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田間哀鴻
- 大明:天冷了,我穿黃袍很合理
- 小南梁
- 2000字
- 2025-06-27 22:00:00
他們不是怕了,不是認識到自己錯了,而是知道自己要死了想給自己留下一個富足的后半生。
人群后的顧青正看著這一幕,他對地主臨死之前的求饒,心中一陣冷笑。
顧青轉身便走,沒有再去多看一眼,聽著身后眾人沖了上去,地主的哀嚎,片刻便沒了聲音。
在顧青的領導及指示下,各個團長率領所屬營隊,開啟了長達三個月的打地主分田地。
鄉紳地主砍的砍頭抄的抄家,分的分田一時間在百姓這里引起巨大的反響,百姓獲得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獲得了耕牛以及良種。
另外打地主分田地政策的推出,也為顧青等革命軍贏得了百姓的強烈擁護,并且所繳獲的糧草銀糧不計其數,其物資可供大軍足足五月消耗,而在另一邊的顧青也沒有閑著也在制定新的政策。
“如今咱們革命軍占據黃山有大量火藥原材料足可供應制造火藥,有大量的鐵木材我,們要利用這些資源制造先進的武器,進而反抗這腐朽大明王朝的統治?!?
“現在我宣布,我們將大量在附近建立兵工廠,推行流水化作業制度,要大量的百姓參與工作,參與的百姓每月將會獲得一兩銀子,以及按照家庭人數分配柴米油鹽。”
“順帶我決定在軍中設參謀部,每營設兩人作為參謀長和副參謀長,在戰時為軍隊提供意見,在團總部設立總參謀部共14人,我還決定在軍中設政委一職,每個營兩人,另外在此開辦學堂,幫助士兵進行基礎白話文認知,并對其進行軍事知識教學講解,劍行你去安排一下?!?
如今顧青坐擁廣大的黃山地區,擁有充足的兵源與大量火器材料,他趁著土地改革的三個月時間,想到了這套方針。
隔天他就命林劍行將人聚集起來,開展工作的發布。
夕陽落日
“田間哀鴻泣未止,不化飛灰誓不休,赤旗高揚風云變,誓斬暴政換新秋?!?
顧青看著眼前之景,口中忽吟道。
自此革命軍的軍制改革。
“為了解決稅收一事的問題,顧青喊來這些投靠他的族長里長,負責稅類的人員討論,聽說之前你們官紳一體,將收上的稅一半給朝廷,一半平分。”
顧青眼神微瞇,故意散發出一絲殺意,這些都是他有意為之。
“大人,多虧了這徽州府,全是貪官上下一氣,我們才能從中抽取,但是我們這些錢大部分都拿來修繕水利,以及孝敬村里的土豪地主,我們得的錢實際上并不多。”
一位年紀約有三十多歲的人,拱手解釋道,他葉不想說啊,可沒辦法顧青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讓他們說。
他們也知道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的道理,如今顧青人多勢重,他們雖有一點權利,但在這群革命軍眼里,根本不管你官多大。
怕是朱重八來了,都得來兩巴掌。
“哦?我這人也心善,你們抽的分成上交給我們,但為了補償會給你們開工資以及福利待遇,干的好了還會給你們發獎金,不知道你們可愿意?”
顧青故作驚疑問道,他的打算就是正是如此,他不殺這些人已經是仁至義盡了,畢竟這些絕大多數狗人手上也不干凈。
“哎喲大人我愿意,我們愿意?!?
有幾人面露遲疑,不想分出自己的利益,讓好在有個腦子稍微聰明點的,連忙答應下來,順帶掐了一下附近幾人,示意他們答應。
看見顧青擺的鴻門宴,這些族長里長也就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我們都無意見,一切愿意聽取大人的安排。”
另外幾人腦子反應過來,連忙也緊跟著附和了起來,畢竟能當上這個位置的,哪個不是人精,只不過是他們一時之間被利益蒙蔽了雙眼,沒有思索罷了。
就下這時,馮遠小跑過來。
“元首外面有幾十人自稱是附近隱居于此的墨家,聽聞了您的演講希望來輔佐?!?
馮遠小聲貼在顧青耳邊上說,并未讓那些族長里長聽見,他也不傻,明白這種事不能讓外人知道,若是這些人心懷不軌,暗中伏殺這些墨家人,那絕對是他的過失。
畢竟有人投奔顧青就被刺殺了,這消息要是傳出去,今后誰還敢來為顧青效力,而且也損失了一批人才,這個罪責他承擔不起。
顧青嗯了一聲,給了個眼神,馮遠明白他的意思。
“你們這些人,我們元首商議要事,你們留著不走,是何居心,再不走休怪我這槍不長眼。”
馮遠當即怒吼道,說罷就從腰間取出短制的火繩槍,指著那群個族長里長腦門。
那些人見此也只能灰溜溜的夾著尾巴離去,雖然他們剛才也想聽一下兩人對話,可這馮遠根本不給機會,無奈他們也只能心中咒罵馮遠與顧青。
畢竟沒有顧青的默許,這馮遠也是定然不敢如此的,可他們剛才也用眼角余光撇了一眼顧青,卻見顧青報臂旁觀,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他們都快要氣炸了,對顧青厭惡到了極點,如果眼神能殺人怕是顧青此時已經死了千百回了。
“好了,快帶他們進來吧?!?
只不過隨后場面,便讓他驚的一身冷汗,只見一老者隨同的還有幾個年輕的面孔,想來就是這位老者的弟子了。
只不過這投奔就投奔,效力就效力,咋還順帶把大炮推進來,這確定不是想要給他轟死?
顧青打算回頭得好好問一下,這看門的未免也太不負責了,下次放個拿槍的進來,一槍給自己崩了那他哭都沒地方,真就命苦到家了。
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被人給做局了。
一旁保護顧青的親衛眼見如此,連忙護在顧青身前,但顧青看眼前這人似乎并沒有惡意,也不由松了一口氣。
“元首我是附近黃山隱居于此的墨家長老,看見元首在黃山的改革讓黃山迅速發展,沒想到元首如此年輕,卻能做出此番大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