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又一件國寶級文物!
- 鑒寶:誰撿漏只撿國寶???
- 邩鳥無敵
- 2205字
- 2025-04-09 00:02:00
跟賀老交流一番后,賀老說他來介紹門路,周先文也就沒在操心,第二天就打算直接前往國家歷史博物館。
當然,是開著直播去的。
直播間此時已經熱鬧成了一鍋粥。
“前方高能預警!主播這是要搞個大新聞??!”
“國家歷史博物館?臥槽,主播你認真的?”
“賭一包辣條,主播今天又要捐寶貝了!盲猜還是撿漏來的!”
“樓上的格局小了,主播這叫為國獻寶,懂不懂?上次汝窯天青釉筆洗沒看嗎?那是能用錢衡量的嗎?(雖然我酸得牙都快掉了)”
“快看快看,主播進去了!這氣派大門!主播你走進去腿軟不軟?”
周先文看著彈幕,嘴角不由自主地抽了抽。
腿軟?
他現在是心頭有點火熱。
一百萬關注度啊,這要是順利達成,系統會給他什么驚喜?
當然,表面上他還是那副云淡風輕,甚至帶著點對歷史敬畏的模樣。
他調整了一下手機攝像頭的位置,確保能清晰拍到周圍環境,同時壓低了聲音對著直播間說道:
“好了各位,咱們現在已經進入國家歷史博物館了。大家保持安靜,文明觀展——雖然我們現在是來辦正事的?!?
他這話帶著點調侃,直播間又是一陣哄笑。
“主播一本正經搞笑的樣子太帥了!”
“辦正事(捐國寶)?”
“我已經預感到今天熱搜預定了:#神秘帥哥再捐國寶#”
周先文沒再理會彈幕的狂歡。
賀老昨天已經提前打過招呼了,給他聯系的是館內負責青銅器研究的副主任,姓秦。
按照約定,他在大廳側面的接待處報上了名字和聯系人。
接待的小姐姐顯然也是提前被打過招呼的,態度十分客氣,核對信息后,立刻拿起內線電話:“喂,秦主任嗎?對,周先文先生到了,好的,我請他在會客室稍等。”
他剛坐下沒多久,會客室的門就被推開了。
一個戴著金絲邊眼鏡,看起來五十歲上下,氣質儒雅,但眼神銳利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
他先是快速打量了周先文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似乎沒想到電話里賀老說的那位“小友”如此年輕,而且,嗯,有點過分帥氣了。
“你就是周先文小友吧?你好你好,我是秦明。”男人伸出手,臉上帶著公式化但并不敷衍的笑容。
“秦主任您好,冒昧打擾了。”周先文連忙起身,和他握了握手。
觸手溫和有力,帶著常年接觸研究器物留下的細微粗糙感。
“哪里的話,賀老都親自打電話來了,我們肯定要重視。”
秦明示意周先文坐下,自己也在對面沙發坐定,開門見山地問,“賀老在電話里語焉不詳,只說小友你有重要的東西想和我們博物館談談。不知道是……?”
他的目光帶著探尋,顯然對賀老那種“賣關子”的行為也有些無奈。
周先文知道正戲來了。
他深吸一口氣,將一直提在手里的那個長條形硬質錦盒放在了茶幾上。
這盒子是他特意去古玩市場淘換來的,尺寸剛好,看起來也像那么回事。
總不能真用個破布袋裝著國寶來捐獻吧,那也太行為藝術了。
“秦主任,是這樣的。”
周先文組織了一下語言,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平靜而誠懇,“我也是偶然得到了一對古物,經過一些初步的了解和判斷,覺得它們可能具有比較重要的歷史價值?!?
“我自己收藏,一來是能力有限,二來也覺得埋沒了它們的價值??紤]再三,覺得或許交給國家,讓專業的機構來研究和展示,才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捧了對方,又抬高了自己捐獻的動機,順便還把自己如何得到這寶貝的環節模糊了過去。
“偶然得到”,這個詞簡直是萬金油。
秦明臉上的笑容不變,但眼神明顯認真了起來。
他見過太多拿著所謂“祖傳寶貝”或者“工地挖出”的假貨來碰運氣的人,也見過真正的好東西。
眼前這個年輕人的態度不卑不亢,眼神清澈,不像是個江湖騙子。
而且,有賀老那層關系在,東西應該不至于太離譜。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個錦盒上:“方便讓我看看嗎?”
“當然?!敝芟任膶㈠\盒輕輕推了過去。
直播間的觀眾們也屏住了呼吸。
“來了來了!開箱環節!”
“我賭五毛,里面是傳世名劍!”
“樓上電視劇看多了吧?主播說是戰國時期的!打仗用的!”
“快開啊主播!急死我了!”
秦明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錦盒的搭扣。
隨著盒蓋被掀開,兩柄并排放置的青銅鐵條露出了真容。
兩根鐵條被賀老帶著專人稍作了清理,但并沒有清理完。
賀老原話說的是:“這玩意太離譜了,但凡搞壞一點都是天大的損失!而且上面的包漿都特么有歷史價值!既然你要捐贈,那還是交給國家專業的人來搞吧!”
只聽他語氣,就知道他很慶幸自己沒有把這一對兒劍收攏在自己懷里。
對于賀老這種級別的人來說,涉及到國寶層面的文玩古董,那就變成一條紅線了。
不過這對兒劍雖然沒有清理完,但大體的劍形還是能看出來的。
所以秦明主任只是看了一眼,整個瞳孔就是一縮。
作為國家歷史博物館負責青銅器研究的副主任,秦明經手的戰國時期青銅器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各種形制,各種級別的都見過。
高仿的,做舊的,甚至是拼接臆造的,更是數不勝數。
但眼前這兩柄“鐵條”,給他的第一感覺就完全不同。
那不是簡單的鐵銹,而是歷經兩千多年時光沉淀下來的厚重包漿,帶著一種幽深而獨特的光澤。
雖然大部分劍身被這層歷史的外衣覆蓋,露出的部分卻能看出其基礎形制——典型的戰國晚期到秦漢之交的風格。
更讓他心頭劇跳的是,他隱約看到了劍柄與劍身連接處,似乎存在不同材質的過渡痕跡。
青銅柄,鐵制身?
秦明的呼吸不由得急促了半分。
要知道,戰國時期雖然已經進入鐵器時代,但冶鐵技術尚不成熟,優質鋼材極其罕見,往往被用在最關鍵的刀刃上。
像這種將青銅和鐵結合起來制作兵器,尤其是長劍,在當時絕對是尖端科技,其價值和工藝難度遠超普通的青銅劍。
如果這兩柄真是戰國時期的青銅柄鐵劍,那絕對是國寶級的發現!
其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甚至可能超過許多紋飾精美的青銅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