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9章 往不周山

  • 洪荒之元禾道尊
  • 宋詞人T
  • 2248字
  • 2025-05-17 16:45:06

如今元禾低頭看著掌心浮現(xiàn)的金仙道紋——那以九禾稻根系為脈、人族愿力為血的奇異紋路,正與腳下萬里山河的地脈龍氣遙相呼應(yīng)。當(dāng)初藏在東海礁石后瑟瑟發(fā)抖的真仙,終究是搏出了混元大道一線天機。

青松子駭然看見師尊發(fā)梢垂落的乙木精氣,竟在虛空中勾勒出完整的人族氣運長河——那株曾戰(zhàn)戰(zhàn)兢兢藏在東海潮汐里的九禾稻,如今已然扎根在長河源頭的五色祭壇之上。

云海中浮沉的玄黃功德光輪忽明忽暗,元禾掐指算著二十四節(jié)氣輪轉(zhuǎn)。云下人族部落飄來五谷炊煙,混著他袖中九禾稻種的清香,竟在足下凝成七十二道輪回虛影——這是人族氣運在挽留先天靈根之主。

云海間又有九色虹橋垂落,元禾足尖輕點混沌青氣,身后人族氣運長河翻起三千浪花。他袖中五谷道種與腰間乙木葫蘆同時震顫——這是天道在示警,纏繞在功德金身上的因果線已浸染過多紅塵火氣。

元禾笑著震碎三花聚頂時殘存的香火愿力,任其化作金雨灑向人族境內(nèi)。當(dāng)年藏在本體年輪中的九道先天禁制,此刻已隨著五谷定數(shù)完成,蛻變成纏繞在道袍上的玄黃之氣。

“該走了。“元禾并指劃開虛空,九禾稻虛影在身后結(jié)成周天星辰陣。陳都城頭懸掛的青銅編鐘無風(fēng)自鳴,十二萬九千六百道音波化作五谷圖騰,正是當(dāng)年神農(nóng)氏賜下的離別偈語。

元禾翻掌祭出后天靈寶萬象天機盤,盤面映照的洪荒輿圖正從東海之濱向外暈染。不周山舊址殘留的盤古威壓,昆侖墟飄散的玉清仙靄,乃至血海深處翻涌的業(yè)火紅蓮,都在牽引他金仙道果顫動。腰間新練的乙木葫蘆突然噴出七道先天乙木劍氣,竟在云端刻下“北海眼·妖師宮“六個大道銘文。

元禾輕笑一聲,將九禾稻本源分出三千靈種。每粒金稻都裹著炎陽麥的赤芒,落地時化作五色土遁入地脈——這既可潤澤后天生靈,又能借眾生氣運反哺功德。

這些沾染人族愿力的種子簌簌落入云層,在罡風(fēng)里化作三百里黃金麥浪。當(dāng)年神農(nóng)氏賜下的嘗草鞭虛影正在其中游走,將最后一絲人族因果煉成先天戊土精氣。西方教八寶功德池的虛影在頭頂一閃而逝,預(yù)示這趟游歷或?qū)Ⅲ@動那兩位發(fā)大宏愿的圣人。

“此去當(dāng)踏不周山雪,飲昆侖巔露。“元禾足下生出的功德金蓮,每片花瓣都刻著人族刀耕火種之景。當(dāng)他踏碎第七朵金蓮時,身形已融入無邊的晨霧,唯留一縷九禾稻香縈繞在神農(nóng)鼎邊緣,與鼎中熬煉的百草精魄共鳴三日不絕。

東海方向傳來扶桑木的共鳴,元禾足下云氣凝成十二品青蓮道臺。自突破金仙后,他紫府中那株九禾稻已生出七片混沌葉,每片葉脈都流淌著修補不周山時領(lǐng)悟的補天訣要。如今再觀洪荒地脈,竟能望見靈氣長河中浮沉的先天禁制。

“便從不周山開始罷。“元禾彈指震動腰間葫蘆藤,十萬道乙木劍氣裹挾著五谷精魄四散而去。這是他在首陽山參悟的播種之法——每粒劍氣都裹著九禾稻與炎陽麥的混元道種,遇水則化靈雨,觸土便生嘉禾。

行至血云翻涌的巫妖戰(zhàn)場殘垣間,元禾足下十二品青蓮驟止。元禾降下祥云,踏過血染的焦土,腳下生青蓮。左手掐訣如摘星攬月,周天星斗竟在晝光里顯化軌跡;右手結(jié)印似托六道輪回,五谷虛影在指縫間吞吐先天戊土精氣。霎時方圓千里殘破的混沌煞氣如蛟龍般掙扎嘶吼,卻被他袖中飛出的二十四節(jié)氣鎖鏈捆作一團,在子午相交的剎那凝成九枚黢黑稻穗。

那穗芒割裂虛空時,三十三重天外忽現(xiàn)稷神法相,驚得北冥海眼掀起萬丈玄冰。穗尖垂落混元清露,每一滴都在虛空中綻開輪回六道蓮紋——此乃截取量劫余燼為壤,聚古妖神怨念為霖,正應(yīng)了首陽山下參透的否極泰來至理。

而那稻葉紋路暗合九幽黃泉道痕,穗尖垂落點點玄冥真水,恰似當(dāng)年盤古發(fā)梢沾染的濁煞精粹。千里外北冥海忽起狂濤,妖師宮檐角十二萬九千六百枚鯤鱗簌簌作響。

祥云路過昆侖山紫氣蒸騰處,元禾正俯身掬起一捧昆侖雪水,腰間新得的混元乾坤蕭忽作龍吟。元禾含笑自袖中抖落三顆鎏金稻米,,玉虛宮檐角九重鎏金鐘自鳴三響,震落三千里昆侖雪,卻見那道青衫早已在麒麟崖陣眼處,烙下一枚纏繞五谷清氣的混沌道紋。

但見靈種墜澗剎那,先天戊土精氣化作虬龍翻地,百里山脈頃刻化作翡翠靈疇。元禾拋出的三粒金稻迎風(fēng)便長,落地化作三尊丈六金身的稷神法相,犁頭劃過處地脈轟鳴,生生將先天戊土大陣?yán)绯鰲l生門。陣眼處青黃二氣盤旋成太極圖,圖中麥浪翻涌竟演化出神農(nóng)嘗百草圖錄。

不過須臾,先天戊土大陣顯化的麒麟法相竟口銜靈穗,玉虛宮十二重檐角同時垂下金穗瓔珞——原是那三粒稻種在陣眼處化作三尊耒耜圖騰,與玉清仙光共演春耕秋收之象。

西昆侖瑤池弱水三千沉浮著先天壬水蟠桃影,元禾并指如犁在虛空劃開七道玄黃溝壑。點下功德麥種遇水化龍,首尾相銜結(jié)成北斗七宿之形,霎時周天星力如銀河倒灌。

弱水噬靈的特性在七粒麥種前失了威風(fēng),那麥殼上銘刻的農(nóng)桑圖騰遇水即燃,化作七盞不滅的薪火。瑤池底沉睡的先天靈根蟠桃樹竟探出三條氣根,與北斗狀的麥穗結(jié)成三才四象陣。自此每當(dāng)月華西沉,七星穡便會垂下七道粟米銀河,每一粒粟米中都封印著上古先民刀耕火種的殘影。

西王母梳妝的青銅鏡里,映出七顆星辰墜入弱水漩渦,轉(zhuǎn)瞬竟開出七朵功德金蓮。每片蓮瓣上都鐫刻著神農(nóng)嘗百草的圖騰,自此每逢月晦,瑤池便會飄落蘊含五谷精氣的星屑甘霖。

行至不周山,罡風(fēng)割裂九重天幕,元禾頂上混沌慶云翻涌如沸。那株曾令諸天顫抖的九穗道禾虛影,此刻根系已扎進元禾元神深處,金燦燦的稻穗每一粒垂落的混元氣都結(jié)著沉甸甸的道果。

每粒稻谷皆映出不同天地初開景象,或見陰陽未判時的鴻蒙雞子,或顯龍漢初劫時的血海滔天。

山腳游蕩的共工殘魂發(fā)出震天咆哮,卻見九道混元道果輝光垂落,將那祖巫執(zhí)念生生壓回地脈深處。其殘留在山腳的水之祖巫精血,竟在稻香中褪去兇戾,凝成九滴映著阡陌縱橫的露珠——此正是祖巫本源所化水之本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舟曲县| 扶沟县| 新绛县| 中方县| 湛江市| 永定县| 本溪市| 田东县| 长乐市| 太康县| 麻江县| 靖边县| 宁陵县| 静宁县| 江安县| 大安市| 即墨市| 白沙| 新昌县| 罗城| 阆中市| 精河县| 卓资县| 东港市| 莲花县| 青川县| 家居| 和顺县| 正镶白旗| 海南省| 衡水市| 天台县| 神木县| 伊春市| 涞源县| 仙游县| 阿城市| 丰县| 尤溪县|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