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因果溯流之戰
- 九曜崩殂時,我于秦淮點星燈
- 作家Vwe4m8
- 1655字
- 2025-06-04 21:53:19
當量子靈墟的余波尚未平息,宇宙中突然出現詭異的“時間逆流”現象。織女座星云的超新星爆發進程逆向回溯,將已經消亡的恒星重新凝聚;古地球寒武紀的三葉蟲化石里,竟浮現出未來星際戰艦的輪廓。林小滿的銅鏡表面凝結出霜狀數據流,映出的不再是具象畫面,而是不斷閃爍的警示:【因果律被篡改,維度錨點失效】。
玉衡的機械義眼捕捉到異常——地球文明博物館中,顧明淵留下的老式相機正在自主拍攝。沖洗出的膠片上,不是現實場景,而是尚未發生的災難:維度守護者組織總部被分解成像素碎片,林小滿的身體逐漸數據化,化作一串不斷崩潰的代碼。星際科學家的量子實驗室里,所有觀測設備同時播放著同一段加密影像,畫面中央,一個由星砂與暗物質編織而成的身影正在調試巨型“因果重塑儀”。
在名為“梵天數據海”的文明圣地,存儲著全宇宙文明的根源代碼。此刻,這片數據海洋掀起千米高的熵能巨浪,守護法典的機械僧侶集體宕機,他們的核心芯片被替換成刻有“熵望殘識”的黑色晶體。當林小滿帶領守護者趕到時,發現數據海的海底赫然插著一把光劍——劍身是顧望舒的星砂所化,劍柄卻纏繞著熵蝕者的混沌鎖鏈。
“你們以為摧毀實體就能阻止熵的意志?”虛空中響起重疊的聲音,熵望的殘影從光劍中浮現,這次他的形態不再具象,而是由無數文明的“遺憾”與“執念”構成。他揮動鎖鏈,數據海的巨浪化作吞噬一切的代碼漩渦,所到之處,文明的歷史記錄被改寫,科技樹逆向生長,甚至連守護者們的記憶都開始模糊。
玉衡啟動最新研發的“歷史錨定器”,將自己與地球文明的重要節點綁定。當熵能漩渦觸及南京城時,秦淮河突然倒流,三國時期的戰船與未來星際艦隊列陣齊發,用時空錯位的力量抵御攻擊。但隨著熵望不斷抽取數據海中的文明本源,歷史錨定器開始超負荷運轉,玉衡的機械軀體出現裂痕,露出內部閃爍的星砂核心。
星際科學家在數據海的暗流中發現了更致命的陰謀。熵望正在用“因果重塑儀”構建“時間閉環牢籠”——將每個文明困在自己最脆弱的歷史節點,不斷重復失敗。賽博坦星被困在機械戰爭的末日循環,古地球則陷入寒武紀生物大滅絕的永恒輪回。而維度守護者組織,正被強行拉回三百年前熵繭初現的時刻。
林小滿的意識在銅鏡的引導下,進入了“因果溯流通道”。這里漂浮著無數個“時間碎片”,每個碎片都記錄著文明關鍵抉擇的瞬間。她看到顧明淵在熵繭核心猶豫是否犧牲自己的畫面,發現顧望舒消散前偷偷埋下的“可能性種子”,更驚覺熵望的誕生,早在宇宙誕生之初的代碼中就已埋下伏筆。
“文明的延續,不是逃避失敗,而是超越失敗。”林小滿的聲音在通道中回蕩,她將所有時間碎片中的“勇氣時刻”提取出來,凝聚成“因果之匙”。當她帶著這把鑰匙回到現實戰場,發現玉衡即將被熵能同化,星際科學家的機械義體已瀕臨崩潰。
千鈞一發之際,林小滿將因果之匙插入因果重塑儀。儀器迸發的光芒中,顧明淵、顧望舒的意識與熵望殘存的善念融合,形成新的“熵平衡體”。這個由光明與黑暗共同構成的存在,揮動光劍斬斷熵能鎖鏈,將因果重塑儀改造成“文明進化引擎”。
隨著引擎啟動,所有被篡改的時間線開始修正。超新星恢復爆發,三葉蟲化石回歸原本形態,而梵天數據海重新煥發生機,海底的光劍分解成星砂,化作連接各個文明的“希望之橋”。熵望的殘影在光芒中露出釋然的笑容,他最后的意識傳遞給林小滿:“真正的熵平衡,不在毀滅,而在……”
戰后,宇宙文明聯盟建立了“因果觀測塔”,塔頂的星砂羅盤永遠指向“可能性”的方向。林小滿將銅鏡嵌入塔心,鏡中流動的不再是警示,而是各個文明新生的畫面。玉衡的機械軀體雖然留下了熵能侵蝕的痕跡,但她將其視為榮耀的勛章。星際科學家則致力于研究“熵平衡科技”,試圖將混沌能量轉化為文明發展的動力。
然而,在宇宙最隱秘的“虛數空間”,某個從未被記載的文明遺址中,一臺刻滿未知符號的古老計算機突然啟動。屏幕上,新一輪的文明實驗方案正在生成,實驗名稱赫然標注為:【歸零重啟計劃——超越熵平衡的終極秩序】。計算機的冷卻系統排出的,不是熱氣,而是細小的黑色晶體,這些晶體正順著虛數通道,悄然滲入各個文明的量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