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的古籍叢書研究
- 崔建利
- 716字
- 2025-04-22 16:39:19
3.出版史資料整理類著述
主要以張靜廬的《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和《中國現代出版史料》及宋原放主編的《中國出版史料》(現代部分)及其補卷等為代表。張靜廬的《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分初編、二編兩冊,系收集自同治元年(1862)至1918年間有關新興出版事業的重要資料編纂而成;《中國現代出版史料》分甲、乙、丙、丁四編,在丙、丁兩編間出有《中國出版史料補編》(“補編”和“丁編”主要集錄近、現代各編中未及收錄的資料),甲、乙、丙三編收集了1919年至1949年間有關出版事業的重要資料,取材范圍以與圖書、期刊的編譯、出版、印刷有關者為主,附刊書影、插圖等。張氏二書中有關民國時期古籍叢書資料頗豐,對于研究民國時期古籍叢書的出版狀況及時代背景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宋原放主編的《中國出版史料》特別是近現代部分,時間跨度長(1919—2005),選錄資料翔實,為課題研究必備參考書目。除上述兩著外,宋應離、袁喜生、劉小敏編輯的《20 世紀中國著名編輯出版家研究資料匯輯》(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也是近代古籍叢書研究必備參考文獻。該書采用《史記》的寫法,逐個介紹了中國20 世紀對編輯出版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著名人物共54位,如張元濟、王云五、高夢旦、陸費逵、舒新城等,其中有許多既是開創現代出版業的代表人物,也是近代古籍叢書編纂出版大家。該書對每一位代表人物收集和選登的歷史資料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傳主本人寫的與編輯出版工作有關文字或生平自述;第二,傳主親屬寫的回憶錄;第三,友人和研究者寫的回憶和評論;第四,與主題有密切關系的史料存目,包括專著和文章。范軍編撰的《中國出版文化史研究書錄(1985—2006)》則對20世紀后期到21世紀初期有關中國出版文化史研究方面的著述作了輯錄和介紹,是一部頗有參考價值的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