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博物館:你真要捐?
- 鑒寶:誰撿漏只撿國寶啊?
- 邩鳥無敵
- 2384字
- 2025-04-04 00:01:00
第二天一早,周先文小心翼翼地將那只天青色的汝窯筆洗,用幾層柔軟的綢布包裹好,再放入一個填充了泡沫的硬質盒子里。
他深吸一口氣,像是要把這故宮旁邊清晨的涼氣都吸進肺里,好讓自己更清醒一點。
手里這只看似不起眼的硬質盒子,此刻卻重逾千斤——心理上的。
這玩意兒要是磕了碰了,別說一億兩千萬了,他估計得當場表演一個心碎成二維碼,掃出來還是“虧不起”。
只是周先文有些嘀咕,這玩意到底該怎么捐贈?往哪捐贈的好?
就在這時他突然聽到窗外響起賣豆汁兒的聲音,立刻想到自己就在這京城腳下,那直接塞給故宮不就好了?
于是,他二話不說就叫了滴滴,打算直奔故宮博物院。
這大清早的,游客還沒上潮,周先文抱著盒子,站在午門附近,心里琢磨著該從哪個門進去“上交國家”。
這事兒聽起來豪氣干云,具體操作起來,總不能跟游客似的買張門票,然后逮著個工作人員就說:“同志,我這兒有個汝窯,麻煩您給收一下?”
那估計會被當成精神病扭送安定醫院,順便附贈七天包吃住體驗卡。
他掏出手機,搜了一下故宮博物院的官方電話,打算先問問捐贈流程。
電話接通,對面傳來一個標準的、字正腔圓的女聲:“您好,故宮博物院。”
周先文清了清嗓子,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靠譜點:“您好,我想咨詢一下文物捐贈的相關事宜,我手里有一件……呃,可能是宋代的瓷器,想捐贈給博物院。”
對面沉默了兩秒,似乎在判斷這通電話的性質,是惡作劇還是真事兒。
“先生,請問您方便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嗎?捐贈需要經過專家鑒定和一系列流程,您可以先將物品的照片,和您的基本信息發送到我們指定的郵箱,或者……”
“我現在就在故宮附近,”周先文打斷了她,他覺得發郵件太慢,夜長夢多,而且照片哪有實物來得震撼,“我帶著東西呢,能不能……直接過來?”
電話那頭又是一陣短暫的沉默,然后語氣變得稍微鄭重了些:“先生,您確定您攜帶的是……文物?”
“我個人判斷,是北宋汝窯。”周先文平靜地報出了名號。
“……”這次沉默的時間更長了,長到周先文幾乎以為信號斷了。
終于,那個女聲再次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和謹慎:“先生,請您在原地稍等,不要隨意走動,我們馬上派工作人員過去接您。請問您現在具體在哪個位置?”
周先文報了自己的位置。
掛了電話,他長舒一口氣,感覺手心有點冒汗。
行吧,開弓沒有回頭箭,接下來就看國家隊的專業表演了。
沒過幾分鐘,一個穿著故宮工作服、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過來,身后還跟著兩個穿著制服的安保人員,眼神銳利地掃視著周圍。
中年男人走到周先文面前,先是快速打量了他一眼,目光在他懷里的盒子上停頓了一下,然后伸出手:“您好,是周先文先生嗎?我是故宮博物院器物部的副研究員,姓李。”
“李老師您好。”周先文跟他握了握手,感覺對方的手指微涼,帶著學者的那種特有的冷靜。
“周先生,感謝您對國家文物保護事業的支持。”
李研究員的開場白很官方,但眼神里的探究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卻藏不住,“我們去辦公室詳談吧,請跟我來。”
周先文點點頭,跟著李研究員,在兩個安保人員“護送”下,繞開了游客通道,從一個側面的工作通道走了進去。
紅墻黃瓦在身邊掠過,空氣中仿佛都飄散著歷史的塵埃。
周先文心里嘀咕:這待遇,比買VIP票都高級,就是這氣氛,怎么跟押送似的?
進了一間掛著“文物鑒定室”牌子的房間,里面布置簡單,一張大工作臺占據了主要位置,周圍是各種資料柜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儀器。
李研究員請周先文坐下,親自給他倒了杯水,然后示意安保人員在門外等候。
“周先生,介意我們現在就看看您帶來的……藏品嗎?”李研究員推了推眼鏡,語氣很客氣,但目光已經牢牢鎖定在了那個硬質盒子上。
“當然,我就是為這個來的。”周先文小心翼翼地將盒子放在鋪著絨布的工作臺上,然后一層一層地解開包裹。
當那抹獨特的天青色終于暴露在燈光下時,周先文清晰地看到,李研究員的呼吸猛地一滯,瞳孔瞬間放大。
他幾乎是屏住呼吸,戴上了一副白手套,然后才極其輕柔地、仿佛對待初生嬰兒一般,將那只汝窯筆洗捧了出去。
房間里安靜得可怕,只剩下李研究員粗重起來的呼吸聲。
他拿起一個放大鏡,湊近筆洗,從釉色到開片,從器型到底足,看得極其仔細。
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表情變幻不定。
周先文端著水杯,老神在在地坐著。
他不擔心鑒定結果,系統出品,必屬精品。
他現在更關心的是,這事兒能不能盡快搞大,讓那十萬關注度早點達標。
過了足足有十幾分鐘,李研究員才緩緩放下放大鏡,摘掉手套,看向周先文的眼神已經完全變了,充滿了震驚、激動,還有一絲難以置信。
“周……周先生,”他開口,聲音竟然有些發顫,“這……這件……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極有可能是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筆洗!而且品相……近乎完美!”
“嗯,我也是這么判斷的。”周先文淡定地點點頭,心里卻樂開了花:專業人士認證,穩了!
李研究員猛地站起身,在房間里來回踱了幾步,似乎在平復激動的心情。
“周先生,您……您確定要將如此珍貴的文物無償捐贈給國家?”他再次確認,語氣中帶著深深的敬意。
“確定。”周先文斬釘截鐵,“文物是屬于全體人民的,放在故宮博物院,能讓更多人看到它,了解它,這才是它最好的歸宿。”
這話半真半假,當然周先文這么講肯定沒私心,但對他來說最重要的目的是那十萬關注度。
這樣就能獲得一億兩千萬。
但李研究員對這事兒是不清楚的啊,只是肅然起敬,看向周先文的目光像是在看什么稀世珍寶——哦不,周先文旁邊的筆洗才是。
“周先生,您的義舉令人欽佩!我代表故宮博物院,對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摯的感謝!”
他深吸一口氣:“不過,按照規定,如此重大的發現和捐贈,還需要請院里的幾位專家共同進行鑒定,并辦理正式的入藏和捐贈手續。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您看……”
“沒問題,我全力配合。”周先文巴不得他們大張旗鼓,最好現在就拉個橫幅出去宣傳。
“對了,李老師,我平時也搞點直播,昨天剛淘到這寶貝的時候,直播間里就有不少朋友對它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