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飛鴿傳書

所謂‘夕還’,便是信鴿。

要知道,在古代,傳遞信息,也就那幾樣:

內(nèi)地主要靠驛馬、郵船以及信鴿,邊疆軍情則使烽火。

驛馬腳程快,限制少,只要有驛站,或者道路允許,通常情況,日行兩百里,問題不大,

快則可達(dá)八百里,也不少見,這也是電視劇中,八百里加急的由來。

當(dāng)然,極端條件另說……

郵船,則限制條件則頗多:水文地理、風(fēng)向風(fēng)速、霧雨陰晴等,都對信息傳遞有著極大影響;

速度更是天差地別:慢者逆風(fēng)逆水,只能日行四十里;快者順風(fēng)順?biāo)瑒t可日行千里。

因此,最為快捷的傳信方式,則是信鴿,畢竟水陸行驛,怎能比得上空中飛行。

信鴿每天至少都能飛六百公里,順風(fēng)甚至能飛一千公里。

信鴿也有不足之處,便鴿類負(fù)重太少,古代中國又受限于文書材料多為簡牘,因此信鴿飛書成熟得比較晚,

漢朝雖已經(jīng)有成熟經(jīng)濟(jì)的造紙技術(shù),但是竹簡木牘的使用仍是主流,故此還沒發(fā)展出信鴿,但是士紹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在一次桓氏帶士紹回娘家省親過程中,士紹看見桓家豢養(yǎng)了不少用作食用賞玩鳩鴿。

使得士紹突然想起:自家父親傳遞公文,好像用的都是驛馬,而在古裝劇歷史劇中,標(biāo)配的傳信神器——信鴿,卻一次都沒見用過。

直到那時,他才知道漢朝原來是沒有信鴿的。

于是,他便在從桓家討要了專門豢養(yǎng)鳩鴿的豢奴,以及一些種鴿,開始訓(xùn)練信鴿。

其實很簡單,利用鴿類的歸巢性,挑選一些精壯的鴿子,讓它背負(fù)書信在異地傳放飛,鴿子們會憑借本能,回到自己出生長大的巢穴,這樣就簡單的達(dá)成了飛鴿傳書。

雖然只是兩點之間的傳信,但是勝在快捷。

自蒼梧廣信,到交趾龍編的兩千多里路程,若用驛馬郵船,最快需得十八日;

而若用信鴿傳書,早上放飛,臨暮便可到達(dá),故此士燮給信鴿取名:夕還……

現(xiàn)在設(shè)有夕還傳書的地方有三處:蒼梧廣信,交趾龍編和交趾北部都尉。

士燮接過將細(xì)竹筒,拆開封漆,見是北部都尉那邊已經(jīng)順利發(fā)兵的信息,算是徹底放下心來。

接到仲弟求援信,士燮便已傳書北部都尉,令其先領(lǐng)郡兵五百前去無功支援。

算算時辰,若現(xiàn)在出發(fā),順茍水而下,最遲明日應(yīng)能到達(dá)無功,能保無功不失。

至于居風(fēng),乃至九真郡城胥浦,待到龍編糧草準(zhǔn)備妥當(dāng),自己再率領(lǐng)郡兵一千五百匯合,剿滅叛軍,不過反手而為。

他是有這個信心的。

因為胥浦雖是九真郡城,卻建在平原之上,加上九真郡窮困,城建連士燮未加修整前的龍編城都不如;

郡兵更是一共也就一千五百,庫中甲兵最多夠八百人支用,叛軍拿了,又能裝備多少人?

自己兩千援軍甲兵俱全,加上逃出來的胥浦郡兵,對上兵甲不全的叛軍,再多也是碾壓。

這時,將要送往蒼梧老家,讓族中遷徙的書信,業(yè)已書寫完畢。

士燮看了一下內(nèi)容,確認(rèn)無誤,對士紹囑咐道:

“將之由‘夕還’送出罷。”

“為免鷹鷲捕食而致信件延誤,將之謄寫三份,分別放出為妥……”

見士紹點頭,他寵溺地?fù)崦`寫書信的士紹腦袋:

“非止為父待你嚴(yán)苛,實是當(dāng)今天下大亂,保不齊何時,便要遷延至南國,

族中子弟,庸鈍者多,只有阿豕才是保完我士氏麟兒,為父業(yè)已老邁,深怕百年之后,后繼無人,宗族傾頽!”

一旁的桓氏聽及此處,原本粉面帶煞的俏臉不由白了一白,心中對于夫君的些許怨氣也消失殆盡,探手輕輕握住了士燮右手。

士燮回過頭來,用手輕拍妻子手背,站了起來:

“好好照顧好阿豕,毋需為為夫擔(dān)心!”

便朝著堂外走去……

士紹側(cè)頭看著父親漸去漸遠(yuǎn)的背影,他的身型雖仍是挺拔,但發(fā)髻間夾雜的黑白,表明父親確實已經(jīng)是個老人了。

這樣一個為國為家,操勞奔波之人,孫權(quán)他配不上!

自己需得守好這份家業(yè)……

母親桓氏,不知何時已離開,士紹看著案幾上已經(jīng)干透的三份信件,重新拿起毛筆,在最后之處又添上一行:

再令士輝速度領(lǐng)二百族兵,至龍編聽用……

************************************************************************

PS1:關(guān)于從交趾龍編城(今越南仙游縣東),到蒼梧廣信城(今廣西梧州),信鴿只需一天,而騎馬坐船需要十八天,這里我解釋一下:

書中的里是漢里,一里約400多米,從龍編到廣信的官道路線大致是:

龍編(越南北寧)——昌漢(越南諒山)——隘口(越南同登)——雍雞(友誼)關(guān)——憑祥市——渡津(寧明縣),

然后通過渡津走水路順江而下,至臨塵(崇左)——安廣(橫縣西北),到郁林郡城布山(今桂平),然后繼續(xù)順江而下到猛陵(今藤縣東北),最后廣信城。

其中龍編到渡津,因為中間有群山阻隔,路程大約是600多漢里,山中行馬肯定不如平原,所以大概要用十來天左右,

渡津到廣信大約一千八百多漢里,又是順流而下,所以快則三四天,慢也只需五六天,所以總共大概十八天。

廣信到龍編,時間也變不多,大約二十來天,因為走水路雖然逆行,速度慢了,但是卻可以走驛馬。

官道驛路肯定比水路路程短,所以時間也長不了多少。

而信鴿飛行,一般都是直線,從龍編到廣信,直線距離大概六百多公里。

因此一天之內(nèi)不出意外,是能很輕易到達(dá)的。

PS2:有關(guān)信鴿的史料,作者查了很多,先秦《越絕書》中有飛鴿傳書的記載,秦漢有劉邦用鴿子報信的傳說,但是都沒有確鑿證據(jù)。

有確切記載而又有確鑿證據(jù),得到唐宋時候。

漢代倒是出土了相關(guān)文物,比如四川、河南出土的陶鴿樓,有些史學(xué)家說這是中國有關(guān)信鴿的直接證據(jù)。

但是中國養(yǎng)鴿史有四千余年的歷史,夏商時期便有養(yǎng)鴿作為食物、賞玩。

因此這些出土的鴿樓有可能是養(yǎng)來食用和賞玩的。

所以本書就采用漢代沒有信鴿,讓主角啟用信鴿這個設(shè)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姚县| 花垣县| 西平县| 布尔津县| 筠连县| 丰宁| 会东县| 剑阁县| 平远县| 海门市| 华坪县| 从化市| 重庆市| 兰西县| 新兴县| 万山特区| 来宾市| 镇远县| 梁河县| 三门县| 太仓市| 南投市| 河间市| 虎林市| 松原市| 临潭县| 金沙县| 中阳县| 杭州市| 思茅市| 天长市| 宁河县| 敖汉旗| 边坝县| 东明县| 利辛县| 凌海市| 行唐县| 古浪县| 图木舒克市|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