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地理學思想史研究理論基礎

由于“地理思想研究是高于各分支學科具體科學原理和方法的層次上,對地理學的普遍性理論和方法論加以概述、總結和演繹開拓的研究”,所以,如何“研究”和“表達”中國20世紀初葉以來的地理思想,是困擾與阻礙地理思想研究的重要難題之一。對于這個難題,我們遵循馬克思關于理論思維創造的最高原則——“歷史與邏輯統一原則”,提出了“研究”與“表達”地理思想的三個互補的理論預設——哲學基礎和邏輯基礎。

一 理論基礎Ⅰ:地理學思想的基本范疇

如何把握或從哪些方面去把握“專家地理思想”特別是中國專家地理思想?《思想史的寫法》將“思想”劃分為“精英思想”和“一般思想”。《中國科學思想史》將“科學思想”概括為“具體的科學思想”“一般的科學思想”“科學觀”和“科學方法”。所以,第一,地理思想可以概括為“專家思想”和“公眾思想”;第二,“中國20世紀初葉以來地理思想研究”擬研究的地理思想主要是指“專家思想”,包括各種具體的地理思想、系統的地理思想、地理科學觀和地理研究方法(論)等四元。

二 理論基礎Ⅱ:地理學思想的基本角度

應該從哪些角度去研究和表達影響地理思想的因素?《地理學基礎》闡述了地理學的發展的動力機制問題。中國20世紀初葉以來的專家地理思想是地理理論思維和地理實踐研究綜合作用的產物,是“多樣的地理環境”“不同的發展需求”“一定的科學技術”“有關的哲學思想”“主要的科學共同體”“杰出的地理學家”和“輸入的國外地理思想”以及“繼承的傳統文化思想”等多維因素綜合作用的函數。所以,對中國20世紀初葉以來地理思想的研究,應該是從“地理環境”“地理科學實踐”“科學技術”“哲學思想”“科學共同體”“杰出的地理學家”和“輸入的國外地理思想”以及“繼承的傳統文化思想”等角度進行多維系統綜合研究。

三 理論基礎Ⅲ:地理學思想的概念范疇

如何把握或用“什么”把握地理思想的“形成背景”“完善過程”“基本內涵”和“具體應用”以及“實踐檢驗”進而闡明“系統的地理思想”?《科學思想的概念基礎》認為科學思想的產生和傳播的最重要的基礎是“科學概念以及概念框架”。《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闡述了要注重“思想的發展與概念范疇的演變的密切關系”的思想。《哲學通論》指出“科學概念是對常識概念的超越”。Thematic Origins of Scientific ThoughtKepler to Einstein闡述了科學概念的形成不僅包括經驗的“現象維”和邏輯的“分析維”,而且包括文化的“基旨維”思想。所以,第一,對地理思想要用“概念范疇”或“概念和概念框架”去把握;第二,對“地理概念和概念框架”不僅要從“現象維”和“分析維”,而且要從“基旨維”去把握;第三,對中國20世紀初葉以來,地理思想的研究應主要從“現象維”“分析維”和“基旨維”把握“地理科學概念范疇及其演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桓仁| 怀仁县| 象州县| 鄂尔多斯市| 蓬安县| 蓝田县| 称多县| 永济市| 安顺市| 三河市| 板桥市| 兴海县| 广西| 蓝山县| 通许县| 长治县| 江口县| 诸城市| 定襄县| 化州市| 同江市| 丹凤县| 封丘县| 枝江市| 德昌县| 邵阳县| 岚皋县| 海淀区| 平和县| 卢氏县| 蒙山县| 刚察县| 霍邱县| 资阳市| 上高县| 华蓥市| 格尔木市| 全南县| 英德市|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