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北境烽火,邊關告急!
- 我教的學生都成了朝堂大佬
- 韓嶗山
- 3184字
- 2025-04-28 22:52:38
系統升級帶來的興奮感還未完全消退,蘇文正沉浸在規劃未來、研究如何利用新功能將團隊實力最大化的藍圖之中。
他按部就班地熟悉著都察院的各項事務,與那些或明或暗的同僚們打著太極,同時也在暗中籌劃著如何去接觸那位工部的“遺珠”王老五,以及如何進一步提升幾位核心學生的實力。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他預想的方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
就在一個看似平常的午后,一陣急促而雜亂的馬蹄聲,如同驚雷般,驟然打破了京城維持了數月的、虛假的平靜!
“八百里加急——!北境急報——!讓開!快讓開!”
數名身披風塵、背插令旗的驛卒,縱馬狂奔,在長街之上橫沖直撞,凄厲的呼喊聲響徹云霄!
那令旗之上,赫然是一個用鮮血寫就的、觸目驚心的“危”字!
所有聽到喊聲、看到令旗的百姓和官員,無不變色!
八百里加急!血字危旗!
這是邊境發生了最高等級的緊急軍情才會動用的傳訊方式!
出大事了!
蘇文當時正在都察院處理公務,聽到外面的喧嘩和那凄厲的呼喊,心中猛地一沉,立刻意識到——不好了!
果然,沒過多久,一個如同晴天霹靂般的消息,便以驚人的速度傳遍了整個京城官場!
北狄,反了!
盤踞在大夏北方草原、一直以來與大夏時戰時和、不久前才剛剛派遣使團前來“朝貢”的北狄部落聯盟,突然單方面撕毀了停戰協議!
數十萬北狄鐵騎,如同決堤的洪水般,兵分三路,悍然南侵!
其兵鋒之盛,攻勢之猛,遠超以往任何一次沖突!
邊境線上,首當其沖的云州、朔州等地,數座重要的邊關重鎮,在短短數日之內,便遭到了北狄主力如同狂風暴雨般的猛烈攻擊!
烽火臺狼煙滾滾,遮天蔽日!
守關將士浴血奮戰,傷亡慘重!
其中,尤以地處要沖、號稱“北境鎖鑰”的雁門關最為危急!
據說,北狄單于親率十萬精銳,猛攻雁門關,箭矢如蝗,殺聲震天!守關主將身負重傷,城墻多處坍塌,已然岌岌可危!一旦雁門關失守,北狄鐵騎便可長驅直入,直逼大夏腹地!
邊關告急!
北境危殆!
八百里加急的軍報,如同雪片般,一封接一封地飛入京城,飛向皇宮!
整個大夏王朝,瞬間被一股巨大的戰爭陰云所籠罩!
這突如其來的戰火,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蘇文更是心頭劇震!
北狄南侵?!
怎么會這么突然?!
他立刻想起了不久前才剛剛離京的那個北狄使團!
想起了那位看似魯莽、實則心機深沉、天賦中帶有【偽裝】和【刺探】的三王子!
想起了暗香發現的那些繪制精密的地圖和疑似軍械零件的東西!
難道……那次所謂的“朝貢”,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是北狄利用朝貢為掩護,刺探大夏虛實,繪制軍事地圖,甚至可能……與大夏內部的某些勢力達成了某種秘密協議?!
蘇文越想,心中越是發寒!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次北狄南侵,就絕非偶然!其背后,必然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原因和……更大的圖謀!
而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又會對本就暗流洶涌的京城政局,產生怎樣劇烈的影響?
那些正在激烈爭奪儲位的皇子們,會如何利用這次機會?
一直渴望軍功的三皇子煜王,是否會再次請纓出征?
太子黨又會如何應對?
那位深不可測的父皇,又會作何決斷?
還有……那位同樣神秘的魏賢公公,以及那股可能存在的、未知的黑暗勢力,他們在這場戰爭中,又會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蘇文敏銳地感覺到,一場更大的風暴,已經無可避免!
這場北境的戰火,不僅將決定大夏邊疆的安危,更將徹底點燃京城內部早已積蓄的矛盾,將所有的勢力,都拖入一場更加殘酷、更加無法預測的生死棋局!
而他蘇文,以及他剛剛初具雛形的團隊,也必將被卷入其中!
是機遇?還是……毀滅?
蘇文站在窗前,望著北方那陰沉的天空,眼神變得無比凝重。
他知道,自己悠閑種田、低調發展的日子……
到頭了!
北狄大舉南侵,邊關重鎮岌岌可危的消息,如同投入滾燙油鍋的一瓢冷水,瞬間讓整個大夏朝堂徹底炸開了鍋!
次日的大朝會,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滴出水來。
往日里那些互相攻訐、爭權奪利的雞毛蒜皮,此刻都顯得那么微不足道。
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震驚、焦慮和……一絲難以掩飾的恐慌。
龍椅之上,乾元帝的面色陰沉如水,那雙深邃的眸子里,燃燒著熊熊的怒火。
他將手中的邊關急報,狠狠地摔在御案之上,發出沉悶的巨響!
“好!好一個北狄!好一個狼子野心的蠻夷!”天子的聲音冰冷刺骨,充滿了凜冽的殺意,“前腳剛走使團,后腳就敢揮師南下!真當朕的大夏無人了嗎?!”
“陛下息怒!”
殿下百官齊刷刷跪倒一片,山呼萬歲。
“息怒?!”乾元帝猛地站起身,指著殿下群臣,怒喝道,“北狄鐵蹄已踏破我邊關!將士浴血,百姓流離!雁門關危在旦夕!你們讓朕如何息怒?!”
天子一怒,伏尸百萬!
感受到皇帝那滔天的怒火,殿下群臣更是噤若寒蟬。
片刻的死寂之后,終于有人站了出來。
是兵部尚書,一位須發花白、身經百戰的老將。
他猛地一甩朝服,聲如洪鐘:“陛下!北狄蠻夷,背信棄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臣以為,此時絕不可有絲毫猶豫!當立刻調集京營精銳,并征發各路勤王之師,火速馳援北境!給予北狄迎頭痛擊!揚我大夏國威!否則,一旦雁門關失守,后果不堪設想!”
“臣附議!”
“臣附議!”
兵部尚書話音剛落,立刻便有數十位武將勛貴站了出來,個個義憤填膺,殺氣騰騰!
他們大多是軍功出身,骨子里就流淌著好戰的血液,更何況此次北狄南侵,關乎國家安危,正是他們建功立業、博取功名的好機會!
這便是旗幟鮮明的主戰派!
然而,主戰派的聲音剛剛落下,另一派的聲音便立刻響了起來。
出列的是新任的戶部尚書,一位看起來文質彬彬、頗有儒雅之風的中年文官。
他先是痛斥了一番北狄的背信棄義,然后話鋒一轉,臉上露出憂慮之色:“陛下,諸位將軍拳拳報國之心,令人感佩。然,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陛下明鑒,前番何正源貪腐大案,已令國庫元氣大傷!如今府庫空虛,糧草儲備亦不充裕。若倉促之間,大規模調集軍隊,遠赴北境,這糧草、軍械、輜重、馬匹……耗費何其巨大?一旦戰事拖延,恐難以為繼啊!”
“再者,”他看了一眼那些慷慨激昂的武將,語氣沉重,“北狄鐵騎,來去如風,慣于襲擾。我大夏將士雖勇,但遠征塞外,補給線漫長,風險極大。臣愚見,不如……先遣使斥責北狄背信,探明其真實意圖,同時加固邊防,嚴令各地守將堅守不出,待我大夏休養生息,國力充盈之后,再尋良機,一舉蕩平北狄,方為萬全之策!”
“臣附議!”
“臣以為,王尚書所言極是!當慎重!”
立刻,便有大批的文官站了出來,支持這位戶部尚書的觀點。
他們大多是文官出身,天生對戰爭持有謹慎態度,更何況,打仗……那可是要花錢的!花的還是他們戶部掌管的錢!
而且,其中不少人,與太子黨關系密切。他們自然不希望看到軍方勢力借此機會坐大,更不希望看到那位在軍中威望極高的三皇子煜王,借著戰功進一步威脅到太子的地位!
這便是立場鮮明的主和派!
一時間,金鑾殿上,主戰派與主和派唇槍舌劍,爭論不休!
主戰派指責主和派怯懦畏戰,置國家安危于不顧!
主和派則反駁主戰派好大喜功,不顧國庫空虛,輕啟戰端!
雙方引經據典,慷慨陳詞,唾沫橫飛,吵得不可開交!
而在這場激烈的爭論之中,太子和三皇子煜王的表現,也耐人尋味。
太子夏啟明,依舊保持著他溫和儒雅的風度,時不時地出言安撫雙方情緒,強調要“以國事為重”,但言語之間,卻隱隱偏向主和派的觀點,強調要“慎重”、“從長計議”。
而三皇子煜王夏啟恒,則從一開始就保持著沉默,冷眼旁觀著殿上的爭吵,那張棱角分明的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位以軍功起家的皇子,此刻心中,恐怕早已是戰意沸騰!他在等待,等待一個最佳的時機!
蘇文站在都察院的隊列中,冷眼旁觀著這一切。
他知道,這場爭論,表面上是戰與和的路線之爭,但其本質,卻依舊是……權力之爭!
是不同派系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為了未來的儲位,而進行的一場激烈博弈!
北境的烽火,不過是點燃這場博弈的導火索罷了!
只是……
苦的,終究還是邊關浴血奮戰的將士,和流離失所的百姓!
蘇文的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悲哀和……憤怒!
他知道,自己必須要做點什么!
不能讓這場無休止的爭吵,耽誤了真正的軍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