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嶗山史話
- 周遠斌
- 432字
- 2025-04-25 18:03:36
(一)白沙河
白沙河是嶗山山區最長河流,源頭是嶗山巨峰之陰的天乙泉。河流從南北折向東西方位,沿途經過北宅鎮的北九水、臥龍、孫家、大嶗、烏衣巷、涼泉等村,夏莊鎮的夏莊、營里、黃埠等村,流亭鎮的洼里、流亭、趙村、港東、西后樓等村,最后匯入膠州灣。全長30公里,河床寬度上游為50—100米,中游為200米,下游為300米左右,流域面積215平方公里。白沙河上游常年有水,中游和下游冬季和春季干涸,結冰期大約為60天。1958年,在夏莊村東側的張浦山和北岸的小風口山中間筑壩腰截白沙河,建成嶗山水庫,蓄水量達5601萬立方米,供青島市區用水,1967年又在此河發源地以下6公里處的河床上建三水水庫。
在嶗山山區內流入白沙河的河流有五龍河、石門河、峪河、傅家埠河、惜福鎮河及小水河。白沙河從巨峰發源地至潮音瀑河段稱涼清河。從潮音瀑往下至我樂村的菊灣為內、外九水,亦稱白沙澗。白沙河名稱來歷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此河床沙粒是花崗巖風化而成,有石英石,色白,所以稱為白沙河;第二種說法是以該河下游流亭附近的白沙村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