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甲骨文的第一個發(fā)現(xiàn)者王懿榮和早期購藏家

1899年,著名金石學家王懿榮發(fā)現(xiàn)古董商帶來的這些“古骨”(或傳為中藥的“龍骨”)上刻有“行列整齊”的文字。文字學造詣極高的他,認為這些文字“確在篆籀之間,乃畀以重金”收買,成為甲骨學史上第一個鑒定并有意識收藏甲骨的人。此后,不少達官貴人和學者也競相收購,從而使甲骨文身價倍增,直至“每字酬以價銀二兩五錢。”小屯村民為逐厚利,干脆在地里搭棚埋灶以搶時間多挖甲骨文,甲骨文的“私人挖掘時期”開始了。

王懿榮(1845—1900年)1899年第一個鑒定、購藏甲骨文,奠定了國際性學問甲骨學的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因此被海內外學者尊崇為“甲骨文之父”。[圖3:(1)]

基本與王懿榮同時,王襄、孟定生也在天津開始收藏少量甲骨。其后,1901年左右,劉鶚、端方等也收藏有數(shù)量不等的甲骨。[圖3:(2)、(3)、(4)]

雖然私人挖掘時期(歷30余年)挖出了10余萬片甲骨文,但與甲骨伴出的其他遺物以及出土環(huán)境等科學信息遭到了破壞,而且不少被賣到國外。盡管如此,甲骨文避免了被作為“龍骨”入藥“吃掉”的厄運和破壞,一躍成為舉世矚目的文化珍品。(圖4、5)

為了改變甲骨文的全面科學信息遭到損失的狀況,自1928年秋,中央研究院在安陽殷墟開始了科學發(fā)掘甲骨文的工作,直到1937年因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工作暫停,先后進行了15次大規(guī)模發(fā)掘,共出土甲骨文28574片(其中有河南地方當局發(fā)掘3656片)。在甲骨文的“科學發(fā)掘時期”,還發(fā)現(xiàn)了殷王陵、宮殿宗廟基址等多處重要遺跡和大批精美銅器、玉器、白陶等珍貴文物,為中國考古學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圖3 (1)王懿榮像;(2)王襄像;(3)劉鶚像;(4)端方像

圖4 殷墟遺址鳥瞰圖

圖5 當年的洹河北岸(參見《平廬影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陵县| 徐州市| 静乐县| 基隆市| 潢川县| 论坛| 昌邑市| 江永县| 娱乐| 桂东县| 板桥市| 宜州市| 保山市| 武穴市| 鹿泉市| 舒兰市| 广宗县| 晋州市| 永顺县| 麻栗坡县| 长泰县| 泸水县| 徐水县| 阆中市| 陵川县| 陆良县| 嘉荫县| 华阴市| 甘孜| 奈曼旗| 湖南省| 郓城县| 漳浦县| 彝良县| 定西市| 灵寿县| 青冈县| 临安市| 万载县| 永城市|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