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小規模軍事擴張
- 重生三國:征戰諸天收美女
- 隱游居士
- 2535字
- 2025-06-09 10:00:00
江陵城頭的晨霧還未散盡,葉玄已立在點將臺上。他右手按著玄鐵重劍的劍柄,左手展開新繪制的地圖,羊皮紙上朱砂標記的三個紅圈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斥候回報,松陽谷的糧草輜重已運抵峽谷要道。“副將趙虎抱拳行禮,腰間的銅制虎符隨著動作叮當作響,“按大人的計策,他們故意走那條山澗小路?“
葉玄嘴角微揚,指尖劃過地圖上蜿蜒的黑色墨線:“松陽谷主陳策驕橫自大,去年吞并三個村落時連斥候都不派。讓他把糧草囤在狹窄的山谷里......“他忽然收住話頭,抬手做了個切割的手勢。
三日后寅時,五百輕騎借著夜色掩護摸上鷹嘴崖。騎兵隊長李昊將火把高舉過頂,三百支火箭同時射向谷口堆積如山的糧車。桐油遇火即燃的噼啪聲中,整條峽谷頓時化作火海。被驚醒的松陽守軍沖出營帳時,正撞見埋伏在兩側山坡的荊州步兵。
“繳械者不殺!“隨著中軍大帳傳出的號令,數百面荊州軍旗在烽煙中獵獵招展。葉玄策馬踏過焦黑的糧車殘骸,看著跪地求饒的敵軍將領,突然抬手指向山坳里驚慌逃竄的村民:“那些百姓呢?“
“回稟將軍!陳策把婦孺都關在地窖里......“被五花大綁的陳策突然面露驚恐,他的一名親兵撲過來嘶喊:“將軍快放我等一條生路!那些老弱婦孺都在地窖,小的們帶路!“
當葉玄帶著醫官和糧隊趕到地窖入口時,濃重的腐臭味撲面而來。二十余個衣衫襤褸的村民蜷縮在陰暗潮濕的洞窟里,最里層有個白發老婦正用最后的力氣給懷里的嬰兒喂奶,干癟的乳房早已擠不出一滴乳汁。
“開倉放糧。“葉玄解下腰間酒囊仰頭灌了一口,火辣辣的液體順著下巴滴落,“讓軍醫把傷患抬出來,再搭三個粥棚。“他忽然轉身盯著陳策,“你囤了夠吃半年的糧草,卻讓治下的百姓餓到吃草根?“
七日后,松陽谷正式掛起荊州軍旗。原陳策府衙被改造成議事廳,葉玄坐在原本屬于陳策的虎皮大椅上,聽新任縣令匯報安置情況:“已清點出六百二十七戶流民,開墾荒地八百畝,從江陵調來的耕牛明日就能抵達......“
“慢著。“葉玄翻開案頭的竹簡,“按荊州律,每戶分地不得少于三十畝,開荒者免稅三年。“他抬頭看向滿臉喜色的縣令,“但要記住,三年后若發現豪強兼并土地......“玄鐵重劍突然出鞘三寸,寒光閃過案幾,“本將軍的劍會親自登門拜訪。“
與此同時,東南方向的漳水城正在上演另一場攻防戰。漳水守將崔明遠站在城墻眺望,遠處河面上密密麻麻的竹筏正載著荊州士兵逼近。他冷笑一聲下令:“放箭!燒他們渡河的竹筏!“
箭矢如蝗飛向河面的瞬間,最先抵達岸邊的竹筏突然裂成數段。數百個充氣皮囊從破裂的竹筏中浮起,每個皮囊上都綁著兩三名士兵。借助水流沖擊,這些“水師“直接撲向城墻底部,云梯架起的速度比預想中快了整整一倍。
“是葉玄的'浮囊渡'!“崔明遠臉色驟變。三年前荊州水戰時,葉玄就是用這種法子在暴雨夜渡過湍急的洛水。“傳令!把東城門外的拒馬陣撤到北門!“
可惜為時已晚。當漳水守軍手忙腳亂調整防御時,潛伏在北面山林里的荊州輕騎已撕開防線。戰馬嘶鳴聲中,葉玄一馬當先沖入城門洞開的漳水城,玄鐵重劍挽出個劍花,將慌忙迎戰的崔明遠挑落馬下。
“將軍請看。“副將捧著繳獲的公文快步走來,“漳水城三年前就從荊州買過五千石糧食,崔明遠卻上報庫存不足。“
葉玄接過竹簡掃了兩眼,突然將沾著血跡的劍鋒指向城墻垛口外:“傳令三軍,打開南門糧倉,讓百姓自行領取。但有敢哄搶者......“他舉起從崔明遠身上扯下的官印,“就用這個當砧板,本將軍親自剁了他們的手。“
攻陷漳水城的第七天,葉玄站在新搭的瞭望臺上,看著城中逐漸恢復生機的街市。幾個孩童在重新開張的學堂外追逐嬉戲,書院門口“為天地立心“的匾額雖有些褪色,卻洗刷得干干凈凈。
“大人,這是清點出的賬冊。“軍需官捧著厚厚一摞竹簡小跑過來,“漳水城官倉實際存糧比上報多出七千石,崔明遠在城郊還有三處私人糧窖。“
葉玄接過竹簡卻沒有立即翻看,反而望著城中飄起的炊煙出神。微風拂過,他腰間懸掛的青銅虎符與玄鐵重劍相撞,發出清脆的鳴響。半晌,他忽然開口:“把多余糧食用來釀酒。“
“釀酒?“軍需官瞪大眼睛,“可是......“
“按每戶分糧的份例減半發放。“葉玄轉過身,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余下的糧食用來換漳水特產的桐木,給江陵城造新戰船。“他忽然壓低聲音,“再派人去查清楚,崔明遠這些年賣了多少軍械給北邊的山匪。“
當夕陽將漳水城的城墻染成金色時,葉玄正與幾名當地士紳圍坐飲茶。老秀才王明德顫巍巍捧出祖傳的《漳水志》,指著其中泛黃的書頁:“將軍請看,此處河道淤塞已有十年,每逢雨季......“
“本將軍記得。“葉玄突然打斷他,從懷中掏出個油紙包,“這是江陵來的工匠設計的龍骨水車圖紙。“他展開泛黃的紙頁,“若諸位肯出力,三個月內就能疏通河道。“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在漳水河畔時,數百名青壯年已開始鍛造水車構件。葉玄站在臨時搭建的工棚里,看著鐵匠將燒紅的鐵條鍛造成水車的葉片。突然,他敏銳地捕捉到遠處傳來的騷動聲——是負責安撫流民的縣尉帶著哭腔飛奔而來:“將軍!不好了!山匪來襲!“
“慌什么。“葉玄慢條斯理地系緊護腕,玄鐵重劍橫放在案幾上,“告訴百姓躲進城隍廟,本將軍倒要看看,是哪些不長眼的山匪,敢在光天化日下劫掠我荊州地界。“
話音未落,山坳里已沖出一隊黑衣騎兵。為首的頭目揮舞著丈八蛇矛,蛇矛上的倒鉤閃著森冷寒光:“葉玄!交出糧草!饒你不死!“
“就憑你們?“葉玄突然仰天大笑,笑聲驚起飛鳥無數。他手腕一翻,玄鐵重劍已然出鞘,劍鋒劃過空氣的尖嘯聲讓沖在最前的山匪猛然勒馬。
下一刻,重劍裹挾著雷霆之勢劈下。蛇矛與重劍相撞的瞬間,火星四濺中響起令人牙酸的金鐵交鳴聲。山匪頭目虎口崩裂,蛇矛脫手飛出的瞬間,葉玄已如鬼魅般欺身而上,劍尖抵住他咽喉的剎那,溫熱的血珠順著劍脊緩緩滾落。
剩余的山匪見狀,掉頭就跑。葉玄卻不急于追擊,反而轉身望向城隍廟方向。遠遠望去,廟前廣場上密密麻麻跪滿了百姓,他們高舉著鋤頭和鐮刀,聲浪震天動地:“多謝將軍救命之恩!“
暮色四合時,葉玄獨自登上漳水城最高的箭樓。晚風送來城內飄蕩的粥香,遠處學堂里傳來孩童朗朗的讀書聲。他忽然想起昨日在糧倉見的那個抱著嬰孩的老婦,當時老人顫抖著嘴唇說:“活了六十多年,頭回見著發糧不克扣的官軍......“
月光爬上箭樓的飛檐時,葉玄正將沾血的玄鐵重劍收入鞘中。劍鞘碰撞腰間玉帶的清脆聲響中,他仿佛聽見十萬大山深處,無數山匪的刀劍正在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