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各方布置
- 說好的紅樓,怎么成林妹妹的名字
- 誠實可靠小狗剩
- 2045字
- 2025-05-14 17:46:08
然而,京城的糧荒卻日益嚴峻。
起初,百姓尚能如往常般購糧度日,可隨著時日推移,糧鋪常常無糧可賣,糧價節節攀升。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城中蔓延,榮府上下,即便賈母未曾開口,諸位主子也都自覺將飯菜從簡。
不過十余日,京城糧草儲備已捉襟見肘,雖說還有的吃,可是眾人都能感覺到越發艱難。
各地援軍消息不斷傳來:有的尚在路途艱難行進,有的被敵軍牽制不敢妄動,更有甚者根本無法調動。
看來,真正能指望的救兵,還就只有宣大方向的援軍。
李洛心中涌起強烈的預感,他們與俺答的決戰之日,已然近在咫尺。
其實仗打到這個地步,雙方已然陷入戰略僵持。
余下的最后十幾天,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雙方都在伺機尋找最佳時機,發起最后的沖鋒。
時間并非不站在京城這一方,對俺答而言同樣緊迫。
他此前分兵打援,派出的各部人馬大多僅一萬至兩萬左右。
盡管多為騎兵,但一旦保定等周邊重鎮集結起山西、河南的援軍,數萬兵力匯聚,
俺答派出的這一兩萬人馬,便難以正面抗衡。
屆時,他們只能通過騷擾來遲滯援軍的行進速度,卻根本無法真正阻擋援軍到來。
因此,俺答迫切需要在短時間內結束戰斗,否則局勢也將愈發對他不利。
此時尚在居庸關的沈煉已然急不可耐。
十多日過去,若再拖延,京城怕是要斷糧。
一旦斷糧,難道要讓這一國之都效仿當年張睢陽的辦法守城?
傳令兵還說,如今城中不僅缺糧,連水源都開始緊張。
沈煉絕不能眼睜睜看著國都靠茹毛飲血抵御蒙古人,當即匆匆去找楊博。
帳內,楊博正盯著墻上地圖出神,聽見沈煉急促的腳步聲,轉過身來。
沈煉剛要開口,楊博抬手示意:“沈千戶,我已知你想法。再給我三日,三日后出兵!你即刻派哨騎前往京城,務必將消息送到。三日后我整軍出發,五日后必達京城之下,與俺答決一死戰!”
話音未落,楊博突然朝身側一喚。沈煉這才驚覺,一旁竟立著個魁梧年輕人。
他認得此人,趕忙拱手行禮,楊博對年輕人道:“馬芳,屆時騎兵全歸你統領。你只需記住一件事,取下俺答首級!”
說著,楊博上前,雙手按在馬芳肩頭,“斬下他的頭,九邊至少能得三十年安穩!”
沈煉見狀,不再多言,只向楊博行禮:“此信我定命錦衣衛準時、安全送到京城。還有一事,望楊制臺行個方便。”
楊博示意他繼續,沈煉朗聲道:“我愿隨馬參將一同沖擊俺答軍陣!我自幼習武,久經沙場,如此大事,怎能缺席?”
楊博深知沈煉是皇帝心腹,但眼前人一腔報國熱忱,實在難以拒絕,便微微頷首應允。
隨即,眾人開始籌備戰事。
楊博從宣府、大同兵馬中挑出精銳騎兵,將軍中最好的兵器盔甲悉數配備,又命后方運來糧草犒賞將士,整備火器火炮。
一時間,營帳內外忙碌不停,決戰的氣息愈發濃烈。
而此刻,俺答的營帳中已然聚齊了京城周邊的將領。
辛愛黃臺吉、巴圖蒙克、趙全,還有幾個萬戶麾下的小汗,眾人都已落座。
辛愛黃臺吉早就按捺不住,趕忙對著俺答說道:“大汗,已然十多天了,這些天攻城我們也折損了幾千人。可除了第一次打他們個措手不及之外,幾乎看不到攻下城的希望,我們是不是也該準備與對面決戰了?”
俺答聽了自家兒子的話,點了點頭,隨后對下面的眾人發令:“你們這兩日宰牛殺羊,讓眾位勇士吃個飽。巴圖爾臺吉的消息已經到了,楊博已經準備動身了。”
說著手狠狠地排在了帳中的地圖上,“我們就在這里決戰!背對潮白河。”
這地方在順義城北,還有個名字,叫牛欄山鎮。
背對潮白河不是為了背水一戰,而是為了減輕防守壓力,所以俺答不用布置后軍。
即便敗了,沿著潮白河向北,不過幾十里就能進入燕山逃跑。
然后轉頭看向辛愛黃臺吉,“僧格,你帶鄂爾多斯萬戶為我左翼。”
辛愛黃臺吉連忙單膝跪地,單手抱拳放在胸前稱是。
俺答又對著巴圖蒙克說道:“巴圖蒙克,你也一樣,到時候你整軍到了,便做我的前軍。”
右翼他準備交給撤下來的巴圖爾臺吉。
巴圖蒙克應下后,俺答看向趙全,趙全雙膝下跪。
俺答接著說:“趙全,到時候你會更早的收到命令,馬上帶著板升漢軍提前出發,來跟土默特部做我的中軍。你要把火炮,火銃全部部署好。”
說罷,他抽出彎刀:“長生天會庇佑他的子孫的!”堂下的幾人也連忙跟著呼喊,就連身為漢人的趙全也雙手高舉,口呼長生天。
而此時,有兩個已許久未與李洛相見的人,正朝著京城奮力趕來。
林如海和張有德此刻已置身在前往天津的海船上。
前些日子,林如海沿著運河北上返京,行至山東地界時,便聽聞了京城被圍的消息。
當下,他顧不上其他,便與山東都司商議,就地著手整編援軍。
又得知伯思哈爾兒在武清設防,他果斷意識到,若走陸路時間太慢,若走運河也不夠快。
于是,他直接組織沿海衛所可戰之兵當援軍。
山東內陸衛所來接管沿海防御,隨后帶著大部隊從登州衛登船出發,直奔天津。
他也正好用都察院左副僉都御史的身份來統制援軍。
這般安排十分高效,不過十日,林如海便聚齊了兩萬能戰的士卒。
此時他們正在海上,張有德見林如海在船上憑桿眺望,也忍不住走上前來與他交談。
這幾日的相處交流,讓兩人熟絡起來。
說來也奇妙,一個是小地方的武夫,一個是兩淮的大員,兩人竟意外地談得來,短短幾日,關系變得相當不錯。
林如海還給張有德找了一套上好的鎧甲,此刻張有德穿著,倒真像個正經的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