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陰謀交織困局生
- 我在女帝麾下改天換地
- 微風草搖晃
- 2778字
- 2025-04-02 13:18:18
在西楚國與東陵國艱難的談判過程中,東陵國太子李軒身旁,一位身著青衫、面容冷峻的男子靜靜佇立,此人便是崔崴。他目光深邃,時刻留意著談判局勢,心中不斷盤算著如何讓西楚國陷入更深的困境。
“太子殿下,蕭戰此番有恃無恐,恐怕國內已做好應對戰爭的準備。我們不可貿然行事。”崔崴低聲向李軒諫言。
李軒眉頭緊皺,一臉不悅:“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難道就這般輕易放過西楚國?”
崔崴微微躬身,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殿下莫急。西楚國朝堂并非鐵板一塊,我們可利用其內部分歧,進一步分化瓦解。臣已聯絡了西楚國朝堂中一些對改革心懷不滿之人,他們愿意為我們所用,在國內制造混亂,干擾改革進程,削弱西楚國國力。”
李軒眼中一亮:“哦?此事你做得甚好。只是,蕭戰在談判桌上態度強硬,如何才能讓他就范,答應我們的條件?”
崔崴沉思片刻,說道:“殿下,蕭戰并非不知戰爭之害,他強硬不過是為了爭取有利條件。我們可適當做出一些讓步,佯裝妥協,讓他放松警惕。同時,暗中加大對西楚國國內的滲透,待他們國內大亂,蕭戰自顧不暇之時,我們再提出更苛刻的條件,那時他便不得不從。”
李軒聽后,面露贊賞之色:“崔崴,你果然智謀過人。就依你之計行事。”
而在西楚國都,齊揚和蕭沐雪在掌握了部分大臣與東陵國勾結的證據后,并未立刻動手。他們深知,這些人不過是小嘍啰,背后必定還有更大的勢力在操縱。
“齊揚,這些人與東陵國勾結,企圖破壞改革,若不盡快處置,恐怕會引發更大的亂子。”蕭沐雪神色憂慮地說道。
齊揚微微點頭,說道:“公主,我明白。但我們不能打草驚蛇。這些人背后或許還有主謀,我們需順藤摸瓜,將這股暗中勢力一網打盡。”
于是,齊揚安排人手,繼續密切監視這些可疑大臣的一舉一動,同時加強對朝堂和民間的管控,防止他們趁機興風作浪。
然而,崔崴并未就此罷休。他利用在西楚國的眼線,得知齊揚和蕭沐雪正在調查與東陵國勾結之事,便決定先下手為強。他指使那些被拉攏的大臣,在朝堂上大肆宣揚改革的弊端,煽動其他官員反對改革,同時在民間散布謠言,擾亂民心。
一時間,西楚國朝堂和民間都陷入了混亂。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開始對改革產生質疑,朝堂上反對改革的聲音也越來越大。皇帝蕭季聽聞此事后,憂心忡忡,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眾愛卿,如今朝堂和民間因改革之事人心惶惶,究竟是何原因?”皇帝蕭季面色陰沉地問道。
那些被崔崴拉攏的大臣紛紛站出來,指責改革措施不當,導致民不聊生,要求停止改革。齊揚心中氣憤不已,他站出來反駁道:“各位大人,改革推行至今,成效顯著,百姓生活日益改善,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如今這些謠言,分明是有人蓄意為之,企圖破壞改革,擾亂我朝安定。”
然而,在那些別有用心之人的煽動下,部分大臣仍固執己見,堅持反對改革。朝堂上爭論不休,皇帝蕭季一時也難以決斷。
退朝之后,齊揚和蕭沐雪心急如焚。他們深知,若不能盡快平息這場風波,改革必將受阻,西楚國的未來也將岌岌可危。
“齊揚,如今局勢愈發嚴峻,我們該怎么辦?”蕭沐雪焦急地問道。
齊揚眉頭緊鎖,思索片刻后說道:“公主,我們需盡快找出謠言的源頭,揭露那些與東陵國勾結之人的陰謀。同時,加強對改革成果的宣傳,讓百姓和大臣們看到改革的好處,堅定他們對改革的信心。”
于是,齊揚和蕭沐雪一方面組織人手深入調查謠言的傳播路徑,順藤摸瓜,尋找幕后黑手;另一方面,加大改革成果的宣傳力度,在各地舉辦宣講會,邀請百姓代表分享改革帶來的變化。
而在東陵國,李軒和崔崴密切關注著西楚國的局勢。看到西楚國朝堂和民間陷入混亂,他們心中暗自得意。
“崔崴,你這一招果然奏效。如今西楚國自顧不暇,我們可趁機提出更有利的條件。”李軒興奮地說道。
崔崴微微一笑,眼中卻透著一絲陰狠:“殿下,這還只是開始。待西楚國國內大亂,我們便可里應外合,一舉將其拿下。”
李軒點頭稱是,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在下次談判中給蕭戰一個下馬威,迫使西楚國割地賠款,滿足自己的野心。
數日后,蕭戰在東陵國的談判暫時告一段落。雙方雖未達成最終協議,但也暫時緩和了緊張局勢。蕭戰深知,這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東陵國必定還會有后續動作。
回到西楚國后,蕭戰立刻與齊揚、蕭沐雪會面,商討應對之策。
“齊揚,如今國內局勢如此混亂,你可有良策?”蕭戰神色凝重地問道。
齊揚將調查到的情況詳細告知蕭戰和蕭沐雪:“太子殿下,公主,此次風波背后是東陵國在作祟。他們勾結了朝堂內一些大臣,企圖破壞改革,削弱我國國力。目前我們已掌握了一些線索,但還需進一步深入調查,找出主謀。”
蕭戰聽后,氣憤不已:“這些叛國之徒,竟敢與外敵勾結,實在可惡!必須盡快將他們繩之以法。”
齊揚點頭道:“殿下,此事急不得。我們需謹慎行事,以免打草驚蛇。同時,我們要繼續推進改革,不能因這些困難而退縮。只有改革成功,國家強大,才能抵御外敵。”
蕭沐雪也說道:“對,我們要讓百姓和大臣們明白,改革才是西楚國的出路。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消除百姓的疑慮,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于是,三人商定,一方面由齊揚繼續深入調查與東陵國勾結的勢力,收集證據;另一方面,蕭戰和蕭沐雪在朝堂和民間積極宣傳改革的好處,穩定人心。
然而,崔崴早已料到齊揚等人會有所行動。他暗中安排人手,干擾齊揚的調查,同時加大對西楚國國內的破壞力度。他指使那些被拉攏的大臣,在朝堂上不斷制造事端,阻礙改革相關事務的推進。
在民間,崔崴的人四處散布謠言,蠱惑百姓,使得一些地方出現了小規模的騷亂。西楚國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局,齊揚、蕭沐雪和蕭戰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必須盡快找到破局之法,否則西楚國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齊揚在調查過程中,意外發現一條關鍵線索,指向了一位看似中立的老臣——吏部侍郎呂梁。呂梁平日里在朝堂上甚少發表激烈言論,總是一副老謀深算、明哲保身的模樣,沒想到竟也卷入了這場陰謀。
齊揚深知呂梁在朝堂根基深厚,若貿然行動,不僅可能打草驚蛇,還可能引發朝堂動蕩。于是,他決定先暗中收集確鑿證據,再向皇帝稟明。
與此同時,蕭沐雪和蕭戰在民間的改革宣傳卻遭遇重重阻礙。崔崴暗中指使一些地痞流氓,在宣講會現場搗亂,甚至打傷了一些前來聽講的百姓。這些事件讓民眾對改革的恐懼和抵觸情緒加劇,原本支持改革的一些百姓也開始動搖。
蕭沐雪心急如焚,她和蕭戰一面組織人手保護宣講會現場,一面安撫受傷百姓,努力修復民眾對改革的信心。
而在東鄰國,崔崴得知齊揚正在調查呂梁,決定鋌而走險。他秘密派人潛入西楚國,意圖暗殺齊揚,以絕后患。刺客身手不凡,趁著夜色悄然潛入齊揚的府邸。
就在刺客即將得手之時,齊揚的護衛及時發現,雙方展開激烈搏斗。齊揚被驚醒,迅速躲入密室。他深知,此次暗殺絕非偶然,必定是背后勢力察覺到了危險。
這場暗殺讓局勢更加緊張,齊揚明白,留給他們破局的時間不多了。他必須盡快將呂梁與東鄰國勾結的證據呈給皇帝,同時想辦法化解民間的混亂局面,否則西楚國將在內外交困中面臨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