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3 PTN與IPRAN技術對比

PTN與IPRAN技術的優劣爭論已久。下面對PTN和IPRAN的原理進行對比,兩種技術的異同如表1-2所示。

表1-2 PTN與IPRAN技術對比

從名稱上看,PTN與IPRAN都是基于分組交換的IP化承載技術,但在狹義的概念上,PTN是采用MPLS-TP的分組傳輸網,IPRAN是基于IP/MPLS技術的多業務承載網絡。

在標準上,PTN技術標準已經完善并成熟,而IPRAN尚無統一的清晰標準,幾大標準化組織和相關運營商都發布了相關標準,但在名稱、要求等方面相互不統一,存在差異。

從通信理論基礎來看,傳輸網本質上的區別體現在3個層面:第一層是時分復用和分組復用的本質區別;第二層是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差別;第三層是靜態尋址和動態尋址的差別。PTN和IPRAN都是分組網絡,兩者的網絡本質在第一層上是相同的;PTN是面向連接的,而IPRAN是無連接的,所以在第二層面上兩者不同;IPRAN是以IP地址來尋址的,可以支持OSPF(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IS-IS(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等動態路由協議,同時支持靜態路由配置,而PTN是靜態配置尋址,不具備動態尋址能力,所以兩者的本質差異就是連接與無連接的差異、動靜結合尋址和靜態尋址的差異。

從現有的技術要求上看,PTN和IPRAN還有兩點差異。PTN設備無控制平面,路徑控制由網管人工操作,相當于有一個站在所有設備之上的管理者根據全網的路由、帶寬信息去統籌分配路徑、帶寬,分發標簽。實際上,PTN不存在控制平面,因為PTN管理平面集成了PTN管理和控制兩個平面的功能。而IPRAN的控制平面是在設備上實現的,設備之間通過各種路由協議、標簽分發協議相互溝通,實現路徑選擇、資源預留等功能,IPRAN包含的協議要比PTN多很多,IPRAN的設備承擔了控制平面這一重大功能。

從業務承載來看,PTN技術適合二層分組業務占主導的業務傳輸,可很好地滿足整個3G生命周期的移動回傳,也可用于LTE時期的移動回傳,但全業務接入存在一定困難。IPRAN技術適合L3業務占較大比重的業務承載,可滿足3G、LTE時期的移動回傳,可實現全業務接入。同時,IPRAN支持全面的三層轉發及路由功能,支持L3 VPN功能和三層多播功能,并同PTN一樣對網管界面做了圖形化的改進,可對業務實現端到端的精細化管理。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的對比和現網的應用情況來看,在國內,隨著中國移動主導的PTN加載三層功能方案的實現,PTN與IPRAN相互之間將會取長補短,逐漸融合,形成統一的基于MPLS的承載傳輸技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源市| 内黄县| 合作市| 长垣县| 临安市| 漳平市| 和平区| 长子县| 彰化市| 利川市| 当涂县| 健康| 名山县| 湖口县| 临朐县| 宜川县| 桐柏县| 大石桥市| 武乡县| 遂溪县| 苏尼特右旗| 房产| 博白县| 哈尔滨市| 灵川县| 临洮县| 黄山市| 郑州市| 封丘县| 三门峡市| 沙雅县| 阿拉尔市| 连云港市| 兴业县| 九龙县| 大方县| 青浦区| 黄浦区| 广昌县| 肇州县|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