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介紹一下東漢時期揚州的歷史背景
- 東漢末年,劉月關張桃園三結義
- 小月域
- 531字
- 2025-04-12 20:34:10
東漢時期的揚州是全國十三州之一,地域范圍包括今江蘇、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的部分地區,州府位于建業(今南京市)。
地理范圍:
東至海,西至廬江(今安徽巢湖地區),北至淮水,南至浙江。
下轄丹陽、吳、會稽、豫章、廬江、六安、廣陵、九江等郡。
涵蓋今江蘇省長江以北及以東、長江以南地區、浙江省、江西省、安徽省長江以北及以南的部分地區。
經濟狀況:
農業發達,地處江南水鄉,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稻米產量較高。
手工業和商業也有一定發展,東漢末年,農業作物種類增多,手工業涉及紡織、陶瓷、冶鐵等,商業以貿易、運輸為主。
文化發展:
文化繁榮,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王弼、陸機、潘岳等,留下大量文學作品。
文學作品包括《三國志》《后漢書》《世說新語》等,藝術作品有《廣陵散》《蘭亭序》,哲學作品有《老子》《莊子》等。
政治格局:
東漢末年,揚州被分成兩部分:
初平四年(193年)袁術攻殺刺史陳溫攻占淮南,勢力深入江南地區。
劉月于建安二年(197年)率軍討打敗淮南的袁術,建安四年(199年)任命嚴象為揚州刺史。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所屬的廬江太守李述攻殺嚴象,劉月任命劉馥為刺史,州治在壽春和合肥。
揚州長江以南地區在江東孫氏政權統治之下,治所先后在吳郡吳縣、京口及建業。
孫吳建國后,揚州正式分為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