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煩心事,時間自然過得飛快,轉眼進了農歷四月。
天氣暖和了,可空氣卻變得愈發潮濕。回到宿舍時,英子總感覺鼻尖圍繞著一股濃濃的霉味,令人不舒服。有太陽的日子,英子總喜歡打開窗戶,將被子拿到陽臺上晾曬,可即便如此,也難以除去屋內那股濃濃的霉味。樹木卻繁榮得可愛,小草也綠得嬌嫩,來看海的游客也多起來了。每當落大潮時,趕海的游人更多。英子也好牽著楊柳的手,走在擁擠的游客隊伍里,一起去看海。站在海灘,看著大海,可英子還是想不明白,那海水為什么會定時下落?定時上升?落潮時,海水下去足有三五米遠呢。那海水呢?到底溜去了哪里?更叫人不可思議的是,沒過多久,那海水又會升上來,海灘又會恢復往常。海水退去的海灘上,布滿了找尋海蟲的人兒。英子也跟著游人去找尋,那找回來的蛤蜊,用辣椒炒了,可真叫個香呀!可每次英子總找不著幾個。
現在的英子與楊柳,是無話不談。
“哎,楊柳,你在家有媳婦沒?”
“沒,你呢,有男朋友沒?”
“也沒。”
“哦……”
英子拉拉楊柳的手,笑笑,楊柳不自然地低下了頭。
“要不,咱兩個處處唄?”
楊柳更覺得臉上發燒,自己一個男人還沒有所表示呢,她一個姑娘家家的倒先攤牌了。
“行啊,不過……”
“不過啥呀,你不愿意?”
“倒不是……”
“那為啥呀?一個大男人家,咋這么磨磨唧唧的。”
“俺是害怕家里人不樂意。咱老家的習俗,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真保守,家里人怕啥呀,你回家找個媒婆來俺家,說合說合不就得了。”
“那也行……”
英子感覺楊柳真不痛快,太不像個男人,可嘴上卻沒好意思說。
太陽依附在西海岸的遠山上,晚霞停泊在山尖,映得那山也彤紅。白色的海鷗輕輕掠過海面,如離弦的箭,剎那間,不見了蹤影。
“就這么定了,等回家你就找個媒婆來俺家說媒。”
“好吧!”
時間近了六月,英子決定回家看看去,她去找楊柳,問他回不回。
“后天俺想回家,你回不?”
“回,俺也想家了。”
“那咱一塊回,成不?”
“當然好啦!”
第三天,兩人坐著青島至泰安的長途車,到新泰,下了車,再由新泰換換乘到鎮上。下了車,兩人前后往回走,下峪村卻近。
來到楊柳家附近,英子又交代,“別忘了找人來俺家啊……”下面的話,英子可沒好意思說出口。
“忘不了!”
回家放下包,英子腳還沒站穩呢,五嬸就對她說:“英子,娘跟你說個事兒……咱一個姑娘家,不要再外出干活了,回家幫娘干活吧。”
英子想想也是,哥哥腿腳不利索,爹娘年紀也大了,于是便回答道:“好吧,娘,俺不去了。可被褥還在青島呢,俺去跟二大娘說聲,讓二妮有空把被褥給捎回來。”
五嬸說:“正好俺去你二大娘家有事,娘跟她說去。”
“那行。”
眼看回來好幾天了,“楊柳咋還不找媒人來俺家說媒呀?”英子心里火急火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