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導電纜及其工程應用
- 宗曦華
- 1420字
- 2025-04-09 18:14:26
1.2.3 電力電纜敷設方式
電纜敷設方式有直埋敷設、排管敷設、隧道敷設、電纜溝敷設等。不同敷設方式的施工技術要求不完全相同,所使用的機械設備也有所差異。
1.直埋敷設
將電纜線路直接埋設在地面下的敷設方式稱為電纜直埋敷設,埋設深度為0.7~1.5m,電纜上面覆蓋15cm細土,并用水泥蓋板保護。直埋敷設適用于電纜線路不太密集的城市地下走廊,如市區人行道、公共綠地、建筑物邊緣地帶等。直埋敷設不需要大量的土建工程,施工周期較短,是一種較經濟的敷設方式。直埋敷設的缺點是電纜較容易遭受機械性外力損傷,容易受到周圍土壤的化學或電化學腐蝕,電纜故障修理或更換比較困難。
2.排管敷設
將電纜敷設于預先建好的地下排管中的安裝方式稱為電纜排管敷設。排管敷設適用于交通比較繁忙、地下管網比較密集、敷設電纜條數較多的地段。在一些城市,排管敷設已成為僅次于直埋敷設而被廣泛采用的敷設方式。排管和工井的位置一般在城市道路的非機動車道,也有的建設在人行道或機動車道上。在排管和工井的土建一次完成之后,安裝相同路徑的電纜線路,可以不再重復開挖路面。電纜置于管道中,基本消除了外力機械損壞的可能性,因此其外護層不需要鎧裝,但一般應有一層聚氯乙烯外護套。排管敷設的缺點是,土建工程投資較大,工期較長。管道中電纜發生故障時,需更換兩座工井之間的一段電纜,修理費用較高。
3.隧道敷設
將電纜線路敷設于已建成的電纜隧道中的安裝方式稱為電纜隧道敷設。電纜隧道是能夠容納較多電纜的地下土建設施。在隧道中有高1.9~2.0m的人行通道,有照明、通風和自動排水裝置。隧道中可隨時進行電纜安裝和維修作業。
電纜敷設于隧道中,消除了外力損壞的可能性,對電纜安全運行十分有利。但隧道的建設投資較大,建設周期較長,是否選用隧道作為電纜通道,要進行綜合因素考量。電纜隧道適用的場合有大型電廠或變電所,進出線電纜在20根以上的區段;電纜并列敷設在20根以上的城市道路;有多回路高壓電纜從同一地段跨越內河。
(1)電纜固定 在電纜隧道中,多芯電纜安裝在金屬支架上,一般可以不做機械固定,但單芯電纜則必須固定。因為當發生短路故障時,由于電動力作用,單芯電纜之間所產生的相互排斥力,可能導致很長一段電纜從支架上移位,以致引起電纜損傷。
從電纜熱機械特性考慮,電纜在隧道支架上和豎井中應采用蛇形方式,并使用可移動的夾具將電纜固定。
(2)防火措施 敷設在隧道中的電纜應滿足防火要求,例如具有不延燃的外護套或裸鋼帶鎧裝,重要的線路應選用具有阻燃外護套的電纜等。隧道中應有火災報警設施和自動滅火系統。在隧道中,電纜防火措施還常以50%正搭蓋方式包繞防火帶兩層(高壓電纜防火帶用量約為lkg/m),或采用防火槽盒,將電纜置于全密封防火槽盒中,可有效地防止火災蔓延。此外,還需要有常規消防設施,如在隧道中每隔50m設置沙桶,在豎井中分層設置滅火機等。
4.電纜溝敷設
將電纜敷設在預先建成的電纜溝中的安裝方式稱為電纜溝敷設。電纜溝敷設適用于發電廠及變電所內、工廠廠區或城市人行道,或并列安裝多根電纜的場所。根據敷設電纜的數量,可在溝的雙側或單側裝置支架,電纜敷設后應固定在支架上。在支架之間或支架的溝壁之間應留有一定寬度的通道,見表1-2。電纜溝中敷設的電纜應滿足防火要求,例如具有不延燃的外護層或裸鋼帶鎧裝,重要的線路應選用具有阻燃外護套的電纜等。電纜溝敷設的缺點是溝內容易積水、積污,而且清除不方便。由于電纜溝一般離地面較近,空氣散熱條件差,因而其電纜允許載流量比直埋敷設低。
表1-2 電纜溝內最小允許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