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諸國來朝
書名: 趨吉避兇,從嬰兒皇子開始作者名: 碎碎碎碎星本章字數: 2013字更新時間: 2025-05-05 23:00:00
時間就這么來到了第三日。
這一日,正是老太監劉錦所說的,南海諸國使臣入京覲見的重要日子。
自大乾開國以來,高祖皇帝便定下“以德睦鄰,懷柔遠人”的邦交國策。
數百年來,無數使節持節遠行,跋涉萬里,穿越煙瘴之地,為大乾與四方鄰邦的友好往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中,自鄭謙三下南洋后,大乾與南海諸國更是建立了穩固的朝貢體系。
每兩年,南海諸國便會派遣使團,攜帶奇珍異寶,渡海而來,入皇都朝見天子。
這一日清晨,景泰帝早早端坐于紫宸殿外的九龍玉階之上,接見這些使團的拜見。
鎏金華蓋在晨光中流轉著耀目的輝芒,十二旒玉藻冠冕垂下的明珠輕輕搖曳,將帝王的面容隱在一片威嚴的朦朧之中。
丹墀之下,南海諸國的使臣們按品級跪伏在織金紅毯上,那些鑲嵌寶石的貢箱在陽光下折射出斑斕光暈,與羽林衛玄甲閃爍的寒光交相輝映。
更遠處,禮官渾厚的唱名聲穿過層層宮闕,驚起檐角銅鈴陣陣清響。
在接受完使臣集體朝拜之后,下一個便是御前獻寶的環節。
最先獻寶的便是為于一眾使團最前方的暹羅使臣。
他雙手捧舉著一尊通體瑩潤的象牙雕像,在晨光中流轉著月華般的清輝。
“至高無上的大乾皇帝陛下,”
使臣操著帶著異域腔調的官話,每個音節都似在唇齒間反復斟酌,
“此乃我國供奉的千年靈象所出之牙,經國中八位道長日夜誦持《度人經》三百日,方雕成這尊老君法相?!?
隨著他手腕輕轉,雕像表面突然浮現細如發絲的云篆雷紋,在殿前金磚上投下三重朦朧光暈。
最令人稱奇的是,當使臣指尖拂過太上老君像手中的芭蕉扇時,那不過豆粒大小的扇面上竟隱約顯出《道德經》全文!
“暹羅國主,有心了?!?
帝王的聲音猶如太廟銅鐘,低沉渾厚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在紫宸殿前的漢白玉廣場上層層蕩開。
但見他修長的手指在龍紋御案上輕叩三響,蟠龍屏風后立即轉出十二名司禮太監,清一色絳紫宮袍,手捧鎏金托盤踏著云紋宮靴魚貫而出。
他們步履整齊劃一,連衣袂翻飛的弧度都分毫不差,托盤上覆蓋的明黃錦緞在晨光中流轉著水紋般的光澤。
“賜暹羅使臣,南海珊瑚樹一株?!?
司禮太監的唱喏聲穿云裂石,十二名太監同時躬身,將這份天朝上國的氣度展現得淋漓盡致。
那珊瑚樹上垂落的明珠隨著動作輕輕搖曳,發出清脆悅耳的碰撞聲,宛如仙樂叮咚。
就這般一來一往之間,獻寶的儀式便算完成了一輪。
后續諸國使臣覲見時,皆循暹羅使臣之禮,呈上各國奇珍。
這些海外來客顯然深諳天朝圣意,所獻寶物無不暗合道門玄機:
交趾國獻上一方“太乙青玉”,玉中天然凝結八卦紋路,置于案前竟自行吞吐天地靈氣;
琉球國進呈三百顆“星輝海珠”,每顆珠內皆含一道先天水精,恰合周天之數;
真臘國供奉一尊“紫氣東來”翡翠雕像雕的正是老子騎牛出關之相,牛角上還纏繞著縷縷金絲般的天然玉脈......
原以為整個過程會一直順利的持續下去,可直到東瀛使臣獻寶的時候,一切卻突然發生了變化。
“東瀛國使臣,進獻——”
話音未落,待看清對方手中進獻之物時,司禮太監的唱名聲戛然而止。
整個紫宸殿前隨之瞬間陷入詭異的寂靜。
群臣瞪大眼睛,連呼吸都為之一滯,那東瀛使臣高舉過頂的鎏金托盤上,赫然是一尊釋迦牟尼金像!
陽光照射下,純金打造的佛像寶相莊嚴,周身流轉著刺目的佛光。
所有人都下意識偷瞄向龍椅,方才還帶著幾分愉悅的帝王,此刻面色已然陰沉如鐵。
那雙常年古井無波的眼睛里,此刻正醞釀著令人膽寒的風暴。
東瀛使臣卻恍若未覺,依舊保持著進獻的姿勢。
他身后隨從突然齊聲誦念佛號,渾厚的“南無阿彌陀佛”在道門圣地紫宸殿前回蕩,顯得格外刺耳。
“愛卿,這是何意?。俊?
帝王的聲音似淬了冰,每個字都像一柄利刃懸在殿頂。
他修長的手指緩緩摩挲著龍椅扶手上的螭紋,那看似隨意的動作卻讓滿朝文武后背沁出冷汗。
熟悉皇帝的人都知道,這是他雷霆震怒的前兆。
東瀛使臣卻面不改色,反而將金佛又舉高三分。
佛像眉心的紅寶石在陽光下折射出血色光芒,正對著御座方向。
“回稟大乾皇帝陛下,”
使者操著生硬的官話,每個音節都像刻意在齒間碾磨過,
“吾國國主臨行前再三囑咐,聽聞大乾一朝道法精深,特命微臣帶著我東瀛密傳的‘金剛伏魔神通’,前來...討教一番?!?
最后四個字被他咬得極重,話音未落,那尊金佛竟突然迸發出刺目佛光,隱約可見其中浮現出八部天龍的法相!
皇帝的面容此刻已陰沉如鐵,眉宇間凝結的寒意讓整個紫宸殿內的溫度都仿佛驟降。
他修長的手指在龍椅扶手上青筋隱現,將那玄鐵打造的螭首捏得咯吱作響。
在這萬國來朝的盛典之上,東瀛使臣竟敢以佛門法器公然挑釁道統,這已不是簡單的失儀,而是赤裸裸的羞辱!
殿中群臣噤若寒蟬,幾位年邁的文官更是面色慘白。
他們太清楚這位帝王對道統的執著,更明白此刻那看似平靜的表象下,正醞釀著怎樣的雷霆之怒。
那尊金佛散發的佛光越發刺目,與殿頂懸掛的七星道燈形成鮮明對峙,兩股截然不同的力量在空氣中碰撞,發出令人牙酸的“滋滋”聲響。
大殿之上,皇帝緩緩抬眸,目光如九幽寒潭般冷徹骨髓。
他每一個字都像冰錐般擲地有聲:
“不知,愛卿想要如何討教啊?”
話音未落,殿內三十六盞青銅鶴燈突然無風自動,燈焰齊齊轉向東瀛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