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飛來之石
- 我教的學生都成了朝堂大佬
- 韓嶗山
- 1524字
- 2025-04-15 09:00:25
秦婉的歸來,像一縷春風,吹散了蘇文心中最后一絲陰霾。
他沒有再說什么,只是將那碗蓮子羹,一勺一勺,慢慢地喝了下去。
很甜,很暖。
兩人之間,達成了一種奇特的默契。秦婉不再問蘇文那些陰暗的事情,她只是每天,默默地來,為他送上一份精心準備的藥膳,陪他靜靜地坐一會兒,然后離開。
她用她獨有的溫柔,在他的黑暗世界里,點亮了一盞小小的,卻永不熄滅的燈。
而這盞燈,也讓蘇文在權(quán)謀的算計中,保留了最后一分人性的溫度。
然而,平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
石橋鎮(zhèn)的繁榮,和魏庸那亮眼得有些過分的政績,終究還是引起了上頭的注意。
這一日,一匹快馬,從州府疾馳而來,帶來了一紙調(diào)令,和一則……石破天驚的消息。
州府知州,因“貪墨瀆職”,被御史臺彈劾,連夜下獄,抄沒家產(chǎn)。
而接替他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宰相趙思溫的得意門生,新科狀元,年僅二十歲的江州刺史——陸遠。
陸遠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宣布,要親自巡視下轄各縣,而第一站,便是如今聲名鵲起的石橋鎮(zhèn)。
這個消息,讓魏庸如坐針氈。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位新來的陸大人,明顯是來者不善。知州剛剛倒臺,他這個風頭正勁的下屬,無疑是最好的“肥肉”和“靶子”。
他第一時間,便將蘇文請到了縣衙密室。
“先生,這可如何是好??!”魏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位陸大人,聽說是個油鹽不進的‘酷吏’,最是看不慣我們這些地方官。他此來,名為巡視,實則,怕是要來……摘桃子的!”
他口中的“摘桃子”,指的是新官上任,為了立威,常常會拿前任或下屬的政績開刀,挑出毛病,貶低一番,然后再據(jù)為己有。
南河工程,無疑是最大、最甜的那個“桃子”。
蘇文的神情,卻比他要冷靜得多。
他在聽到“宰相趙思溫”這個名字時,瞳孔,不著痕跡地,收縮了一下。
趙思溫,正是當年,與安平侯顧延之,里應(yīng)外合,構(gòu)陷他父兄的,另一個元兇!
他沒想到,自己還沒找上門,對方的棋子,竟主動送上門來了。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大人稍安勿躁?!碧K文安撫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位陸大人,既然是宰相門生,新科狀元,想必是個極愛惜羽毛,看重‘名聲’的人?!?
“我們,便送他一份,他無法拒絕的‘名聲’?!?
魏庸不解地看著他。
蘇文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算計的光芒:“他不是要來巡視嗎?那我們就把排場,做足了!”
“第一,發(fā)動全鎮(zhèn)百姓,在他入城之日,萬人空巷,夾道歡迎。要敲鑼打鼓,要彩旗飄飄,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石橋鎮(zhèn)的百姓,是多么愛戴他們的新刺史?!?
“第二,在他巡視南河工程時,讓那些因工程而得到工作的流民,自發(fā)地,為他立一塊‘功德碑’。碑文,就由我來寫。要將他寫成心系萬民、為國為民的青天大老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蘇文看著魏庸,一字一句地說道,“在他視察義學時,讓所有孩子,都為他歌頌。歌頌他的文采,歌頌他的德行。并且,請他,為義學,再題一幅字?!?
魏庸聽得目瞪口呆。
這……這不是把所有的功勞,都拱手送人了嗎?
“先生,這……這豈不是正中了他的下懷?”
“不。”蘇文搖了搖頭,笑容變得高深莫測,“大人,你把一個人捧得越高,他摔下來的時候,才會越疼。”
“我們把他捧成‘圣人’,把他和石橋鎮(zhèn)所有的政績,都牢牢地綁在一起。那么,這些政績,便成了他的‘政績’。他若是想否定,想推翻,那便是在……否定他自己?!?
“他不僅不能摘我們的桃子,反而要為了自己的名聲,拼命地,保護好這個桃子,讓它長得更大,更甜?!?
“這叫……陽謀?!?
魏庸聽完,只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
他看著眼前這個侃侃而談的少年,第一次覺得,自己這點官場上的小聰明,在他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捧殺!
這是最堂堂正正,也最陰狠毒辣的陽謀!
他仿佛已經(jīng)看到,那位意氣風發(fā)的新科狀元,在踏入石橋鎮(zhèn)的那一刻起,便掉進了一個為他量身定做的,華麗而致命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