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關(guān)于桐城派是學派還是文派的論爭

自近代以來,學術(shù)界對桐城派是文派還是學派就一直存有爭論。由于對桐城派是學派還是文派的定性這一問題與本課題的研究密切相關(guān),為說明這一問題,現(xiàn)將學術(shù)界的相關(guān)觀點介紹如下。

一種觀點是以桐城派為一主要學派,其中以胡適的學生魏繼昌的觀點最為典型。魏繼昌在《桐城古文學派小史》一書中提出:桐城派“是一個學派,而不是單純的文派。因為桐城的作者,不只講求文章還要顧及學行,與以詩歌創(chuàng)作為主的‘江西詩派’,以經(jīng)學考證為主的‘漢學家’,以性理實踐為主的‘道學家’,俱不相同。他們是從‘言有物、言有序’,發(fā)展到義理(思想)詞章(藝術(shù))考據(jù)(科學方法)三者并重的古文之學”[18]。王獻永在《桐城文派》中雖然認為桐城派為一文學派別,但同時認為桐城派“帶有一定的學派特點”[19]。這部分學者所以認為桐城派主要為一學派或帶有學派的特點,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桐城派與宋學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在于桐城派文章中處處可見的程朱義理;在于桐城派與清代學術(shù)流變之間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20]

與上述觀點形成對照的是,更多學者傾向于認為桐城派為一文學派別。近世學者劉師培在論及方苞及桐城派時就曾說:“望溪方氏摹仿歐、曾,明于呼應(yīng)頓挫之法,以空議相演,又敘事貴簡,或本末不具,舍事實而就空文,桐城文士多宗之,海內(nèi)人士亦震其名,至謂天下文章莫大乎桐城。”[21]顯然視桐城派為文派。桐城派后裔吳孟復先生也認為桐城派為一文派,他將自己研究桐城派的著作定名為《桐城文派述論》也就表明了自己對這一問題的傾向與判斷。[22]對桐城派研究頗有見地的馬積高先生也認為:“桐城派是一個歷時甚久、人數(shù)眾多的文學流派。”[23]如果往前追溯,較早對桐城派展開系統(tǒng)研究的是近代學人劉聲木,他對桐城派的看法很有參考意義。[24]劉聲木致力于從目錄學角度研究桐城派,曾著有《桐城文學源流考》《桐城文學撰述考》兩部關(guān)于桐城派的目錄學專著,由劉聲木這兩部書的書名也可看出他對桐城派的定性。在《桐城文學撰述考》一書的序言中,劉聲木曾如此評價桐城派:“桐城文學流傳至廣,支流余裔蔓衍天下,實為我朝二百余年文學一大掌故,關(guān)系匪細,非一人一家所得毀譽。”[25]由此段文字,可以看出劉聲木顯然視桐城派為一文學派別。[26]

值得注意的是,與桐城派同時代的學人也多視桐城派為文派,[27]如與曾國藩同時代的柈湖文派創(chuàng)始人吳敏樹在《與蓧岑論文派書》中就稱:“今之所稱桐城派者,始自乾隆年間姚郎中姬傳稱私淑于其鄉(xiāng)先輩望溪方先生之門人劉海峰,又以望溪接續(xù)明人歸震川,而為《古文辭類纂》一書,直以歸、方續(xù)八家,劉氏嗣之,其意蓋以古今文章之傳,系之己也。”[28]由清人吳敏樹的這段文字可以看出當時的學人多將桐城派歸入文學派別之列,這對于后人認識桐城派的性質(zhì)頗有幫助。

其實,桐城派究竟是學派還是文派,最有說服力的還是桐城派學人自己的說法。桐城派始祖之一的姚鼐曾作詩稱:“顧思文載道,筌蹄徒寄耳。陋哉執(zhí)此愛,束縛作文士。”[29]直稱自己為“文士”。在《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一文中,姚鼐還曾說:“曩者鼐在京師,歙程吏部、歷城周編修語曰:‘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變而后大。維盛清治邁逾前古千百,獨士能篇古文者未廣。昔有方侍郎,今有劉先生,天下文章,其出桐城乎?’”[30]姚鼐在這里顯然視桐城派學人為“古文家”“文章家”。姚鼐所著《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是桐城派立派的標志性文章,從姚鼐在此文中對“文”的強調(diào),對“天下文章”皆出桐城的自信來看,桐城派當是文派無疑。

桐城派末代文士馬其昶在《〈濂亭集〉序》中論及桐城派歷史時也是從文學的維度追溯桐城派源流:“由二先生之言(指張裕釗、吳汝綸——筆者注),以上溯文正及姚、方、歸氏,又上而至宋、唐大家,而至兩漢,猶循庭階入宗廟而禘昭穆也。”[31]顯然視桐城派為古文一脈在清代的正宗傳承。從桐城派的主要成就來看,桐城派也當是文派無疑。桐城派主要以古文名世,方苞所著《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游雁蕩記》,姚鼐所著《登泰山記》,吳汝綸所著《〈天演論〉序》等文均是清代古文中的傳世名篇。

筆者在寫作中也認為桐城派為一文學派別,但又強調(diào)其為一與清代學術(shù)流變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文學派別。“理”與“法”是桐城派古文的兩大支撐,不管是對“理”的重視還是對“法”的過于強調(diào)都使桐城派與真正的文學派別有著一定的距離。[32]這種距離雖然弱化了桐城派作為文學派別的色彩,但是在相當程度上使桐城派與“理”、與清代學術(shù)流變有了諸多干系,這也是本課題得以成立并展開的重要因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江县| 安阳市| 江达县| 惠水县| 乌什县| 福清市| 通河县| 天峻县| 镇巴县| 朔州市| 抚顺县| 夏邑县| 九龙坡区| 孝感市| 肥东县| 徐闻县| 南溪县| 恩平市| 盈江县| 灵川县| 玉树县| 西充县| 于都县| 蕲春县| 溧阳市| 乳源| 呼伦贝尔市| 逊克县| 庄浪县| 水富县| 应用必备| 丁青县| 团风县| 土默特左旗| 县级市| 濮阳市| 新竹市| 桃江县| 新兴县| 遂宁市|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