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族大本曲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保護研究
- 王晉
- 1207字
- 2025-04-22 16:34:47
摘要
白族大本曲是流傳于白族民間的一種特有的說唱藝術,是寶貴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演變,大本曲仍然深深扎根于白族人民生活之中。
在當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熱潮中,白族大本曲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由于現代文化的強烈沖擊,大本曲的發展正面臨傳承人老齡化和群眾基礎日漸衰落等種種困境,隨著老一輩傳承人相繼謝世,大本曲面臨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曲本、手稿、證書、道具、照片、音頻和視頻等檔案材料能夠真實地記錄大本曲文化遺產,因此建檔保護是白族大本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途徑。
本書以檔案學理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為指導,通過文獻調查和實地調研,從白族大本曲非遺的現狀和建檔保護的現實需要入手,系統梳理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總體思路,深入探討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社會協同參與模式、白族大本曲非遺檔案資源共建共享平臺以及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業務工作等問題。
全書由緒論、正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
緒論主要介紹了研究背景、概念界定、文獻綜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創新之處等內容。
正文部分由白族大本曲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及建檔保護的現實需要、白族大本曲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保護的總體思路、白族大本曲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保護的社會協同參與模式、白族大本曲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保護的具體工作四部分組成。
第一,白族大本曲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及建檔保護的現實需要。通過實地調研和文獻調研的方式,對白族大本曲非遺的源流、發展歷史、唱腔、曲目和藝人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查,并從檔案學視角,對白族大本曲非遺檔案的構成、特征、價值等基本理論問題進行探討,鑒于當前白族大本曲非遺保護面臨的種種困境,以及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現狀不理想,提出了對白族大本曲進行建檔保護的觀點。
第二,白族大本曲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保護的總體思路。按照“目標—途徑”理論的一般邏輯,總結了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要解決的問題和要達到的目標,進而梳理出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總體思路。并引出了對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指導思想、理論基礎、工作模式、主要抓手等問題的探討和分析。
第三,白族大本曲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保護的社會協同參與模式。按照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總體思路,首先分析了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主體多元化現狀;繼而提出了通過形成社會協同參與建檔的機制、統一社會協同參與建檔的規范、搭建社會協同參與建檔的平臺來構建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社會協同參與模式;接著重點探討了社會協同參與建檔的平臺(即白族大本曲非遺檔案資源共建共享平臺)的建設思路,主要包括:平臺建設的原則、總體架構、功能模塊和運行機制等。
第四,白族大本曲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保護的具體工作。按照檔案管理的一般業務流程,探討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具體業務工作,即白族大本曲非遺的檔案收集、檔案整理、檔案保管和檔案開發利用等具體業務工作環節,并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
結語包括本書的主要結論、不足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