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差分進化的優化方法及應用
- 董明剛 王寧 艾兵等
- 706字
- 2025-04-02 16:27:21
2.1 引言
目前,在DE算法的向量產生策略和參數設置方面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較重要的定性結論[1-2]。不同的向量產生策略和參數設置在處理不同類型的問題時各有優勢,但遺憾的是這些優勢并沒有被充分利用,大部分DE算法僅采用一種向量產生策略和一組參數設置值。因此,最近有研究人員提出將不同向量產生策略和參數設置相融合的思想,以改進采用單一向量產生策略和參數設置的DE算法的性能。典型的有:Mallipeddi等[3]提出了具有學習能力的裝配差分進化(Ensemble of Mutation and Crossover Strategies and Parameters in DE,EPSDE)算法;Wang等[4]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向量產生策略知識庫和參數設置知識庫,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組合差分進化算法。研究結果驗證了此類方法對于提高DE算法性能是可行和有效的,與現有的幾種自適應DE算法相比,極具競爭力。
雖然CoDE取得了不錯的性能,但CoDE的參數設置庫中僅選擇3組特定的向量產生策略和3組特殊參數設置,其他一些常見的向量產生策略和參數設置并沒有涉及,因此,本章考慮從向量的產生策略和控制參數兩方面對CoDE進行擴展,探討其對改進CoDE性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時,現有CoDE的研究僅建立在30維的測試函數基礎上,缺乏對維數較大的實際問題的應用研究來驗證CoDE的實用性,本章也解決了這個問題。
本章首先從向量的生成策略和控制參數兩方面對CoDE方法進行了調整,提出了兩種CoDE的改進版本MCoDE和MCoDE-P,并利用測試函數對這兩種修改版本的性能進行了檢驗。為了提高在小規模數據集的情況下ANFIS模型的泛化能力,本章提出了一種用留一交叉驗證法來優化ANFIS的結構,用改進的CoDE方法學習ANFIS的前后件參數的新方法。將該方法應用于實際的表面粗糙度預測建模,實驗結果顯示,本章提出的方法所建模型的泛化能力更好,提高了銑削過程表面粗糙度的預測精度。
- Java EE 6 企業級應用開發教程
- iOS開發實戰:從零基礎到App Store上架
- Android 9 Development Cookbook(Third Edition)
- SQL語言從入門到精通
- Linux Device Drivers Development
- RISC-V體系結構編程與實踐(第2版)
- 深度學習:Java語言實現
- Julia for Data Science
- Learning Node.js for .NET Developers
- Photoshop CC移動UI設計案例教程(全彩慕課版·第2版)
- Node.js 6.x Blueprints
- Visual Basic語言程序設計上機指導與練習(第3版)
- 少兒編程輕松學(全2冊)
- Tkinter GUI Programming by Example
- Learning Azure Document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