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旁聽坐診
- 中藥逆襲:從每日情報開始
- 黑天天
- 2141字
- 2025-04-08 20:22:26
大禮堂中。
高教授繼續說著病案。
“我開的藥中有桂枝、赤芍、雞血藤、穿山甲、益母草……”
“其中桂枝最為關鍵……是這服藥的主藥材,而且桂枝價格也很親民,并不貴,但讓我沒想到的是,患者從藥房里拿的桂枝竟然是假的……”
“我一眼就認出來了,那不是桂枝,而是細小干燥的蘋果樹枝冒充的,真桂枝表面紅棕色,有明顯縱棱線,皮易剝落,質地脆硬。聞起來香味濃郁……倒是和蘋果枝有些相似之處,但藥效完全不同。”
“不僅是桂枝,雞血藤也是假的,藥房中雞血藤是金剛藤,在外觀上與真品雞血藤相似,但仔細觀察仍可以區分……”
臺下聽課的眾人面面相覷。
藥都是假的,就算方子再正確,也沒卵用啊!
高教授在臺上越說越生氣:“我當時就進了藥房,逐一檢查,結果臨床上常見的一百多種藥材,有二十多種都是假貨,剩下的品質也不怎么好……”
“……當然,事后我舉報了,負責采購藥材的藥劑科科長被抓,經查,他貪污嚴重……”
“我們省中醫院都有這樣的事情,相信市縣還有一些小診所,也絕對少不了……”
“所以,我們中醫醫生不僅要會看病,還要懂藥材,這個病例的根源就在于藥材質量。患者后來換了真品藥材,效果立竿見影……這也是今天我要講的,正是中藥材在中醫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
禮堂里響起熱烈的掌聲。
高教授示意李旭坐下:“這位同學,下午一點半,到內科診室報到。”
李旭松了口氣,猜對了!
今天的情報雖然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也非常有用。
下午能夠旁聽高教授坐診,對自己將是一次很大的提升。
周圍的同學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胡啟明捶了他一拳:“行啊你小子,這都能猜到!”
李旭小聲道:“我也是瞎貓碰到死耗子。”
隨后,講座正式開始,高光輝從藥材種植、加工、流通各個環節深入淺出地講解,內容精彩紛呈。
李旭全神貫注地記著筆記,其他人也都聽的很認真。
中午休息時,同學們圍著李旭取經。
李旭說起去藥材市場買藥材的事情:“……市場上假貨堆積如山,沒點眼力,絕對買不到真貨,我差點就吃了虧。”
下午一點二十分,李旭提前來到內科診室。
胡啟明和另一位中年醫生已經等在那里。
“李旭,介紹一下,這是我們市中醫院的副主任醫師,林主任。”胡啟明幫忙介紹。
副主任醫師是一家醫院的中堅力量。
雖然比不上主任醫師,但也有很高的水平。
“林主任,您好,我是李氏中醫診所的李旭。”
李旭主動打招呼。
林國瑞點頭示意,交待了一句:“這是難得的機會,一會好好聽。”
不一會兒,高教授穿著白大褂走了進來,簡單的打過招呼。
第一個病人是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主訴失眠多夢。
高教授診脈后,并沒有馬上給予診斷,而是對旁邊的李旭三人問道:“病人浮脈略沉,心火旺盛,應該開什么方子?”
三人同時思考,林國瑞不愧是副主任醫師,最先想到解決方案:“酸棗仁湯加減?”
酸棗仁湯,具有養血安神,清熱除煩之功效。
可以適當調減其中的藥材,以更加精準的對癥。
高教授搖了搖頭:“思路對,但不夠精準。”
他一邊寫處方一邊解釋,“老人家肝血不足是根本,但還有心火,需要兼顧清心火和養肝血。”
“應該用安神湯,從源頭解決問題。如果用“燒開水”來形容,失眠比作水燒開,酸棗仁湯的作用是減少柴火或把柴火滅掉,而安神湯出場,則是把柴火都撤除,開水很快就涼下來,或者涼水根本沒有燒開的機會。”
“原來如此。”
李旭三人恍然,受益良多。
接下來的病例,高教授并沒有再提問,而且全神貫注的給病人看病。
其中的各項手法和見解,讓李旭恍然大悟。
就好比一道題,之前看書時,只知道答案,但并不了解過程。
現在旁觀高教授為病人診斷,
相當于了解了全過程。
對‘望、聞、問、切’之法,有了更深的感悟。
下午三點多,診室里來了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孩,面色蒼白如紙,在母親的攙扶下慢慢走進來。
高教授示意她坐下,溫和地問道:“小姑娘,哪里不舒服?“
“月經不調大半年了,最近總是頭暈,晚上睡不好...“女孩聲音細若蚊蠅。
高教授為她把脈,眉頭漸漸皺起,“脈細弱,像是氣血兩虛……“
隨后又讓女孩伸出舌頭。
舌淡胖有齒痕,是脾虛濕盛的表現。
但是,高教授總感覺女孩的身體還有別的問題。
需要細細診斷。
女孩的母親在一旁補充道:“之前有個醫生給開了很多補藥,越吃越難受。“
高教授解釋:“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不是虛就一定要補。用藥如用兵,要講究策略。“
“你坐過來一些,我看看你的眼睛。”
“嗯。”
女孩移動凳子,不小心碰到了桌子。
發出一聲刺耳的異響。
病房內其他人都沒有什么感覺。
但女孩的身體突然劇烈抽搐起來,雙眼上翻,整個人從椅子上滑落在地,四肢不受控制地痙攣。
診室里頓時亂作一團。
“小雅!小雅!“母親驚慌失措地跪在地上,想要按住女兒。
高教授一個箭步上前:“別碰她!讓她側臥!“
他迅速將一個軟墊塞到女孩頭下,防止她咬傷舌頭。
李旭和胡啟明、林國瑞也立即上前協助。
大約過了一分鐘,女孩的抽搐漸漸停止,但臉色比之前更加慘白,眼神渙散,嘴角還掛著白沫。
母親淚流滿面地哭訴:“教授,我女兒這病已經三年了,西醫說是癲癇,吃了好多西藥都不見好...剛才我怕說了您不收治,就...“
高教授擺擺手表示理解,重新為女孩診脈。
這次他的神色更加凝重,診脈時間也比之前長了許多。
驚癲之癥,在西醫院應該轉神經科。
不過,這是中醫院。
大多數中醫院都沒有神經科。
而是由內科兼治。
高光輝作為著名中醫內科專家,對于神經方面的疾病也有建樹,略一沉吟,說道,“情況不算嚴重,我給你開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