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學發展120年
- 王宇信 (韓)具隆會
- 455字
- 2025-04-28 12:46:06
四 甲骨文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甲骨文是我國三千多年前使用的最早的有系統的文字,與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古文字——古埃及紙草文字(公元前4000年)、古蘇美爾象形文字(公元前3500—前3100年)、古印度哈拉帕文化的印章圖像文字(公元前2300—前1500年)同稱為世界四大最早文字,(圖7)為推動人類文明進程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出于種種原因,其他古文字已經失傳,并成為“死文字”,唯有中國的甲骨文“一枝獨秀”,經金文、戰國文字、籀文、小篆、隸書、楷書的傳承衍變,成為今天通行的漢字。雖然從甲骨文到今天的漢字,三千多年來有所變化發展,但其間嬗遞之跡可尋,具有無限生命力和蘊含豐富的民族基因。

圖7 (1)古埃及象形文字;(2)其解讀者弗朗索瓦-商博朗(3)蘇美爾文字;(4)古印度印章圖像
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事關中華文化的傳承問題。習近平同志在2016年5月17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重申黨重視傳統文化的態度,“要重視這些學科,確保有人做、有傳承”。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極大地鼓舞了甲骨學界,是走向新世紀甲骨學研究再輝煌新階段奮進的動員令和前進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