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李長青和張君寶慢悠悠地回到少林寺。
他第一時間就去尋師兄天鳴禪師,誰知這位少林方丈竟然下山去講法了。
……
山腳,一農家小院里。
黃藥師拿著郭靖、黃蓉寄來的書信面皮不斷抽搐。
“連個女兒都看不住,他們是怎么當父母的?”
“還讓老夫來關照,我就沒有自己的生活,我不需要修煉悟佛的嗎?”
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氣得只想吐血。
自己都已經是一把老骨頭了啊。
你們兩個倒是不客氣。
“黃兄,莫要生氣,不就是照顧一下小娃娃嘛。”
“何況在少林山腳,你還擔心會發生惡事不成?”
“大不了,咱們去將小郭襄接過來就是了。”
洪七公倒是無所謂,有一個小姑娘在,說不定能加快他們悟佛法呢!
半日后。
郭襄望著小院里的兩位老人后,不由得瞪大眼睛。
“外公,七公,你們怎么在這里啊?”
“對了,你們知道山上的活佛嗎?”
“他叫什么名字啊?”
“我能不能上山去看看啊?”
一連幾問基本都是在問山上活佛的事情。
洪七公和黃藥師頓時面面相覷,各自心中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小郭襄過來,只怕目的不單純啊。”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想上山出家呢!
……
山上,李長青照舊引導大日神力落下來修煉。
一日復一日。
五日后,天鳴禪師回來了。
“師弟,聽說你找我?”
他心說:平日里,可不見師弟你來噓寒問暖。
“師兄,我想開山門,迎香客;少林作朝圣地,為民立公,以全活佛之道。”
其中有利有弊,但總體是利大于弊。
自襄陽回少林時,這一路上,李長青都在仔細思索。
“師弟,你是想……化佛嗎?”
嘶!
天鳴禪師突然倒吸涼氣,一臉震驚地看著自家這位年輕的師弟。
“你竟走到這一步了。”
化佛,便是化作佛陀。
天鳴禪師早有猜測,李長青也曾講述過此一道。
未曾想,這一日還是要到來了。
“初步有這么個想法,但主要還是想煉心煉道。”
“至于能不能化佛……”
“且看造化吧。”
李長青淡淡地解釋道。
化佛之道自是蛻變之道,也是大日超脫法的蛻變法門。
但不一定能成功的。
“師弟,事關你化佛的大事,我同意了。”
有一尊活佛坐鎮,哪怕是開山門又何妨!
根本不需要怕。
“謝師兄!”
“此事還需由師兄操持一二。”
李長青請求道。
天鳴禪師自是沒有拒絕。
第二天就讓人打造活佛金身神像,以供朝圣者們來朝拜、瞻仰。
半月后。
活佛金身神像已立,一紙公告傳至天下。
……
山下。
一農家小院里。
黃藥師正在安撫郭襄,“襄兒,少林早已封山百余年,根本不對外開放的。”
“上一個擅闖其山門的蒙元韃子,已全軍覆滅。”
黃藥師滿是苦笑,真不是外公不幫你,而是幫不了啊。
“你騙人,你們兩個不就可以隨時上山嘛?”
“我又不是沒看到過。”
郭襄反駁道,還不止一次呢!
還說什么少林封山百余年不見外人……
你們兩個不是外人啊?
二人:“……”
頓時,黃藥師和洪七公相視一笑,“我們兩個只是例外……”
可你是沒有例外的。
“襄兒,你回家去吧。”
“你不僅進不去,還見不到活佛……”
洪七公調笑著。
他心想:你要是輕易就見到活佛,我們苦等十四年所遭受的苦難,豈不是就白遭受了?
“襄兒,這可是咱們十四年的經驗得出來的結論,你可莫要犯糊涂了。”
“山上的活佛可得罪不起,一旦其出手……”
黃藥師接過話繼續勸慰起來,他眼里也是滿滿的無可奈何。
打又打不得,罵又舍不得,只能好言好語勸了。
“少林要開山門了。”
“朝圣者皆可上山朝拜活佛了。”
“……”
突然,外面不知道是誰的聲音響起來。
將山腳駐留的人紛紛驚醒,一個個錯愕、驚訝得都說不出話來。
一些人喜極而涕,一些人放聲大笑。
“不是,少林怎么突然就要開山門,還允許朝圣者去朝拜了?”
洪七公和黃藥師二人面面相覷,還有點不知所措。
上一刻,他們還在勸小郭襄回家,少林都已經封山百余年,是去不了的。
下一刻就被打臉。
“你們兩個不是說山上去不得,見不到活佛嗎?”
“那這回可以見了?”
郭襄笑吟吟地問道。
二人:“……”
人家都已經開山門,迎朝圣者朝拜了。
哪里還不能見啊。
雖然不知道活佛是幾個意思,但這意味著他們兩個的優勢沒了。
原本還能領先人。
可一旦山門大開,不論是普通香客,還是那些所謂的朝圣者,亦或者是一些不速之客,只怕通通都會朝少林蜂擁而來吧。
“黃兄,你怎么看?”
洪七公沉聲問道,黃藥師卻沉默不語。
只覺山上的變故有點快。
“我要去給活佛準備禮物了,晚點再回來,你們兩個繼續吧!”
郭襄一溜煙走了。
……
這一日。
少林山門大開,不僅迎香客燒香禮佛,還會迎朝圣者到來。
一些距離近的已經嘗試著上山,不僅有少林僧人全稱陪同,還負責講解活佛神像的事情。
還解釋活佛的事跡。
若請愿者有重要的事情,還可向活佛單獨稟告。
活佛會視情況而解決。
這樣的消息一出。
無數人化身請愿者,一個個都想見得活佛一面。
甚至有人用重金砸。
但都鎩羽而歸。
只因……
最終的解釋權在活佛李長青手里。
在敲打過一些刺頭后,不管是香客、請愿者,還是朝圣者,都老實了。
一些請愿者的事情,李長青確實已經開始解決。
一開始還不習慣,時間一長,竟有種不同的感覺。
“果然,心境、感悟都不一樣……”
佛,不是空談。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享受快樂,也會進行分析……”
“每個人的表情、態度都不一樣,可謂是眾生百態……”
“這些東西,我正好需要……”
因此,才有開山門的事情出現。
香火供奉一事,不過是李長青給朝圣者們留的念想。
“大日舍利已結,但化佛還遙遙無期。”
這一日,一位姑娘提著禮物上門來,欲要朝拜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