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命你去西域滅火
- 穿越呂布:草根活該被看不起?
- 千古左公
- 2186字
- 2025-05-04 00:03:00
第六十四章命你去西域滅火
顯然,楊雍并不太高興。
“我與呂兄正在舉行宴會,若非要事,就等會兒再報。”
“報告太守,剛剛有使者經過本郡,并一路留下情報。
情報稱——
鮮卑彌達所部聯合于闐國反漢,將西域長史殺了。”
“!!”
在場的幾位聽到這個消息,無不大吃一驚。
而盡管呂布不久前才從征鮮卑的路上返回,但他也不禁想問一句,這個叫彌達的到底是誰,怎么去了西域?
實際上,這個彌達確實是呂布前世所認知的歷史中沒有提及的人物,畢竟原本應該繼承檀石槐位置的和連被砍了,和連之兄廖哥那也被砍了。
而檀石槐也因被呂布陣斬,比歷史上早死了幾年,雖然有孫子,但還都是小娃娃,根本無法繼承大位。因此,當檀石槐被陣斬后,東,中,西三部鮮卑大人草草結束了與漢軍的戰斗,開始為了爭權自己打了起來。
只是在他們爭權奪利的時候,很少有人記得,那個在檀石槐追殺呂布的途中,被檀石槐選擇向與自己不同的南路追殺的侄子——彌達。
作為檀石槐的侄子,彌達在其死前,已經被明確的立為繼承人,檀石槐也在想辦法培養彌達,提升他的威望。而彌達雖然正統性不如檀石槐的親兒子,但性格開朗,打仗拼命,且有謀略,檀石槐覺得他很像自己。單論能力,無論和連還是廖哥那都比不過彌達。
也許如果沒有呂布的插手,彌達真的有可能在檀石槐死后壓制住鮮卑中的分裂勢力,但沒有如果,檀石槐在死前給彌達樹立的威望,遠遠不能讓非直系親屬的彌達得到鮮卑部眾的整體信服,所以也并沒能阻止鮮卑的內戰。
而三部大人的爭斗,都圍繞幽州,并州以北的漠南地區,這也包括了檀石槐時的都城——彈汗山一帶。那里接近于鮮卑的發源地,是鮮卑人的傳統牧場,遍布著大量鮮卑人傳統的市集與定居點,誰獲得了這里,誰就相當于贏得了鮮卑的正統地位。
彌達并沒有選擇參與那三部大人的爭斗,因為在檀石槐被呂布所殺時,他手中部眾也就四千人,相比于三部大人動輒兩三萬人的兵力還過于薄弱。
因此,他決定先取得一個穩定根據地,坐看那三家的爭斗,等他們三敗俱傷的時候,自己在后面也補充了足夠多的部隊,進而就可以一舉拿下鮮卑的主導權。
而這個根據地,就是鮮卑過去并不關注的西部地區,盡管這里早已成為鮮卑的牧場,但此前這里也只是西部鮮卑一年的特定時間來到這里放牧罷了,其他時間則完全沒有控制,屬于鮮卑勢力中沒人要的地方。
而彌達到來后,以匈奴留下的龍城為根據地,在這里以檀石槐繼承者的身份,召集部眾,整合部落。數月間,因東邊三部鮮卑大小戰事幾十次,造成了大量死傷,彌達則得到了大量鮮卑部落的投奔,已經發展到三四萬,能戰之師也超過一萬。
隨著部眾的聚攏,彌達認為如果自己的勢力能進一步擴充,將來揮師東進,重整鮮卑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但鮮卑長期對西部的忽視,讓西部缺少有規模的城鎮市集,傳統定居點也很少。
即便是鮮卑人,想要開戰也得先把軍費搶到手。而彌達和當年的匈奴人一樣,都想到了通過對西域的控制來增強自己的實力。
而巧合的是,這段時間西域南道中,于闐國逐漸崛起,并開始吞并周圍的其他國家,就在前兩年,于闐王——安國發兵攻打了其鄰國枸彌,并殺其王。曾經兩萬多居民的枸彌如今全國只剩下數千人,當時西域長史與戊己校尉發兵支援枸彌,立該國之前留在漢朝的人質,侍子定興為新王。
雖然枸彌的國祚保下來了,但也算是名存實亡,而逐漸強大,人口超過八萬的于闐王安國也產生了更大的野心——如今漢朝已然走向衰落,倘若有契機拖住漢朝的其他勢力,那自己吞并周邊鄰國,稱霸西域也并無不可。
只是歷史上的安國最終沒有等到這個機會就死了,后繼者因為內部紛爭,國力變弱,最終也沒能脫離漢朝原有的朝貢體系。甚至到了歷史上的建安年間,即曹操和袁紹在打官渡之戰時,西域三十六國還在向已經名存實亡的大漢進貢,到魏國成立時,隨著河西走廊的打通,西域長史府也沒有任何阻力就被融入到魏國的統治體系中。
但在這個時間線,想稱霸西域的于闐王安國,以及想靠西域迅速擴充自身實力的彌達產生了聯系。
就在約一個月之前,彌達率兵萬人進攻西域東北部的車師后國,漢西域長史調焉耆、龜茲及車師后國、車師前國等共兩萬余人與鮮卑對抗。
而就在十天前,于闐王安國反漢的消息傳到了前線,他們發兵攻打莎車,進兵焉耆,在西域南部(南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邊的若干個弱國,轉眼間就被其吞并。
不少士兵正是從這些國家召集而來的,于闐的反叛,使得這些被征發的西域各國士兵兵無戰心,不少人趁夜逃回本國。彌達趁機發動攻勢,大敗漢與西域聯軍,西域長史也因此被殺。鮮卑與于闐的內外夾擊是否之前有過聯系,目前還無法得知,但能得知的是,至少現在,他們已經互派使者,結為了同盟。
如今,彌達已經包圍了車師后國國都務涂古城,并趁機向其他西域國家派出使者,以求得到臣服。
呂布特意派人主動打聽了關于西域的事情,對時局進行了詳細的了解,盡管他現在還沒在西域擔任官職,但他已經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而就在七天之后,那個預感已然應驗:
“原北部都尉呂布,拒絕聽從破鮮卑中郎將田晏之號令,擅自孤軍深入,拋棄友軍,以圖獨占功勞,將我軍至于險境,犯有大過。
然而念呂布深入敵后,斬殺敵軍數千,斬首數萬,殺鮮卑賊首檀石槐,俘虜鮮卑高官十數人,此為大功,使朕龍心大悅。
朕以為呂布雖有過錯,但功大于過,賞賜呂布縑三千匹,錢一千五百萬。
如今鮮卑寇略西域,西域形勢危機,朕以為呂布此前多次擊敗鮮卑,威名赫赫,可以平息局勢,安定西域。故遷呂布為西域長史,即刻調任,不得有誤。
欽此!”
“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