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再戰(zhàn)鮮卑
- 穿越呂布:草根活該被看不起?
- 千古左公
- 2075字
- 2025-04-14 11:46:00
第二十四章再戰(zhàn)鮮卑
雖然傷心了一段時間,但呂布終究還是要從悲傷中走了出來,雖說是披麻戴孝,但呂布還是恢復(fù)了正常的工作。
作為代理縣長,他在縣城周邊建設(shè)烽火臺;又分配田地,讓百姓盡快恢復(fù)對周邊農(nóng)田的耕種。
在軍營中,他按照段颎教授他的經(jīng)驗,對士兵進行嚴格的訓練。每個士兵都要接受指揮體系的訓練,且既要能上馬沖陣,也要能在短時間內(nèi)下馬列陣,以應(yīng)對各種情況。
聽話訓練的士兵會得到獎勵,違背命令的士兵會受到懲罰。
起初,還有個別曾在胡方手下的士兵,對呂布出言不遜,呂布便直接按軍中律法打到其聽話為止。
畢竟,無論是胡方還是他的靠山馬縣長都不在了,如今這支并州兵是呂布親自帶的,前朝的劍斬不了今朝的官。
更何況,呂布還有很多賬沒和馬縣長算。
呂布記得馬虞和自己說過,他絕對不會為國賣命,呂布也早就知道他是個自私自利的人,心中根本沒有國家。但這樣的呂布,也沒想過馬虞會在鮮卑大舉入侵時,不做抵抗就直接逃跑。
而現(xiàn)在,呂布知道了。
馬虞靠著家里賄賂宦官,并沒有被治罪,而只是暫時被免去了官位,回他老家河內(nèi)郡去了。
換句話說,馬虞其實知道,自己即便跑了,也只是交錢免災(zāi),暫時失去官位而已,而力戰(zhàn)抵抗,就可能被鮮卑破城而死。他跑了,胡方和蔡華等和他沾親帶故的人也跟著跑了。
馬虞平時打壓呂布,并借著他的軍功去提拔胡方,以至于胡方在駐扎在九原的度遼營中掌握了一半以上的兵權(quán)。
馬虞平時把這些自家親戚提拔到高位,遇事卻帶著這些人一起逃跑,直接導(dǎo)致了城中指揮體系的徹底崩潰。
他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了對他而言一定不會死的手段,他不在乎自己的選擇會導(dǎo)致城池丟失,讓全城的人為他的臨陣脫逃而承擔后果。
鮮卑并沒有攻城的重武器,難以強攻城池,而馬虞僅因為對方人多并害怕包圍就逃走,讓本可以保住的城被攻破。
可以說,自己的父母,朱林父女的死,都和這個臨陣脫逃的縣長脫不開關(guān)系。
知道這件事后,呂布沉默了許久。
他知道,對方家業(yè)比不過那些最上等的名門望族,但也是當前以關(guān)東世家大族為主體的官僚系統(tǒng)中的受益者。去找他報仇,自己也不能平安。
但也只是現(xiàn)在而已,若將來天下大亂,那些為了自己求生而置九原城安危于不顧的人,自己都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而除此之外,便是更加直接的仇敵——鮮卑。
匈奴在漢初達到極盛,但隨著后來大漢的一次次對外進攻,匈奴最終衰落,并在北方大漠中逐漸消失。
而鮮卑則借著匈奴的衰落而崛起,隨著檀石槐統(tǒng)一鮮卑各部,鮮卑在匈奴之后,又成為了大漢北部的心腹大患。
但對呂布而言,找檀石槐報仇,恐怕很困難。對方的部落十分龐大,大漠過于遼闊,若是他們躲起來,想要攻打,也不知道對方會去哪。
當然,如果不是專殺檀石槐,而只是打幾個鮮卑部落出氣,倒并沒有什么難度。
呂布進駐九原縣不出三個月,一支上千人的部落便又來到附近劫掠,似乎是發(fā)現(xiàn)這里恢復(fù)了生產(chǎn),他們便想著趁九原防務(wù)沒搞起來,再搶一票。
呂布帶兵來到對方陣前,而鮮卑竟然做出擺開陣勢,要與呂布交戰(zhàn)的架勢。
原本鮮卑人可不敢這么做,畢竟?jié)h軍裝備精良,也有著一漢當五胡的說法。但大概是之前馬虞的懦弱,讓鮮卑人覺得漢人都是軟腳蝦,覺得自己行了。
然而,這次,他們卻遇到了硬茬。
在呂字大旗下,呂布揮動長戟,命全軍騎兵以陣列前進。
鮮卑人看到漢人騎兵結(jié)陣穩(wěn)步向前,便紛紛彎弓搭箭,試圖阻止?jié)h人的沖鋒。
師從段颎的呂布,當然知道胡人善于騎射,如果在這些騎射手面前徑直發(fā)動沖鋒,自己的損失并不會小。
“侯成,你帶左翼兵馬,宋憲,你帶右翼兵馬,沖側(cè)翼!”
而呂布的對策,就是分出騎兵小隊,從兩翼包抄。
那些鮮卑人的優(yōu)勢在于正面的齊射,對于正面沖向自己的人,確實會造成不小的殺傷,但面對橫向移動,從側(cè)翼包抄自己的敵人,想靠弓箭阻止對方,便十分困難。
就如呂布所料的那樣,一些胡人開始亂放箭,他們害怕被包抄側(cè)翼,在訓練度不夠的情況下,很多騎兵就會出于恐懼放箭,因為不是齊射,打的又是橫向移動的目標,這種射擊并不能造成什么有效殺傷。
而這時,鮮卑頭領(lǐng)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們分出少數(shù)人看住側(cè)翼的宋憲和侯成所部,而命大軍直沖過來。
“原來如此,他們選擇了最大膽的策略。
這半年來,鮮卑確實膨脹了許多啊。”
鮮卑自認為兵力占優(yōu),而呂布又分兵包抄兩翼,就意味著其中軍更加空虛,不過一百余人,而鮮卑中軍則有六百余人,這種比例,讓鮮卑頭領(lǐng)覺得就算跟漢軍硬碰硬,也可以取勝。
此時,呂布完全可以憑借個人武勇,帶著身邊的親信正面沖擊鮮卑的騎兵。
雖然是騎兵對騎兵,對方比自己人數(shù)多上好幾倍,但漢軍畢竟甲胄齊全,武器鋒利,呂布自負武勇,而他中軍身邊的這批將士,也是五原郡戰(zhàn)斗力最強的猛士。
但呂布卻并沒有這樣做。
“全軍,下馬,變陣!”
在呂布一聲令下,中軍騎兵放棄了戰(zhàn)馬,而是從備用的戰(zhàn)馬上取下盾牌,大戟,以及強弓勁駑,以極快的速度,二十多騎兵掩護側(cè)翼外,其他近百人已經(jīng)結(jié)成了一個步兵陣型。
在敵人接近的時候變陣,呂布自然是對自己訓練出的士兵有著極大的自信,亦或者說,他的士兵從一開始就做好了隨時變成步兵陣的準備。
而從馬背上長大的鮮卑人,也無法理解這些漢人為什么要突然放棄戰(zhàn)馬,但機不可失,他們一邊沖過來,一邊放箭,尋求借此機會徹底突破呂布的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