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俘虜
- 三國:我攜交州扶季漢
- 為買鍵盤寫小說
- 1611字
- 2025-08-18 23:54:30
張吉會不會身死此處尚未可知,那些被魏延、雷緒部眾放火燒山,困于塢堡之中曹軍,可就要身死當場了。
水火無情,死生恐懼之前,還未待山火徹底燃燒起來,矮山塢堡之中曹軍便慌了手腳,紛紛朝山下奔逃,避免受那烈火灼燒之厄。
對此士紹早有預料,早將數千淮南部曲堵在幸亭通往雩婁北上之處,
曹軍逃生無路,為求活命,只得與淮南賊眾拼殺。
因幸亭位置太過特別,其乃是一處位于江夏通往廬江官道上一處驛亭,扼守灊山通往大別山關鍵隘口,
其位置更是卡在淮南賊出灊山之南,
只需于此處堵截,淮南賊若無法攻克,那退路便只有退回灊山,或經官道北上,
而這兩條退路皆是曹軍控制之地,他們若是敢往這兩處去,便等于慢性死亡。
故而張吉選擇于此處設伏……
但此處攔截也有弊端,
因此地地處淮南賊眾之南,一旦幸亭被賊攻破,那駐守于此處曹軍便會如淮南賊那般,沒了退路,
北方有數萬淮南賊眾,南部是荊州江夏,不欲死戰,便只能投降。
因而,當下那些被士紹火攻逼下鄔堡的曹軍,便是這么個情況,要么戰死,要么投降。
但不得不說,這八處矮山鄔堡之中千余曹軍還是頗有血性,面對數倍堵路淮南賊眾并未退卻,仍舊選擇對敵亮劍,
初一交戰,數千淮南賊眾面對毫無組織曹軍,竟一時落了下風,
但隨著淮南賊眾反應過來,人數上優勢逐漸顯現,很快就將這千余曹軍壓制,
隨著曹軍死傷過半,逐漸有曹軍棄械投降。
如此,自火起,到與曹軍交戰,不過半個時辰,張吉所建立的幸亭防線,便只有幸亭之中那幾百曹軍。
士紹不敢耽擱,深怕遲則生變,后續會有更多曹軍追至,
即刻下令,一邊兵圍幸亭,一邊又派人勸降亭中曹軍。
這數百曹軍面對數萬賊眾,即便死守,肯定也守之不住,注定完成不了任務的張吉,選擇投降。
自此,被曹軍占據兩日幸亭,在不到兩個時辰,便被士紹奪回。
是夜,幸亭中軍大帳之中,士紹、魏延、雷緒、梅乾等人齊聚一堂,
為帳中照明的火盆內柴火噼啪燃燒,將帳中諸人面龐照耀得明滅不定。
本應盡快南下的他們齊聚一堂,不是討論如何慶祝白日之勝,而是商議下步動向,
無他,只因在抓捕俘虜之時,從青壯口中得知,這千余曹軍竟然是僅僅來自兩個縣城。
須知,若非戰略要地,一般縣城只是以衙役鄉勇維持治安,不會有軍隊駐扎,
而這一千余曹軍,一看便是精銳,竟然只是來自兩個縣城,這就十分耐人尋味,
于是士紹便當即便決定審問抓獲俘虜,要搞清楚這部曹軍來歷。
不片刻,一名曹軍俘虜被押了上來,其雖被剝去甲兵,卻仍是衣著干凈,精神飽滿,顯然沒有受到虐待。
正是此次領軍堵截淮南賊眾的張吉。
張吉入帳之后,押送兵士便被遣了出去,
其他淮南賊將冷冷看著進入軍帳張吉,唯有士紹笑著讓張吉入座,
這張吉顯然非一般軍將,面對一眾淮南賊將逼視并無多少顏色變化,順著士紹所指,曲膝落座。
士紹見狀,笑容愈加真誠,對張吉問道:
“我軍部眾可對張校尉有輕慢之舉?”
對于自己身份被對方知道,張吉并不奇怪,不說自己部下,便是那些征伐青壯,皆是自己親自招募,身份根本瞞不住。
“貴軍將士對某并無輕慢之舉……”
張吉朝士紹回了一禮,說道:
“這位郎君毋須客氣,若有何事要詢問于某,直接發問便是,某自會知無不言!”
他自投降以來,便知自己再將無法回去,與其受刑遭辱,不若積極配合,
利用自己所知之事,盡量謀取一個好出身。
這個回答,倒是讓帳中主人意外,他們沒想到這人竟是這般直接。
“哈哈……好!
張校尉快人快語,那紹也不繞彎子了!”
士紹目光灼灼看著張吉眸子,似要將他內心完全看透,肅聲問道:
“不知張校尉所率軍士自何方而來,為何會駐扎于雩婁這小小縣城?”
“某本豫州郡兵,因江東犯境,又聯合貴軍,作亂于揚北,朝廷生怕戰事波及豫州,故而遣某率兵駐扎雩婁、安豐二縣,以備戰事?!?
張吉與士紹四目相對,回答得毫不遲疑。
這跟士紹猜想不差,荊州本就有戰事,揚州、徐州也被江東侵犯,豫州作為曹操根基,自不能將亂相延至州內,否者荊、揚、徐三州糧草如何供應?
至于駐扎雩婁、安豐,就更好理解,此二縣地處豫、揚、荊之交,又近淮南賊眾作亂之處,駐兵于此,隨時可支援兩地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