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分兵
- 三國:我攜交州扶季漢
- 為買鍵盤寫小說
- 2046字
- 2025-04-15 23:42:49
“族長以為,津市與龍編比之如何?”
張超不答反問。
“自是郡城更為富庶,故而……”
止征話及一半,后面內容卻頓在口中,再也說之不出。
津市只是一個未曾修建完成的小城,而龍編及城外周遭鄉社,人口數萬,城高池深,當然不是津市所能比。
現在自己手中人馬,連津市都拿之不下,又如何能將龍編攻打下來?
張超如此一問,倒讓因新得兵甲實力暴增,而有些飄飄然的止征,馬上認清現實。
郡府實力確非他目前能夠企及……
“你看,族長不也知郡城不好攻打……”
張超還真怕這止氏族長如同那族老一般,硬要攻打郡城,還好這個族長不是蠢人,自己只是稍微提醒,他便反應過來。
“我等此舉南下,就是要將聲勢造大,郡縣之中,總有不滿郡府,欲要恢復諸雒舊制者。
若能與之呼應,得其相助,
屆時此消彼長,我等或許能尋機順勢占下幾座縣城,
何況交趾太守尚在九真平叛,若族長東攻龍編,其回軍來援,我等豈不成被南北包夾之勢?
相反,若率軍南下,非但能充實軍力,還能將太守與郡城聯系隔斷,分而破之。”
止征也聽明白了,攻打郡城,吃力不討好,還可能被圍著打,
南下不但能劫掠縣鄉,擴充軍力,還能將郡府軍力分散吃掉,再回去攻打龍編,便要容易得多。
止征瞬間就想清楚了,
自己手中兵力雖多,郡府兵力也不少,況且五年前太守千人破六千的戰績確實太過駭人,自己是親身經歷過的,穩妥一些更好。
“那該率多少人南下為好?”
止征如此說,是要保證自己的退路,以及在禁谷之中族人的安全,
他自然不會傻到不留后路,將七千多人全部帶走,
津市、北部都尉這些人戰力如何,他算是領教了,定然不能讓他們會合一處的。
若是合流,一起入駐北部都尉,自家安危就不能保證了。
何況對方可是有馬匹的……
“北部都尉那邊郡府人馬不多,但皆是身穿鐵甲之人,十分難纏,
需得留下兩千部眾,甲士至少一千,兵器多配長矛,盡量不與之近戰,分別將三處城門看守住,
再以船只巡航于護城河,使得他們不敢出擊便成……”
張超早有腹稿,侃侃而談,他是親自指揮過與那群殺才的戰斗的,知其兇悍。
“津市這邊人手更多,需得安排三千人馬,將之看住,防止其突圍,需多配弓手,甲士也得留下一千。
還有,最好把部眾使用的骨石箭頭,替換成繳獲的鐵制箭頭……”
津市這邊,楊氏部曲因為人手不夠,為方便防守,已將城門堵上,重點防守尚未建成的那段城墻。
但是張超不知城門是否堵死,故此,為求萬全,留下人數也就相應較多。
而且他是知道城內有馬,且有善騎之人,所以準備了對付騎兵的弓箭手。
盡管那騎的馬是滇馬,兵也算不上騎兵。
如此安排,止征就只有兩千來人可以隨他南下,甲士也就兩三百人。
而這些人,足夠其攻略縣鄉,劫掠人口。
楊顯站在城墻上,看著自家四艘船馱著一群人南下,默默無言,不知心里想著什么。
站在楊顯身旁的部曲,看著城外駐扎的賊兵,長長嘆了口氣:
“他們什么意思,就這樣把我們困在這里?不再攻城了?”
楊顯走下城墻,有人正在殺馬,都是些與賊兵作戰時候受傷的傷馬。
馬在交州極其珍貴,這些本是為與交趾郡府交易而準備,
有些傷馬治治其實還可以恢復,傷藥也不缺,
然則人食之糧尚不足四日支用,哪來多余糧草,再給這些傷馬供給?
“賊軍既得兵甲,威勢日盛,又留重兵于此,只怕交趾郡府接應之事,也難成行了。”
郡城所派探查北部都尉的那一伍郡兵,此時正一齊被困津市之中。
城外賊軍眾多,已將所有出路看死,突圍幾無可能。
難道就要被困與此,饑餓而死?
津市之外,麊泠水浪濤濤,向南而去……
臘月十二,卯時……
前去北部都尉探查的郡兵尚無消息傳回,昨日郡府派出前往各縣宣達招募青壯、謹守城池的郡吏,卻傳回了茍漏縣出現賊兵,劫掠村社的消息。
。郡府之中,長史、主簿、諸曹主官、掌軍司馬齊聚一堂。
士紹因昨日獻策,消除郡城賊軍內應隱患之故,有幸旁聽。
“賊軍既至茍漏,北部都尉定然自被賊軍所據,諸位議一議,是該派兵接應楊氏,還是救援茍漏吧……”
長史程秉提出今日議題,其眼血絲密布,眼袋厚重,顯然昨夜睡眠并不充足。
當下郡府掌有郡兵千五,諸豪強部曲九百三二人,郡吏一百七十八人,
要留足夠且可靠的兵力守衛郡府,最多便只能分出一路兵馬。
故而北部都尉和茍漏只能選擇一個前去。
“老夫以為當先接應楊氏,以充郡府兵力……”
長史話語才落,桓俊直接接過話題。
現在雖已征召九百余諸豪強部曲,但是招募郡兵依然在繼續,故而郡府兵器即將不足,急需楊氏所攜帶貨品補充。
“且茍漏距北部都尉頗近,屆時接應楊氏之后,便可順流而下,救援茍漏,此為一舉兩得之法……”
就在眾人皆點頭表示同意之時,一直坐在一旁打哈欠的士紹說話了。
“此法固然一舉兩得,可外祖可曾考慮過北部都尉有多少賊軍,郡府需要多少兵馬,才能牽制住賊軍。”
所有人目光全部轉移到了士紹身上,這是他第一次公開場合之下亮相郡府,
大家本以為他只是開旁聽,學習,卻未曾想到他會提出不同意見,
而且還是不同于他外祖的意見。
士紹也沒辦法,他也不想引人注目,但是當前形勢不允許了啊。
“前去探查北部都尉之人,至今無消息傳回,我們對賊軍勢力毫無所知,派遣郡兵過少,會不會為賊軍所破?”
“且賊軍既至茍漏,茍漏會否有被破之危,羸婁又會不會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