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口碑發酵
- 中藥逆襲:從每日情報開始
- 黑天天
- 2103字
- 2025-04-03 08:52:31
【今日情報:藥材就在身邊——去院子里看看,你能看到幾株野生的白花蛇舌草,它們對于治療傷風感冒和咽喉腫痛有奇效】
新的一天,每日情報刷新。
“白花蛇舌草?”
李旭一愣。
這是一個稍顯陌生的名字。
“好像學過,記不太清了……”
李旭從桌子上拿出一本書翻找,很快就找到了白花蛇舌草的名字。
“哦,原來是它呀。”
白花蛇舌草是學名,它還有很多別的名字,比如龍蛇草,甲猛草,白花十字草。
更廣為人知的是他另外一個名字,咽喉草。
是一種典型的一年生植物。
經過12個月的繁殖,植株才會枯萎。
經常生長在農田,路邊,溪邊,河岸,以及院子里。
目前并沒有人專門去大面積的種植咽喉草。
主要是平時用到的不多。
但是,其價值卻不小。
用來治療傷風感冒有奇效。
傷風感冒就是由病毒引起的感冒。
李旭洗漱之后,來到診所后面的院子里。
果然,在院子角落看到了幾株咽喉草。
高約30多厘米。
葉子細長。
開著白色的小花。
之前沒有注意它們。
沒想到竟然被系統特意提醒。
李旭把它們連根拔起。
畢竟是一年生的植物。
就算留根,明年也不會長出來。
李旭放在水盆里清理了幾遍。
有兩種方法弄成中藥材。
一種方法是直接曬干,簡單便捷。
另一種是低溫烘干后儲存。
李旭把它們晾在院子里。
去外面吃了早飯。
然后回到診所坐診。
沒多長時間。
李阿姨穿著環衛工特有的黃色工服走進來。
“李姨,你打掃完衛生了?”
“掃完了。”
“你身體怎么樣?還發燒嗎?”
“早上剛量過了,體溫正常,而且也不難受了,小旭,沒想到你繼承了你父親的真傳,哈哈,以后咱這片的鄰居可就有福了。”
李阿姨夸獎了幾句,然后拿出100塊錢,遞給李旭:“藥錢還沒有給你。”
“三服藥一共60元,找給你40。”
李旭一邊找錢一邊說道,“李姨,你別忘了替我宣傳。”
李阿姨立刻說道:“我這兩天和很多人都說了,其中感冒的就有10多個,怎么?他們沒來嗎?”
“只來了三個。”
“嘿,他們信不過老婆子,你給我說說,來的是誰?”
兩邊對賬。
李阿姨很快就知道了誰沒過來,當場保證:“小旭你放心,我今天準把他們拉來。”
說完之后就匆匆離開。
不到半晌,李阿姨就拉來一個50多歲的婦女。
“我告訴你,你別看他年紀小,醫術繼承了他爹,一準能把你治好。”
李阿姨把人摁在座位上,對李旭說道,“小旭,給她看看。”
先把脈,后觀察,在詢問。
仍然是典型的流行性感冒。
不過沒有其他的癥狀。
李旭只開了大青葉和黃芩。
“就這兩樣?”
婦女一臉質疑。
她從前也喝過中藥。
每次都是一大包。
至少七八種藥材。
只開兩種的,她還是第1次見。
“中藥治病并不是藥材越多越好,管用就行。”
李旭簡單的解釋。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是藥三分毒。
不管多么好的中藥材。
都有毒性。
只是多少的問題。
能用最少的藥治病,就要少開藥。
這是他父親一直強調的。
“好吧。”
婦女勉強接受,“多少錢?”
“一共三副藥,50元,你可以等病好了再給我。”李旭說道。
婦女撇撇嘴:“你這話說的,就是一個流感,就算不吃藥,七八天之后也能好。”
李旭笑了:“那就兩天,連上今天,如果明天你的癥狀沒有明顯好轉,就不用給我錢了。”
“真的?”
“真的!”
婦女沒有給錢,拿著藥走了。
在李阿姨的幫助下。
又來了幾個病人。
李旭按癥開藥。
不過后來的幾個人,都沒有起爭執,痛快的給錢。
一天下來。
李旭難得的充實。
雖然看的病人不多。
也都是感冒等小病。
但是每個人的脈象,舌苔,表證各有不同。
其中藥材的搭配,用量,都要靠自己考量。
比看一天書有用多了。
……
為民衛生所。
韓為民來到診所門口向南望了望。
又轉身回到了診所。
“你這一天心不在焉的,干什么呢?”
王秀蘭抱怨,“剛才都配錯藥了。”
韓為民嘀咕道:“你沒發現嗎,從昨天到今天,至少10個病人去了中醫診所。”
王秀蘭一邊拿出一瓶葡萄糖,用針管把藥打進去,一邊搖頭:“我忙得腳不沾地,哪有閑心去看。”
韓為民繼續嘟囔:“真是怪了。”
這波流感來勢洶洶,就算打吊瓶,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降溫止住癥狀。
中藥見效那么慢?
怎么還有病人去那里看病。
不過很快他就在老婆的催促下忙碌起來,沒有心思理會其他。
但是第二天。
他發現又有一些人去了李氏中醫診所。
而且他診所里的病人明顯少了一些。
正想著時。
他看到門外走過一個熟人。
昨天在這里打吊瓶的一個病人,其手里提著兩包藥。
“老張,過來過來。”
韓為民把老張喊進衛生所,以質問的語氣問道:“老張,你怎么不打吊瓶了?還買了中藥?”
老張唉聲嘆氣:“我打了兩天,當時降下去了,但過后還是發燒,也不管用啊,正好聽李姐說,她吃了兩副中藥就好了,我也試試。”
韓為民撇嘴道:“你聽她胡說,打吊瓶都治不好的病,怎么可能憑兩副藥就能治好?我可告訴你啊,你得的是流感,如果耽誤幾天,說不定能拖成肺炎腦炎,到時候別怪我沒提醒你。”
“啊……”
老張有些慌了,“要不我今天再打一天。
“別。”
韓為民擺擺手,“流感不容易治好,今天打吊瓶如果不退燒你又怨我,你不是買了兩副藥嗎,拿回去喝吧,如果明天還不好,就過來打針。”
“行。”
老張一想,反正藥已經買了,先試試效果。
……
老張走后,韓為民對衛生所里正打針的病人說道:“瞧著吧,他明天絕對會過來,而且病情加重。”
正打針的病人紛紛附和:“沒錯。”
“發燒感冒不打針,反倒去喝中藥,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中藥見效太慢了。”
“是啊,也不知道最后病好了,是自愈的還是藥材見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