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西陲旱情,民不聊生
- 我教的學生都成了朝堂大佬
- 韓嶗山
- 3439字
- 2025-05-09 08:31:43
京城,大夏王朝的權力心臟,此刻正被一種復雜而緊張的氣氛所籠罩。
北方戰(zhàn)火未熄。
而蘇文,這位新晉的都察院僉都御史,則如同一個在刀尖上行走的舞者,小心翼翼地周旋于各方勢力之間,既要應對來自宮闈深處(魏賢)的窺伺和打壓,又要抓緊一切機會提升自身實力,培養(yǎng)團隊,暗中布局。
整個京城,就像一個巨大的火藥桶,充滿了各種看不見的引線和一觸即發(fā)的危機。
然而,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北境戰(zhàn)事和儲位之爭上時,一封來自遙遠西部邊陲的加急奏報,卻如同一道驚雷,驟然撕裂了京城這看似緊張實則有些“自娛自樂”的權力游戲!
這份奏報,并非來自繁華的江南,也不是來自戰(zhàn)火紛飛的北境,而是來自……那個一直以來在大夏版圖中存在感相對薄弱,甚至有些被遺忘的角落——涼州!
奏報的內(nèi)容,更是簡單而……觸目驚心!
“臣,涼州知府王之渙(化名)泣血叩奏:
自去歲冬始,涼州及河西數(shù)郡,亢旱至今,滴雨未落!
赤地千里,草木枯死,河流斷絕,井泉干涸!
今歲夏糧絕收,秋種無望!
百姓流離失所,十室九空!
初則挖草根,剝樹皮以充饑,繼而……
易子而食!
人相食!
慘狀……難以言表!
臣等雖竭力安撫,開倉放糧,然……府庫早已告罄!
地方守備廢弛,盜匪蜂起,民心浮動,恐……恐生大變!
懇請陛下天恩,速降甘霖(比喻賑濟),救萬民于水火!
涼州危急!河西危急!
臣,王之渙,泣血叩首!”
短短數(shù)百字的奏報,字字泣血,句句驚心!
百年不遇的大旱!
赤地千里!顆粒無收!
易子而食!人相食!
這些冰冷的字眼,組合在一起,描繪出了一幅何等慘絕人寰的人間地獄景象?!
奏報在大朝會上一經(jīng)宣讀,整個金鑾殿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
剛剛還在為北境戰(zhàn)事、為儲位之爭而吵得面紅耳赤的文武百官們,此刻都像是被扼住了喉嚨,臉色煞白,說不出話來!
就連龍椅之上,剛剛因為煜王出征而略顯振奮的乾元帝,在聽完這份奏報后,臉色也瞬間變得無比難看!
西境大旱?!
竟然嚴重到了如此地步?!
為何……為何之前竟然沒有收到任何風聲?!
是地方官員故意隱瞞?還是……朝廷中樞的注意力,完全被北境和京城的紛爭所吸引,忽略了這個“偏遠”的角落?
一股巨大的恐慌和……不安,瞬間籠罩了整個朝堂!
北境戰(zhàn)火未熄,西境又遭天災!
而且,從奏報中那句“民心浮動,恐生大變”來看,這恐怕……不僅僅是天災那么簡單了!
一旦那些活不下去的災民,被逼到絕境……
后果,不堪設想!
蘇文站在人群中,聽著那份來自涼州的泣血奏報,心中也是一片冰涼。
他雖然早已知道古代王朝天災人禍不斷,百姓生活困苦,但當“易子而食”、“人相食”這些只在史書中讀到過的字眼,如此真切地出現(xiàn)在眼前時,他依然感到了巨大的沖擊和……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這就是……他所處的時代嗎?
繁華的京城之下,掩蓋的卻是如此殘酷的現(xiàn)實!
他甚至不敢去想,奏報中沒有寫出的那些細節(jié),會是何等的慘烈!
他能想象得到,當一個父親,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做出那種違背人倫的選擇時,內(nèi)心會是何等的絕望和痛苦!
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一場旱災嗎?
奏報中那句“府庫早已告罄”,是否也隱藏著地方官員貪墨賑災糧款的可能?
那句“地方守備廢弛”,是否也意味著軍隊的腐朽和無能?
天災,往往會放大人禍!
蘇文敏銳地感覺到,一場比北狄南侵更加可怕、更加難以控制的風暴,正在遙遠的西部邊陲……悄然醞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旦這股由絕望和饑餓點燃的火焰失控……
那后果,將比任何一場外敵入侵,都要嚴重得多!
大夏王朝,這個看似強盛的帝國,此刻……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內(nèi)憂外患!
而身處權力中心的每一個人,包括他蘇文在內(nèi),都將被卷入這場巨大的風暴之中!
涼州知府那封泣血的奏報,如同巨石投湖,在京城朝堂之上激起了滔天巨浪。
然而,朝堂的反應,卻遠比想象中要……遲緩。
皇帝雖然震怒,下令戶部立刻籌措糧款,準備賑濟。
但戶部尚書卻哭窮,聲稱國庫空虛,北境戰(zhàn)事開銷巨大,實在難以調(diào)撥足額錢糧。
兵部則表示,西境守備空虛,若要彈壓可能發(fā)生的民變,需從京營或他處調(diào)兵,但這又會影響北境戰(zhàn)局。
太子黨和煜王黨的官員們,更是將這場天災,視為互相攻訐、打擊對手的工具,在朝堂上吵作一團,誰也不愿真正承擔起賑災的責任。
就這樣,在京城袞袞諸公的扯皮、推諉和算計之中,寶貴的時間,一點點地流逝……
而遠在數(shù)千里之外的西境,那些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百姓,卻再也……等不下去了!
隴西郡,成紀縣。
這里是此次旱災最嚴重的區(qū)域之一。
放眼望去,大地龜裂,寸草不生,村莊十室九空,剩下的,也大多是些面黃肌瘦、眼神麻木的災民,如同行尸走肉般,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縣城的糧倉外,聚集著黑壓壓的人群。
他們都是從附近村莊逃難而來的饑民,聽說縣里還有最后一批官糧,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前來乞求活命。
然而,緊閉的糧倉大門,以及門前那些手持棍棒、如狼似虎的衙役,卻無情地擊碎了他們最后的幻想。
“開門!開倉放糧??!”
“求求縣太爺了!給我們一口吃的吧!孩子快餓死了!”
“官倉里明明有糧食!為什么不放給我們?!”
“那些狗官!肯定是把糧食都私吞了!”
人群中,哭喊聲、哀求聲、憤怒的咒罵聲,此起彼伏。
衙役們則揮舞著棍棒,兇狠地驅趕著人群,不時有年老體弱的災民被打倒在地。
就在這絕望與憤怒交織的混亂之中,一個略顯單薄,卻異常挺拔的身影,猛地站了出來!
他穿著一身早已洗得發(fā)白、甚至打著補丁的儒衫,面容清瘦,眼神中卻燃燒著熊熊的怒火!
正是……當初在京城科考受挫,在街頭被兵卒為難,最終得蘇文相助才得以返鄉(xiāng)的落魄書生——劉源!
回到家鄉(xiāng)隴西后,劉源本想埋頭苦讀,以待來年再考。
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大旱,徹底擊碎了他的夢想,也讓他親眼目睹了家鄉(xiāng)淪為人間地獄的慘狀!
他的父母,在饑餓中相繼離世。
他的鄉(xiāng)鄰,或餓死,或逃亡,或……做出了易子而食的人倫慘劇!
他曾試圖向縣衙求助,卻只看到了官員們的冷漠、貪婪和推諉!
他曾寫下血書,向州府甚至朝廷上奏災情,卻都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所有的憤怒,都積壓在胸!
直到此刻,看著眼前這些被衙役毆打、在絕望中哭嚎的鄉(xiāng)親,看著那緊閉的、本該用來救濟百姓卻不知被誰侵吞的糧倉……
劉源心中的最后一根弦,徹底崩斷了!
“鄉(xiāng)親們!”
他猛地跳上一塊高地,振臂高呼,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卻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我們還要等到什么時候?!等朝廷的賑濟嗎?!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老爺們,只顧著爭權奪利,哪里會管我們這些草民的死活!”
“等這些狗官開倉放糧嗎?!他們巴不得我們都餓死,好侵吞那些救命的糧食!”
“我們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他的話,如同火星,瞬間點燃了災民們心中積壓已久的絕望和憤怒!
“不!我們不甘心!”
“我們要活下去!”
“跟狗官拼了!”
人群開始騷動起來,眼神中重新燃起了火焰,那是……反抗的火焰!
劉源看著群情激奮的鄉(xiāng)親,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他知道,自己一旦說出接下來的話,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但他……不后悔!
與其像螻蟻一樣,在絕望中默默死去!
不如……轟轟烈烈地,為自己,為死去的親人,為所有活不下去的百姓,爭一條活路!
“鄉(xiāng)親們!”劉源再次高呼,聲音響徹云霄!
“與其餓死、等死!不如反了他娘的!”
“打開糧倉!奪回我們的救命糧!”
“誅殺貪官!為民除害!”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最后一句,如同平地驚雷,徹底引爆了所有災民的情緒!
“反了!反了!”
“殺狗官!搶糧食!”
“跟他們拼了!”
數(shù)以千計的饑民,如同被點燃的干柴,瞬間爆發(fā)出了驚人的力量!
他們揮舞著手中一切可以作為武器的東西——鋤頭、扁擔、石塊、甚至……自己的拳頭和牙齒!
如同潮水般,朝著縣衙和糧倉,洶涌而去!
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衙役們,面對這股由絕望和憤怒匯聚而成的洪流,瞬間被沖垮!
緊閉的糧倉大門,被憤怒的饑民們用身體、用石頭、用簡陋的工具,硬生生砸開!
縣衙被攻破!
那位平日里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的縣令,被憤怒的災民們從后宅拖了出來,當場打死!
縣庫里的少量銀錢和兵器,被瓜分一空!
星星之火,一旦點燃,便成燎原之勢!
成紀縣的“成功”,迅速傳遍了整個隴西郡,乃至周邊的州縣!
無數(shù)同樣在饑餓和絕望中掙扎的災民,紛紛揭竿而起,響應劉源的號召!
他們攻打鄉(xiāng)鎮(zhèn),劫掠官倉,誅殺貪官污吏!
隊伍如同滾雪球般,越來越大!
一支由饑餓、憤怒和絕望組成的起義大軍,就這樣……在遙遠的西部邊陲,驟然崛起!
而他們的領袖,正是那位曾經(jīng)受過蘇文恩惠的落魄書生——劉源!
命運的齒輪,在這一刻,發(fā)生了詭異而殘酷的偏轉!
昔日的恩情,是否會成為今朝反目的阻礙?
當蘇文這位冉冉升起的朝廷新貴,與劉源這位被逼上梁山的起義領袖,再次相遇之時,又將是何等光景?
一場席卷西境的風暴,已然……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