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定計
- 三國:我攜交州扶季漢
- 為買鍵盤寫小說
- 1218字
- 2025-08-08 23:56:58
眾人目光隨士紹指頭在輿圖之上游走,也終于明白士紹士紹何意:
將淮南賊眾自絕境之中引自江夏安頓,供其甲糧,讓其為荊州征戰。
淮南賊眾數萬,皆是百戰老兵,非荊州新近征召青壯能比,只要能為其提供兵甲,屆時不管北上與曹操作戰,或是南下征討蔡瑁,皆是股足以改變局勢的不俗戰力。
劉琦當下便擊掌而笑:
“子麟之策甚妙,孤這便吩咐下去,令人前出江夏,接應雷緒、梅乾!”
荊州當下急需改變不利態勢,為這數萬淮南賊眾提供糧草,或許會讓荊州糧草消耗得更快,但卻更可能讓整個荊州局勢來個翻天覆地的轉折。
“雷緒、梅乾藏身大別山深壑叢山,又有如張遼、夏侯惇等猛將追迫,使君打算以何人為將前去接應?”
士紹這般發問,讓劉琦瞬間清醒,荊州能戰之將文聘、劉磐在北抵御曹軍,黃祖被殺,蔡瑁叛亂,仿佛還真抽不出有與張遼、夏侯惇抗衡的將領。
別看現在陳蘭、梅乾、雷緒等與曹軍打得忽悠來回,但那時他們借助灊山、天柱山地利抵抗原因,
而要將他們接應至江夏,定要先穿越更為險峻的大別山,然后前往天柱山、灊山之中。
此時,原本作為屏障的群山,便成了他們撤退的阻礙,若派去將領無足夠能力阻敵,那撤退隨時可能變為潰退。
劉琦雖無作戰經驗,但這些他還是能想明白,正糾結之時,想起士紹進門之前,便讓自己去請劉豫州商議,立刻便有了思忖:
“江夏自是不能抽調兵將,孤欲請劉豫州帳下率兵前往,子麟覺得如何!”
這本就是士紹計劃,能覺得如何?
當即拱手道:
“使君明鑒!”
當下荊北戰事處于焦灼,只能硬橋硬馬絞殺,一方持械攻城,一方憑城防守,只要沒有如天降隕石,或者突發洪水這等離譜之事,只能相互消耗,直到一方撐不住為止。
故而,在劉琦這里缺少有能力的將領,在劉備那里卻有閑置:
張飛守鄧縣,劉備駐郵聚,關羽守樊城……
張飛鄧縣釘在最前、劉備居次,穩穩擋住曹操兵鋒,
關羽在更后樊城,戰事并不激烈,還時常率水軍順漢水支援、策應上游和成聚,下游犁丘城。
因此劉備手下趙云、陳到、夏侯蘭此時算是閑置,充其量或幫助劉備指揮下守城,或率騎兵出城追擊撤退敵軍,并未起到決定性作用。
至于南下平亂,還是算了吧,
當下兵力,憑城防守有余,出兵攻城,妄想!
你總不能指望幾千人南下攻城吧?
但這些兵力卻足以穿過大別山,將數萬淮南賊眾接應出來。
“如此,便看使君能否說服劉豫州,請其出兵,前出江夏!”
士紹笑著說道。
劉琦擺了擺手:
“劉豫州與孤唇齒相依,豈有不應之理。”
劉琦對劉備是有充分信任的,荊北戰事能夠穩固,全靠劉備,劉琦除了調撥錢糧兵甲,幾乎沒操心什么。
戰士焦灼激烈之時,也是劉備及部將親冒矢石抗住曹軍。
當下有能改變戰局可能,讓劉備調撥出一批精銳,肯定是沒什么問題的。
“當下要事,乃是調糧與西陵,以及告知江東我部動向!”
將淮南賊眾接至江夏,最近之處肯定在故郡城西陵,
此城背靠大別山,官道順著舉水北沿,北通西陽,西北穿大別山而去雩婁,是接應淮南賊眾最佳之地。
但此處也是原本與江東對峙之地,荊州增兵運糧至西陵,為避免與江東誤會,當然要遣使告知,這個劉琦還是拎得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