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陰雨,加固糧倉的地基,避免火藥受潮還是屬于常規操作,可直接將其轉運到城外的制高點實數有些夸張了。
宋獻策很快就察覺到了其中的異常。
“世子殿下如此要求,難道是覺得孫督師會掘開黃河水淹開封?”
朱由崧無奈的點了點頭,雖然歷史上這么干的人是李自成;但從孫傳庭的表現來看,其掘開黃河以水為兵的概率超過了九成九!
難怪此前這老家伙信誓旦旦的說無須自己幫忙攻城,便能奪下開封!
黃河由于泥沙的沖擊早就已經變成了地上的懸河,要是掘開大堤水淹豫東平原后果不堪設想,不僅會出現大量人員傷亡,還會出現大面積的黃泛區,今年的糧食算是絕收了。
更別說還有大災之后的疫情疾病,開封周邊,尤其是東南部算是徹底廢了。
最壞的結果是黃河的洪水直接影響到淮河,甚至造成淮河的二次災害!
很快河南巡案御史黃澍,也是著名治黃水利專家就被請到了朱由崧的大營之中。
此前黃澍在守衛開封時就曾建議巡撫高名衡掘開黃河以退闖軍。
當他聽到孫傳庭可能會掘開黃河時,絲毫都不顯得意外。
黃澍在沙盤前矗立許久,說道:“一旦黃河決堤,大水淹沒開封后肯定會直奔汴河;汴河雖然可以分走一部分洪水,將洪水引向下游的歸德府一帶,但是以汴河的體量肯定是無法承接所有洪水的。洪水肯定會漫過河道繼續向南,陳留同杞縣肯定是全境被淹,通許距離較遠,若是可以提前疏通引水渠,及時將洪水引入其兩側的沙河以及渦河一帶,受災沒有那么嚴重,尉氏一帶應該是安全的?!?
朱由崧眉頭一緊,黃澍預估比自己之前想的更糟糕,按照他的說法,提前在通許挖渠引水才能保住西南的尉氏。
指著沙盤說道:“提前挖通兩道水渠工程巨大,以時間來推斷,最多半個月后孫督師就會動手決堤,難以完工,如果我們只加固陳留以及杞縣一帶的汴河南岸堤壩,是不是更加可行?”
黃澍眼前一亮,死死盯住沙盤。
“秒啊,如果這樣的話,洪水會反向沖破汴河北岸的堤壩,將北岸的大片土地變成一個巨大的泄洪區域,最終洪水會被引向東南方向的歸德一帶最終沖進淮河!”
“即便部分洪水仍然會越過汴河南岸,但是危害會小很多,至少可以保證陳留同杞縣的縣城不被洪水完全淹沒!”
宋獻策有些擔憂的說道:“固然修建堤壩可以可以阻擋洪水,可是開銷巨大,如今我軍軍費緊張,怕是拿不出這么多的銀兩!”
朱由崧笑了笑,“銀子的事情好解決!”
杞縣最大的酒樓燈火通明,絲竹聲隱約可聞。
陳留、杞縣兩地的士紳們陸續到來,個個衣著華貴,面帶矜持笑意,彼此拱手寒暄。
此前李自成到來的時候,留下的士紳全部被屠戮殆盡,他們這些人屬于劫后余生,直到明軍打來,才又從外面陸續跑了回來。
朱由崧可以說是他們的再生父母,盡管知道本次宴會可能讓他們“出血”,但也不得不出席。
隨著一道道珍饈擺上,席間觥籌交錯,眾人談笑風生。
朱由崧端坐主位,面帶微笑,眼神卻時不時掃過眾人。待酒酣耳熱之際,他輕輕放下酒杯,緩緩開口:
“諸位都是河南的棟梁,如今時局動蕩,朝廷艱難,本世子……也是身不由己啊?!?
眾人聞言,紛紛放下筷子,神色恭敬地望向他。
朱由崧嘆了口氣,繼續道:“開封遭難,百姓流離,汴河以北之荒地無人耕種,實在可惜。本王思來想去,與其荒廢,不如讓諸位賢達接手,也好恢復些生計。”
士紳們交換了下眼神,心中已隱約猜到幾分。
李自成大肆屠戮士紳,朱由崧得到了不少無主之地,如今是從他們手中變現來了。
原本利用災荒之年大肆低價兼并土地就是這些人的基本操作。
朱由崧之舉倒是迎合了他們。
只不過從世子殿下手中購買恐怕要比從那些平民百姓手中奪取價錢高啊!
一位林姓士紳謹慎說道:“如今兵荒馬亂的,我們手中的錢糧也不多怕是難以替殿下分憂!”
朱由崧笑了笑,他豈會不知道這些人的如意算盤?
有時候還真是羨慕孫傳庭的灑脫!
“諸位此時買地,也是為國分憂之舉,本世子也不能讓你們吃虧,上等田一兩五錢一畝,中等田一兩一畝,下等田五錢一畝如何?”
聽到朱由崧的話后,各路士紳立刻不淡定了。
平常年景,開封府一帶的上好水田8-10兩,中等旱地4-6兩,就連最貧瘠的鹽堿地或者山地也要1-2兩。
雖說戰爭饑荒年代可以半價甚至更低收購,朱由崧開出的這個價格相當于兩折都不到?
“世子殿下此言當真?”剛才還表示沒錢的林姓士紳立刻問道。
“千真萬確,諸位一手交銀子,官府一手更換田契,先買先挑!”朱由崧斬釘截鐵的說道。
“老夫要購買上等良田1萬畝......”
很快上等水田就被一搶而空,不到一柱香的時間中等田同下等田也都售罄了。
官府的文書們不停的打著算盤,不一會的功夫,宋獻策笑著說道:“啟稟世子爺,共得銀378125兩!”
“不知朝廷何時出售汴河以南的無主之地?”那些沒有搶到的士紳問道。
看來終于有人想到到這個問題了。
朱由崧笑著說道:“本次得銀將會用于加固堤壩,暫時夠用了;至于說汴河以南的土地,諸位可以等下一次,本世子在這里向諸位保證,這次沒有買到的人優先!”
“讓我們共飲此杯!”
很快縣衙就發出通告:汴河堤壩年久失修,朝廷征召大量民夫修河。原本服徭役之人,朝廷提供一日兩餐;非徭役的其他人參與修堤,朝廷不僅提供兩餐,還根據工作量發工錢,每日不少于50文。
這個消息很快便引起了轟動,不僅是陳留杞縣兩地的百姓,就連周邊各縣的百姓也全都涌到了這里來修堤。
黃澍作為本次修堤的負責人,親自接待前來堤壩巡視的朱由崧!
兩人見到熱火朝天的工地現場十分欣慰,朱由崧隨口問道:“這夯土的堤壩能擋住洪水嗎?”
黃澍的瞳孔突然收縮,似乎意識到了什么,立刻跪在地上說道:“下官思慮不周,壞了大事,還請世子殿下責罰?”
感謝各位書友的月票,推薦票,打賞,追讀,評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