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7章 蠻夷與正統

獨孤義摸后腦勺,有些不好意思搖頭:“陛下恕罪,末將……還真不太了解。”

元修微笑道:

“此地名義渠,其民風彪悍,善騎射,早在西周時,便已雄踞西北一方,長期與中原諸侯對抗。秦國歷代君主,皆曾與其交戰,互有勝負。直至秦昭襄王時,用數十年,才最終將其徹底滅亡,并入秦國版圖。”

李休纂、獨孤信對視一眼,心中皆暗自驚訝。

這位年輕陛下,這些相對冷僻邊疆部族史事都了如指掌,當真不簡單!

獨孤義恍然大悟:“哦!原來這樣!我還以為秦國自打建立,就有那么大地盤呢!”

元修深吸氣,聲音變得鄭重:“諸位請看,曾經強盛一時犬戎義渠,最終皆被秦征服吞并。而其子民,那些曾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之人,最終歸宿為何?皆有了共同稱呼——秦人!”

元修說到此,特意停頓,目光緩緩掃過眾人。

一些心思敏銳者,如李休纂、獨孤信,已隱隱感到,天子話里,似藏更深含義。

屏息凝神,仔細聽著,試圖抓住元修真正欲表達之物。

元修目光再落賀拔威身上:

“凜夫,朕再問你。可知當初秦國剛崛起,據關中,始向東發展,威震天下時,當時尚存周天子,及東方那些歷史悠久諸侯國貴族,如何稱呼秦國?”

賀拔威一臉茫然:“稱呼?怎稱呼?”

元修緩緩道:

“當時周朝朝堂與東方列國,稱秦國為——西方蠻夷!”

他加重“蠻夷”二字讀音,而后話鋒一轉,“這稱呼,是否與后來,一些人稱我拓跋先祖在北方建立的代國為‘北方胡虜’,聽起來……有些相似?”

“西方蠻夷……北方胡虜……”

元修輕輕重復,“本質上,無區別。皆是一種帶著鄙視排斥稱謂,皆代表,在當時那些自詡‘正統’者眼中,我們……或說秦人,皆上不得臺面、未開化‘外人’。”

李休纂聞此,臉色微變,立刻躬身:“陛下!拓跋先祖雄才大略,開創基業,豈能與蠻夷相提并論?此等稱呼,實乃無知之徒污蔑之詞!”

元修卻擺手,示意不必激動,語氣平靜:

“李愛卿,這有何不能說?事實即事實。當年太武帝命崔伯淵(崔浩表字)修國史,內關于我拓跋部早期歷史記載,甚詳,未刻意回避。承認過去不足,正視歷史,方能更好開創未來嘛。”

李休纂、獨孤信聞言,心中皆一凜,再被元修坦誠氣度震懾。

連自己祖宗不太光彩“黑歷史”都能如此坦然當眾提及,這位陛下心胸格局,當真非同一般!

既然連他自己都不覺尷尬,那他們這些做臣子的,還有何尷尬?

定了定神,繼續專注聽講。

元修將話題拉回:“好了,有些扯遠,繼續說秦。”

他指著沙盤,“秦先祖,初只是給周天子養馬附庸小族,連正式封國都無。當年夏禹鑄九鼎,象征九州,分封諸侯,根本沒秦人什么事。可以說,秦起家時,就是個誰都看不起、上不得臺面小角色。”

“但是,”

元修加重語氣,“諸位可知,就是這樣一個初被視‘蠻夷’、底子薄弱國家,最終如何一步步強大,并最終橫掃六合,統一天下的嗎?”

獨孤義知這標準答案,連忙搶答,想在陛下面前顯擺:

“陛下!末將知道!秦任用商鞅,行變法!國力日強,最終才一統天下!”

“嗯,”

元修贊許點頭,“義之果然通曉史事。商君變法,確是秦強大關鍵轉折。”

獨孤義得夸獎,臉上露得意笑容,還特意斜睨賀拔威一眼,表情似說:看到沒?老子比你有文化!

李休纂、獨孤信見他小人得志樣,都暗自搖頭,心中吐槽:這有何好顯擺?商鞅變法,稍有學識誰不知?

元修未理獨孤義小動作,繼續深入問道:

“義之可知,商君變法諸多條令中,有一條極為重要,那便是——廣納賢才,不拘一格!商君本人即衛國人,非秦人。秦孝公用他,開變法強國路。后來秦國,更吸納來自六國與各不同部族杰出人才,如客卿李斯是楚人,大將蒙恬祖上齊人,還有數不清謀臣武將,出身各異。秦法規定:不論出身,不問過往,只要來秦,立下功勛,便可獲爵位、土地,便可成為——真正的秦人!”

“正是這種海納百川胸襟與唯才是舉國策,使得秦國人才濟濟,國力蒸蒸日上!”

元修聲音漸拔高,“最終,秦掃平六國,結束數百年戰亂,建華夏歷史首個大一統中央集權王朝!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將廣袤土地與不同來源人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凝聚一起!”

“諸位請想,”

元修目光掃過眾人,眼神變得銳利深邃,“秦統一天下后,那些原被視‘蠻夷’犬戎、義渠之人,與那些原是趙、魏、楚、齊、燕、韓子民,還有原本秦人,最終皆歸一統,共生此土。他們之間,還分何‘蠻夷’與‘正統’?”

“后來,強漢代秦。”

元修續道,竹竿在沙盤輕抹,整個華夏地圖沒了七國地域分割線,“漢承秦制,疆域更遼闊。至漢武帝時,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統一思想文化,進一步凝聚人心。從此,生于此土絕大多數人,無論其祖先來自中原,或來自邊疆,是農耕民族,或游牧部族,都漸有了共同、引以為傲身份認同,那便是——漢人!”

元修說到此,停下,目光再掃眾人,特別落曹磊與賀拔威身上,緩緩問:

“諸位愛卿,現在再想想,所謂‘漢人’,到底為何?僅指血統傳承?還是說,更像一個不斷發展、融合、吸納新鮮血液概念?一個由無數不同來源、背景人們,在共同土地上,歷共同歷史,受共同文化,為共同未來,而凝聚起來的偉大族群?”

“從最早華夏先民,到融合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周人;再到吸納犬戎、義渠等部族,并統一六國秦人;最終到兼容并蓄、奠定民族基礎漢人……‘漢’字,其代表,難道僅最初漢水流域小邦?非也!”

元修聲音斬釘截鐵:

“它代表一種胸襟!一種氣度!一種能將四海之內、不同出身人們,都凝聚一起,共創輝煌歷史偉大力量!非封閉,乃開放!非僵化,乃發展!那些曾被視‘蠻夷’,只要接受此土文化,認同此國理念,為此國強盛貢獻力量,便成此偉大族群不可分割一部分!”

“就像犬戎義渠人最終變秦人,就像天下萬民最終認同己為漢人一樣!”

元修目光變得灼熱,充滿力量,看著在場所有人,無論漢人李休纂、曹磊,還是鮮卑人獨孤信、獨孤義、賀拔威,以及他自己,一字一頓道:

“故而,糾纏何謂‘蠻夷’,何為‘正統’,又有何義?重不在吾祖出處,乃在吾輩今立何處!是否心歸斯土?是否愿為大魏之昌盛共襄盛舉乎?!”

“只要吾輩志同道合,齊心協力,縱使出身殊異,漢胡何妨,皆為并肩作戰之袍澤,攜手開創未來之同胞,乃大魏國實為——肱骨之臣也!”

一番話語,擲地有聲,如驚雷在華林園回蕩!

在場所有人,無論文臣武將,漢人鮮卑,皆被元修這番格局宏大、邏輯嚴密、充滿力量論述深深震撼!

看著沙盤簡略卻意蘊深遠輿圖,回味元修那番關于“漢人”概念全新解讀,心中那點民族隔閡、身份芥蒂,仿佛瞬間被一股強大力量沖刷干凈!

原來,“漢人”非狹隘血統概念,乃開放包容、不斷融合發展文化共同體!

原來,區分敵我標準,非出身,乃立場與目標!

這一刻,他們看向御座上那位年輕天子眼神,徹底變了!

不再疑惑試探,而是充滿敬佩、信服,甚至……狂熱!這位陛下,不僅有容人之量,更有經天緯地之才!

他對歷史深刻理解,人心精準把握,未來宏大構想,皆遠超他們想象!

跟著這樣的君主,何愁大業不成?!

曹磊早已忘卻之前恐懼,激動得滿臉通紅,看向元修目光充滿崇拜。

李休纂、獨孤信更心潮澎湃,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同樣震撼與決心!

華林園內,短暫寂靜后,爆發出壓抑不住激動議論。

而那關于“蠻夷”與“正統”爭論,早已煙消云散。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仁县| 攀枝花市| 宜昌市| 桐乡市| 柳州市| 湟源县| 措勤县| 马龙县| 南岸区| 项城市| 南漳县| 吉安县| 平阳县| 临西县| 特克斯县| 红原县| 隆回县| 当涂县| 上林县| 左云县| 江口县| 贵溪市| 永宁县| 潍坊市| 都兰县| 缙云县| 秀山| 方城县| 庄浪县| 丹东市| 汝城县| 天峨县| 独山县| 建瓯市| 巩义市| 镇远县| 双柏县| 从江县| 琼结县| 息烽县|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