中的手法吧?”
作為一部國民級動漫,《名偵探地獄犬》在大炎國家喻戶曉,而且超長時間的連載,使得這部動漫的觀眾從小學生到老爺爺老奶奶都有。
莊墨羽小臉一紅。
她當時就是下意識做出了這樣的推理,簡直就像是條件反射一樣。
想必,那些警察也是和自己一樣的反應。
“第二個問題,手機為什么在墻邊地磚上?”
“答案是方彤放在那里的,那個位置正好是二樓臥室的正上方,手機在地磚上震動,樓下可以清晰的聽到,中午11點的鬧鐘也是方彤設置的,目的就是為了準確的在21日11點左右將趙韜喚醒,引導他來到三樓,進而發現自己的尸體。”
姜玉寂皺眉問道:“她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非得是11點左右?”
“因為,如果更遲的話,地毯上的水漬就會完全蒸發,也就不能起到誤導警方的作用了。”
“……”
姜玉寂瞪大眼睛,繼續問道:“那……為什么不更早一些?非得是第二天的11點左右?”
“那可不行哦,如果太早發現尸體的話,就不能誤導警方死亡時間了,至少要在死亡10小時以上,才能讓警方發現尸體。”
“這是為什么?”
“誤導使警方得出錯誤的死亡時間,正是方彤最核心的詭計,我會在接下來的問題中詳細解答,請姜警官不要著急哦。”
“現在回答第三個問題,方彤中刀后為什么要向好友發送消息‘我老公想殺我!’?”
“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為了和地毯上的水漬一起形成證據鏈,進一步強化自己是為了嫁禍趙韜而自殺這種印象。”
……
“第四個問題,方彤中刀后為什么要把房門反鎖起來?”
“答案是,為了防止趙韜破壞案發現場,若是趙韜輕易進入案發現場,然后自作聰明的做出清理現場、拋棄尸體這樣的舉動,那么方彤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就白費了,將陽光房的門反鎖,可以減少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
“再者,如果警察真的懷疑趙韜是兇手,那么這就成了一樁密室殺人案件,房門反鎖,可以減少趙韜被懷疑的概率。當警方認定方彤是自殺時,這扇門是否能夠從外部反鎖就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就算鎖起來也不能說明什么。但是當警方把趙韜作為嫌疑人的時候,就會去詳細的調查這扇門的鎖,進而得知這扇門的鑰匙不能私配,進而減輕趙韜的懷疑力度。”
“最后,方彤想要通過緊閉的房門讓趙韜主動報警。她通過手機鬧鈴引導趙韜來到三樓陽光房,但是陽光房的門是堅固的防盜門,連縫隙都沒有,趙韜想要弄清楚陽光房內的景象,就只能從旁邊房間的窗戶透過玻璃看。”
“從那個距離,只能看到方彤趴在餐椅上,看到地上的血,但是卻無法判斷方彤是否已經死去了,那種情況下,趙韜直接報警或是叫救護車的概率都會高于破門而入破壞現場的概率。”
“方彤很了解趙韜的性格,將房門反鎖,就是出于以上三個目的。當然,當時時間緊迫,方彤肯定沒有細想,她只不過是下意識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罷了。”
……
“第五個問題,方彤中刀后為什么要趴在餐椅上?答案是,為了掩蓋血跡。”
“在臨死前的數分鐘時間內,方彤都在站立移動,但是幸好那件月白色的長裙擁有較好的吸水性,所以血液并沒有被甩得到處都是。但是,最后時刻,血液還是延伸到了她的腳踝,浸透了她的襪子。”
“如果一個人心臟受創,平躺在地上,那么血液會被身體阻隔,很難浸透襪子。既然血液浸透了襪子,那就說明這個人在死前曾經保持站立的姿態。如果警察看出這一點,那么難免就會思考,這段時間方彤到底做了什么。”
“為了避免讓人看出這一點,方彤選擇在最后的時刻趴在餐椅上,將整個身體彎曲成拱形,這樣一來,創口的血液經由后背臀部大腿,一直流淌到腳上就變得合情合理了。”
……
聽到這里,趙韜似乎恢復了些許神智,嘴里喃喃念叨著:“方彤……方彤……難道……是那張‘鎖情符’?那是真的……誅心上人……”
李煉等了數秒,兩女的眼神都有些呆滯。
剛才他所說的推理,將這個案件中的大部分悖論都消弭了,大部分不可思議的現實,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但是,唯獨剩下最大的、最關鍵的一點。
“死亡時間是怎么回事?如果方彤真的是趙韜那一刀殺死的,為什么死亡時間是晚上7點多?那時候趙韜正在KTV里啊!就算心臟中刀后沒有立即死去,也頂多支撐5分鐘,甚至10分鐘,那也就頂天了,怎么可能堅持到2個多小時后才死呢?”
這是困擾莊墨羽最大的難題,也是這個案子中最大的謎團。
作為一名優秀的法醫,姜玉寂對于自己的法醫報告是非常自信的,根據那些測量出的數據,她計算出的死亡時間絕對不可能出錯。
但是,還存在一種可能。
那就是,死者通過某種手段,制造出了虛假的數據,偽造出了一些本不該存在東西,法醫根據這些錯誤的數據,就只能得出錯誤的答案。
“方彤中刀后為什么要點外賣?方彤胃部為什么留有消化兩小時的烤肉食糜?方彤中刀后為什么爬到陽光房?接下來的三個問題,我會一起來回答。”
“對于方彤來說,即使做到了灑水布置現場,并且給朋友發送信息,還掩飾了身上血跡的不自然,但是僅僅如此,就能讓警察100%認定這是一場‘自殺偽裝他殺’的案件了嗎?”
“不行!我們大炎國的警察并不是那么好騙的,就算是有以上種種線索,卻始終不可能洗清趙韜的嫌疑,只要對他進行重點審訊,就能讓他說出自己犯案的過程,自然也就能推翻‘自殺偽裝成他殺’這一假設。”
“所以,方彤想到了一個更加根本性的詭計,通過這個詭計,使得姜警官的法醫鑒定報告出現了錯誤,將死亡時間推遲了2個多小時。這并非是因為姜警官法醫鑒定能力有任何問題,而是因為方彤做到了普通人難以想象的犧牲。”
“一個女人的犧牲,欺騙了國家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