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禹治水
卻說堯的祖父是黃帝。堯16 歲就登上了帝位,他很善于治理天下,國內四方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在,當堯年老的時候,他決定找一位有德有才人來當他的接班人。
舜,又叫葵舜,姓姚,名字叫重華,是今天河北省一帶的人,當時叫冀州。舜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死了,父親瞽叟是個瞎子,鄉里人叫他瞎老頭。舜的后母生了個兒子叫象。舜的瞎父親瞽叟心眼很壞,弟弟象更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家伙,經常動壞主意謀害舜。但舜對父親和后母還是很孝敬,對弟弟象也很仁愛。
一天早晨,舜正在地里耕田,一頭黃牛和一頭黑牛在前面拉犁,舜在后面扶犁。
舜在犁后面拴了一個簸箕。他趕牛的時候,不是用鞭子打牛,而是敲擊簸箕來嚇唬牛。這樣的場景正好被下鄉考察的堯看見了,堯覺得很有意思,于是問他:“耕夫都用鞭打牛,你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
舜拱手答道:“牛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于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為我打黃牛,黃牛以為我打黑牛,兩頭牛便都賣力拉犁了。”
舜的做法讓堯對他的好感劇增,堯覺得這個年輕人將來必擔大任,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堯送給舜大量的牛羊,并且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都嫁給了他。
可是當舜帶著牛羊和美女回家之后,舜的爸爸瞽叟和他同父異母弟弟象不是高興,對舜反而更加憎恨了,他們決定把舜害死。如果舜死了,舜的財產和美女就歸他們了。
于是瞽叟開始對舜下毒手。他讓舜去修補谷倉的房頂,自己卻在谷倉周圍鋪上干柴。然后,瞽叟點燃干柴,把舜置身大火之中。
千鈞一發之際,舜創造性地發明了降落傘,他挾著兩個又大又寬的寬邊斗笠,像鳥兒張開了翅膀一樣,從高高的谷倉頂上飛了下來,逃過了這一劫。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瞽叟讓舜去挖井,等他挖得夠深的時候,瞽叟和象就一起往井里填土,想把舜給活埋了。
瞽叟和象干完這一切,以為大功告成了,他們拍拍身上的灰塵,開始瓜分舜的財產。瞽叟得到了舜的牛羊,而象卻一下子抱住了娥皇和女英。
這時一雙粗糙的手拍在象的肩膀上。
“誰呀?”象生氣地回頭一看,好像見到鬼魂一樣癱倒在地。舜,竟然又活了。
原來打井的時候,舜早就留了一手,他在井底挖了一個通向外邊的暗道,父親與兄弟填井的時候,舜就從暗道里逃了出來。
堯去世后,舜哭成一團,他執意要把堯的位置讓給丹朱,因為他是堯的兒子。可丹朱哪里敢坐啊,他也不知道舜的真正想法。就這樣,舜不得已坐上了盟主的位子。
舜登上帝位以后,他同父異母的弟弟象很害怕,有一天主動跪在舜面前,請求哥哥懲罰。舜扶起象對他說:“過去的事就別提了,今后你改了就好。”
舜雖然已經貴為天子,但拜見自己的父親還是恭恭敬敬,和當年做普通老百姓的時候一樣。瞎老頭慚愧地對舜說:“孩子,我當年對不起你,請你原諒我這個瞎子。”
舜在位期間,國內發生一次大水災,現在的中原地區,特別是黃河兩岸變成了一片汪洋,人民被迫放棄了原先耕種的土地,紛紛逃到高山野嶺上,以野菜、野果充饑。
早在堯帝的時候,就任命了一位治水官員,名字叫鯀。鯀是一位十分盡職的治水官員,他率領民工,用泥土和石塊筑壩,把洪水圍住,隨著水位提高,鯀也增高和加固堤壩,于是堤壩越來越高,越加越寬,逐漸在延長。這樣,總算暫時把洪水制服了。
舜接替堯登上帝位的時候,就曾經召見鯀,并向他發出警告:“洪水就像一頭猛獸,現在你只是把猛獸鎖在籠子里,并沒有把它消滅,這是無窮的后患。俗話說,困獸猶斗,它總有一天要沖破籠子,給國家帶來災難。”
圍住洪水,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治水方法,鯀除繼承傳統,采用老方法之外,實在想不出別的好辦法。
鯀聽了舜的警告以后,他又率領人加高加固堤壩。經過整整9 年的日夜奮戰,直到所有的堤壩都加固完工后,他才松了口氣說:“即使水位再漲高5 尺,我的大壩也能抵擋得住。”同時他又向舜作出保證:如果是我的堤壩出問題,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愿意用生命承擔責任!就在鯀作出保證的當年,天就像是被誰捅破,暴雨整整下了3 個多月。
鯀用9 年時間所筑的堤壩,全都被洪水沖毀、沖垮。這頭猛獸真的破籠而出,奔騰咆哮,恣意橫虐,吞食人民的生命和財產。田地被淹沒了,房屋被沖垮了,人民死于洪水,葬身魚腹。
在這場洪水中,兒童死得最多,整個國家面臨著滅種的危險。活下來的人被圍在若干小塊高地上,很多人擁擠在一起,又缺少食品,接著又是瘟疫流行,成年男女在瘟疫中死去大半。
這時,鯀主動對舜說:“請將我處死吧,不然沒法向活下來的父老兄弟交代。”
舜接受了鯀的請求,含淚將鯀處死了。
治水官員鯀被處死了,但洪水還得治理。任命誰擔任新的治水官員呢?有人向舜推薦說:“鯀的兒子禹從小就跟隨父親治水,對水情熟悉,又總結了父親的經驗,接受了父親的教訓,是位很合適的人選。”
舜覺得有些為難。禹的父親鯀是因為治水失誤被處死的,現在再叫禹繼承他父親未竟之業,禹會接受這個任命嗎?推薦的人說:“禹是一位脾氣倔強、富有正義感和責任心的青年,他會接受任命的。”
禹得到任命的消息時,結婚才四五天。新婚的妻子對禹說:“我不放你走。阿公死于治水,你不能再在這條路上往前走了。死亡應該大家分擔,不能由我們獨家承擔。”
禹對妻子說:“洪水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算下來我們家死的人最少。我父親死于治水,我應當繼承父業降服洪水,告慰死去的父親。假如我畏縮不前,那活著還有什么意思?連死去的父親也會為我的膽怯感到羞恥。退一步說,越是通向死亡的路,就越不能讓別人去走。我從小跟隨父親治水,在這一條路上摸索過,比任何人都更有條件走出死亡,奪取勝利!”
禹接到任命的第二天,就去向舜報到,愉快地接受了治水官員的職務。
就在禹接受任命的第二天,禹的媽媽又去向舜求情:“為了治水,我已經獻出了丈夫,還有這個兒子,您就留給我吧!他結婚才6 天。”
舜對禹的媽媽說:“老人家,您的要求是合理的,您的心情我也理解。可是國內有誰比禹更適合當治水官員呢?只要您能推薦,我一定加以考慮..”
禹的媽媽想了一會,嘆口氣說:“大王,為了治水事業,看來我只能再獻出我的兒子了。今后我再也沒有什么可奉獻的了。”禹的媽媽說完放聲大哭。
舜拉著禹的媽媽的手說:“不至于,老人家。我相信禹一定會以他的智慧和辛勞降服洪水,若干年后,您和我還會共同慶賀他的勝利。”
新任治水官員禹上任后并沒有立即著手治理洪水,而是和大家一起總結以前的教訓,尋找父親治水失敗的原因。
筑壩圍水還是有它的合理性的,不然以前的人也不會世世代代都采用這種方法治水。只有將洪水圍住,人民才能在沒有水的地方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可是筑壩圍水又隱藏著最大的后患,水越蓄越多,等于是在替水積蓄力量,一旦沖破堤壩,給人民造成的災難也就越深重。
禹在想:能不能想法削弱洪水的力量?禹手下的人說:“洪水把一座座山頭全都淹沒了,除非讓它退下去,才能削弱它的力量。可是,它怎么肯退下去?我們又能讓它到退到哪里去?”
另外一個人說:“這么大的洪水,除了大海,再沒有別的地方能容得下它。”
一句話提醒了禹,他高興地說:“對,大海!我們著手疏通河道,將洪水引入大海。”
可是河道怎么走?大海又在哪里?這些問題就像眼前的洪水一樣不可捉摸。
這時候禹想起了“水往低處流”這句古話,只要能探明地勢的高低,就可以決定河道的走向。
禹的勇氣鼓足了大家的信心,群策群力,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制訂出一個治水的方案。這個方案分兩步走:第一步整修加固堤壩,把洪水圍住,讓逃荒的老百姓回來,在沒有水的地方搶耕搶種,安定民心。第二步是探明地勢,開鑿河道,將洪水引入大海。
禹治水整整花了13 年時間,他自己從一個年輕的英俊少年,勞累得滿面皺紋,彎腰駝背,儼然是個老人了。老百姓感激他,稱他為大禹。
洪水剛退,土地還不能耕種,大禹委派自己的助手們領著大家到山上去捕捉野獸,到河里捕魚度過災荒。與此同時,大禹又委派種莊稼能手,把農業耕種的經驗傳授給大家,在洪水退去的土地上種上桑麻,撤下谷種,幾年下來,桑麻遍地,禾谷飄香。
大禹治服洪水后,皇帝舜派人把大禹的媽媽請來,對她說:“老人家,感謝您為國家生了個好兒子。現在我跟您商量,我想把皇帝的位子讓給大禹。”
大禹媽媽說:“那是萬萬不行的,讓他坐上皇帝的寶座,豈不要折死他。”
舜說:“我也是個平民出身,大禹比我強得多。老人家,我委派大禹治水,您也說他不行。事實證明您錯了。這次,您就再依我吧。”
大禹媽媽說:“我是個婦道人,知道什么。您是一國之主,當然您說了算..”
大禹被舜選為皇位的繼承人以后,一開始是在舜的身邊,協助舜料理國家大事,17 年后舜去世了,禹正式登上了皇位。這就是我國夏朝歷史的開始。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宿命之環
詭秘世界第二部。1368之年,七月之末,深紅將從天而降。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輪回樂園
蘇曉簽訂輪回契約,進入各個世界執行任務。他曾目睹一個世界崩滅為塵粒,也曾與被遺忘的王者持刃而戰。暗鴉在低語,黑淵下巨獸咆哮。歡迎來到,輪回樂園……
沒錢修什么仙?
老者:“你想報仇?”少年:“我被強者反復侮辱,被師尊視為垃圾,我怎么可能不想報仇?”老者摸了摸少年的腦袋,嘆道:“好孩子,我來傳功給你吧。”少年驚道:“前輩!這怎么行?”老者伸出手:“把你手機給我。”少年看著手機上的變化,震驚道:“前輩!這哪里來的百年功力?”老者微微一笑:“好孩子,這是你在天庭的備用功力,以后急用的時候隨用隨取,別再被人侮辱了。”少年皺眉:“這不是法力貸嗎?我怕……”老者:“天庭是大平臺,新用戶借百年功力有30天免息,日息最低半天功力,還沒你吐納一周天多。”……張羽冷哼一聲,關掉了上面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