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分不花,收割知識
- 我泱泱大國,科技強億點怎么了?
- 李大猛子
- 2053字
- 2025-04-15 00:30:31
浙大計算機學院的實驗樓內,趙明遠正端著保溫杯在走廊踱步。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身后傳來。
“趙主任!出大事了!”何陽氣喘吁吁地沖過來,手里攥著一份測試報告,“您看看這個!”
趙明遠皺眉接過報告,剛掃了一眼就差點把保溫杯摔在地上。
報告上那串性能參數簡直像科幻小說里的設定。
5nm制程、3.8GHz主頻、12TFLOPS算力……
“這、這數據核實過嗎?”趙明遠的聲音都在發抖。
“測了三遍!”何陽激動得滿臉通紅,“比Intel實驗室流出的下一代處理器參數還高五倍以上!”
“李昊說這叫盤古X1系統芯片……”
簽訂的保密協議里,并不包括這枚芯片。
真正要保密的,其實是一系列的軟件。
比如鴻鈞OS的核心,以及其他的基于這個操作系統開發的一系列應用程序。
而且就算真泄露出去,其實也沒有太多的損失。
因為如果缺少盤古X1芯片的話,那些軟件全都是空中樓閣。
你開發出來后,也找不到平臺和設備去應用。
半小時后,計算機學院的緊急召開聯合會議,十二位教授圍坐在長桌旁。
投影儀上循環播放著芯片測試視頻,每播完一遍就引發新一輪驚嘆。
微電子研究所的周教授突然拍案而起:“這不可能!現在沒有任何一家半導體公司能做到5nm制程!而且……”
“而且什么?”趙明遠打斷他,“視頻里測試數據是假的?溫控數據也是假的?”
會議桌盡頭,白發蒼蒼的鄭院士緩緩摘下老花鏡:“老周啊,我建議你直接去找那個學生聊聊。”
“剛才張教授告訴我,這孩子連操作系統微內核都自己寫完了,他的學生正在接手后續的完善工作。”
“什么?!”周教授像被雷劈中般僵在原地。
沒多久,李昊就接到通知揣著十枚芯片,進了浙大微電子實驗室。
實驗室里,一票大佬已經在那里等待許久。
一看到李昊,周教授就忍不住迎上來。
“李昊同學對吧,芯片呢,快拿給我們看看!”
喲!
挺猴急的嘛!
不過李昊也很能理解這幫頂級學術大佬的心情。
他從兜里掏出幾個裝芯片的透明盒子,放到會議桌上。
周教授的手懸在半空,遲遲不敢觸碰。
他身后的研究員們更是屏住呼吸,仿佛面前是什么易碎的藝術品。
“能、能上電測試嗎?”周教授聲音微微發顫。
李昊做了個請便的手勢。
研究員們立刻架起設備,當示波器上跳出穩定波形時,有人直接哭了出來。
這功耗曲線平滑得違反物理常識。
“量子隧穿效應呢?發熱問題又是怎么解決的?”周教薅著自己的頭發原地轉圈,“這不科學……”
“商業機密。”李昊微笑著回應,“不過如果學校需要,我可以提供一千枚用于科研。”
“條件呢?”周教授的眼睛賊亮。
“兩個。”李昊伸出手指,“第一,計算中心50%的服務器資源;第二,校辦電子廠的小批量試產支持。”
當天傍晚,校長辦公室燈火通明。
十一位院系領導圍著茶幾上的芯片樣品爭論不休。
“這是戰略級技術!必須立即上報!”
“上報?這是李昊個人持有的東西,不征求他的同意?”
“那也不能……”
“安靜!”鄭院士敲了敲桌子,“李昊同學明確表示要自主創業。”
“依我看,學校應該全力支持,先把技術落地再說。”
“至于其他的,都需要尊重李昊同學的意愿!”
次日清晨,李昊收到一份蓋著學校紅頭文件的協議。
第一,浙大將提供價值3800萬的服務器資源。
服務器改造費用由學校提供,他只需要提供足夠數量的盤古X1芯片就完事了。
雖說將盤古X1當成單純的數據算力芯片,不免有些浪費。
但李昊現階段也沒能力將里面的編碼解碼芯片剝離出來,就只能先這樣。
第二,浙大提供校辦電子廠使用權限。
相關場地改造費用由校方提供,試生產所需的所有硬件費用,也是校方包攬。
而作為交換,李昊的昊天科技以后要優先錄取浙大畢業生。
“合作愉快。”李昊在協議上簽下名字,嘴角微微上揚。
這些條件比他預想的還要優厚,前期根本不需要再花一分錢。
校辦電子廠雖然產能有限,但足夠做出第一批工程樣機。
眼下的工作,就是等鴻鈞OS開發完成,以及應用APP完成的差不多后。
就可以正式進行工程驗證機的批量試生產。
在校方的見證下,李昊和這批大四的學姐學長正式簽訂合約。
他們的薪資待遇從5000至10000不等。
在2004年,已經算是絕對的高薪了。
這讓昊天科技的首批員工,動力更加充足。
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
都不用李昊提,他們甚至會主動加班。
這讓正在用高級AI創作計算機直接上傳小說的李昊,都有些汗顏。
在辦公室坐鎮幾天后,各個團隊已經走上正軌。
李昊反而閑了下來,看著窗外操場上那些正在熱火朝天軍訓的新生,他多少有些慶幸。
這玩意經歷過一次,就已經夠夠的了。
他可不想重生后,再重新體驗一遍。
不過他倒也不是完全沒事。
這些天里,李昊把各大院系里的大佬名單都調了出來。
上大學嘛,肯定要學習知識。
他的打算很簡單,戴著腦波連接器,接近那些大佬,復制他們所掌握的尖端成果。
這樣,才是讓這款學習神器,真正做到物盡其用。
于是接下來的十多天里,他就在各大院系開始溜噠起來。
微電子系。
獲得海量的集成電路知識。
光刻工藝、摻雜技術、3D封裝、晶圓清洗……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獲得無數尖端材料知識。
碳纖維、石墨烯、高分子材料、超導……
電器工程及自動化系。
機器人工程系。
通信工程系。
臨床醫學系。
藝術與科技系。
……
李昊一點都不挑,將能在浙大里學到的東西全都一網打盡。
不夸張的說,現在的他,就是考試的神。
強得可怕!
拿獎學金拿到手軟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