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和喬家斷親
- 快穿種田:我是劇情補丁
- 魔法神
- 2322字
- 2025-05-08 19:51:53
全天班點評:這是喬家爹娘的責任,我認可。
安秀:所以那種爹娘重生教訓(xùn)不孝子女的任務(wù),我不接。里面有一半是爹娘不知道反省自己,重生以后就只知道虐這個虐那個,我不喜歡這樣的任務(wù)。
全天班和她同一站位:從年紀上來說,大人吃飯比小孩子多,經(jīng)歷的日子比小孩多,大的不知道指點小的,那是他自己也不懂。重生以后,應(yīng)該先充實自己。我同意你不接。
安秀:嗯。
喬老爹幾乎被氣暈過去,陰沉臉的他是喬家唯一沒有和喬引娣對罵的人,天氣旱到?jīng)]有糧食沒有水,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再說趙家車輛過來,他的眼尖早就看的變成眼紅。
巡邏山道的人頂著烈日巡山,和他全家的精神面貌先不一樣,每天有水喝和缺水的人,一看就是兩個模樣。
喬家身上有味,巡邏山道的人數(shù)小時一輪班,也是時時被腌。可趙家卻不是。
趙長年趕著馬車,安秀盤腿坐在車上,左邊坐著寶妞,右邊坐著喜妞,后面是肖抱弟。
趙長茂趕著牛車,后面坐著馮丫頭和大妞二妞,懷里抱著栓貴。
趙得地趙德山坐在驢車上趕著,后面是趙長豐和栓寶,原本還有喬引娣。
全家人面容潔凈,衣著清清爽爽,竟然還有洗衣服和洗澡的水。
喬引娣罵的幾乎昏厥,只方便喬老爹看明白這個女兒平時也不缺水喝,罵上半天還有口水,她的衣著容貌也是干干凈凈。
大黑山上真的有水,而且還很寬裕。
喬老爹且忍著。
“撲通!”
在喬引娣的哭聲里,喬銀山的媳婦脫水暈倒。
喬老爹抓住機會憤怒:“引娣!你弟娶媳婦你都沒有回來,如今我們?nèi)揖鸵粋€活命的機會,你怎么不知道在公婆面前多說好話,反而跳著腳罵著對我們!我是你爹,這是你哥和嫂子,這是你弟和弟妹,這是你娘啊!”
喬引娣抹抹眼淚,心灰意冷的道:“咱們斷親吧,你說想要什么,看看我能不能給得起。”
喬家齊齊抽冷氣,情緒倒退三十里。
“你怎么忍心說出這話,以后沒有娘家,你在婆家還能立起來嗎?”喬老爹嘴唇哆嗦。
恨意再次被勾起來,喬引娣再次痛罵:“我就是有你們這樣的娘家,我在婆家才立不起來!”
她眸子充血,抬手指去:“娘!是你教我在大嫂坐月子的窗戶外面罵她,你說女人坐月子沒有還手的可能,她不想氣壞身子,只能拿錢買我閉嘴!爹,是你說只管罵,有事你擔著!哥,弟,你們也是這樣教我,是你們平時教壞了我.......”
趙長年忍不下去,一馬鞭子抽了過去,把喬老爹分辨的話堵回去,馬鞭子挨個的抽打在喬家人的身上,抽的他們鼻青臉腫跑向鎮(zhèn)上。
回去的路上,喬引娣抱著安秀,又哭了一場。
回家后,男人們聚在一起說話,肖抱弟嘴里罵著喬家去灶房忙活,孩子們有馮丫頭照顧,安秀獨自回屋。
安秀:全天班,去看看喬家后續(xù),別再惹出新的事情。
全天班09:你突然的機靈讓我暫時失聰。
安秀:這不是吵架的時候,趕緊的看看。
全天班09:他們沒回鎮(zhèn)上,去了縣城。
安秀沉下臉:這么說,喬銀山媳婦的暈倒也是假的?
全天班09:嗯吶。
光幕打開,安秀關(guān)注著喬家走進縣里機構(gòu),有人接待他們,回復(fù)也很快出來。
縣里還是認為大黑山幾個大隊互相幫助找水,做到?jīng)]有村民逃荒,這就很不容易。至于中岙村里不接待親戚,處處都缺水,沒事亂跑沒有意義。時不時的有小雨,不如在家里盡可能收拾器皿等著,等下雨的時候多接一點,用明礬澄凈,煮開上清液,全家多喝幾口。
至于喬家說大黑山是集體所有,不是中岙村所有,縣城倒是不反對喬家去山里找水,進山的道路遠遠不止一條,巡山的人只是守住最常走的山道,特別是去趙家大院也即是中岙村的路。真的有人想進山,并非爬不上去。
“你們可以去試試,不過天熱還是盡量別亂跑,一旦在山上中暑,救治可不方便。”
喬家無奈返回。
第二天,商議好的趙得地家男人們,另外叫上趙家門里的青壯漢子,趙長豐為首,去喬家簽了斷親協(xié)議,喬家這一次打斷牙齒往肚里吞,是平生吃虧最大的一次。
喬家在左鄰右舍面前丟了顏面,沒幾天也回歸前世原進程,全家逃荒去了。
喬引娣知道的時候是秋天,抱著安秀在屋里又哭了一場。
她有些話在山道上不能罵出來,前世她們一家三口和娘家一起逃荒,平時把栓寶養(yǎng)的好,在路上被人相中,想買回家去做兒子,喬引娣不答應(yīng),喬金山引開喬引娣,喬銀山拐了栓寶走,是栓寶人小卻機靈,半路上又跑回來。
趙長豐和栓寶對喬引娣的矛盾,不僅僅是受到村人的指點,還有事后喬引娣還是認她的娘家,而且照舊頂在頭頂上,讓趙長豐和栓寶漸漸冷淡。
喬引娣都這樣對她的娘家,可她的娘家在她晚年無靠的時候,不但不兌現(xiàn)說過的話,幫幫她,反而嘲笑她。
喬引娣說“斷親”,理由充足。
......
“當當當......”
響亮的鑼聲響徹在山林里。
隨后又是鼓聲。
“咚咚,咚咚!”
震撼著山林。
八十人的運糧隊,今天從山谷出發(fā)回村,車載肩挑的糧食,總共有五萬多斤。
趙得林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笑的合不攏嘴。
山谷里的地以前沒有種過,地力肥,村里畝產(chǎn)只有三百多斤,山谷里的地達到每畝五百斤左右,開出來一百多畝地,最后得到?jīng)]脫粒的麥粒五萬多斤。
村里的馬車驢車和牛車進了山,趙長年家、魏大莊家、老祖趙新河家的車進山,此外還有整個大隊的馬車驢車牛車都被征用。
還有拉不完的糧食就用架子車拉,或者用肩膀挑。
兩百里回村路,趙長年事先看好幾處容身山洞,他找藏身地的本事,遠比任何人強。
山路不好走,秋天又是野獸多的季節(jié),天亮行道,半下午就到山洞里休息,燒水做飯,分派守夜的人,大家倒頭睡覺。
第二天等到太陽完全出來,趙長年和于獵戶警惕的在附近轉(zhuǎn)上一小圈,車載肩挑這才趕路,有兩輛車不裝糧食,各裝一面從祠堂里帶出的大鼓,走在一前一后,又另外有人手持銅鑼。
一面走,一面敲,提前驚走附近的野獸。
鑼聲震天,鼓聲威猛,于獵戶手持獵槍開道,趙長年殿后。
一路有驚無險的來到山道上,大家喜笑顏開。
細一換粗三,家家戶戶都還有吃飯的糧食,可是誰會拒絕再多點糧食,趙得林說過五萬多斤里有一些要分給整個大隊,另外再給其他大隊分送一些,可是細算一下,中岙村里按人口分得的糧食,還是一個漂亮的數(sh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