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財商故事系列:學做小小理財師
- 曹葵
- 1680字
- 2025-04-17 19:39:38
第1章 復利的故事
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復利嗎?復利可是非常厲害的,你可要好好學習復利知識,運用復利思維去思考生活中的問題。


今天的數(shù)學課上,數(shù)學老師對同學們說:“今天正式上課前,咱們先做一個游戲。”
“好呀!好呀!”同學們非常期待。
老師打開一張紙,上面畫著64個格子,像棋盤一樣。
老師又拿出一個袋子,說:“同學們,這是一袋豆子。”
“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在紙上的第一個格子里放一粒豆子,第二個格子里放兩粒,第三個格子里放四粒,第四個格子里放八粒……以此類推,之后每個格子里放的豆子的數(shù)量是上一個格子里的兩倍。”老師告訴大家放豆子的規(guī)則,并請同學們猜一猜袋子里的豆子夠不夠放滿所有格子。
“袋子里有好多豆子呢!我覺得夠放。”咚咚說。
“我覺得不夠放。”另一個同學說。
老師笑著說:“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到底夠不夠放吧!”
很快,一袋豆子用完了,可是紙上還有許多空格。
看到同學們震驚的神情,老師說:“同學們,老師可以告訴大家,要想將64個格子全部填滿,需要的豆子遠遠超過一千萬億粒,多得難以想象。”
“天啊,這么多!”同學們驚嘆道。
咚咚回到家后,把今天數(shù)學課上做的游戲講給媽媽聽。咚媽說:“這不就是復利嗎?”
咚咚問:“什么是復利?”
“復利是計算利息的一種方法,把前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逐期滾動計算利息。所以,越到后面,錢就越多。”咚媽說,“而你們以前只知道單利,就是只按照本金計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加入本金重復計算利息。”
“我還是不明白什么是復利。”咚咚說。
“媽媽給你算一算,你就能感受到復利的厲害了。”
“好,我去拿紙和筆。”咚咚心里充滿好奇,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


坐在一旁的小亦也對復利很好奇,搶先一步拿來了紙和筆。
“我們現(xiàn)在假設,媽媽在你9歲時給你存了10000元,想等你上大學時取出來用。我們假設年利率為4%,我們先按照單利來計算,那么第一年能得到多少利息呢?”
“我知道,是用10000乘以4%,會得到400元的利息。”咚咚說著,小亦在紙上寫著。
“對。1年400元,那么10年就會得到4000元。也就是說,按照單利計算的話,10年之后連本帶息一共是14000元。”咚媽說著,小亦在紙上寫著。
“好,接下來我們按照復利來計算。第一年和單利時一樣,會得到400元利息。第二年把這400元放到本金里面,利息會是多少呢?”咚媽問。
“10400×4%,是416元。”咚咚說。
“也就是說,2年之后一共會得到10816元。以此類推,10年之后大約是14802.44元。”咚媽說道。
“比按照單利計算多了800多元,復利好神奇呀!”咚咚和小亦興奮地說。
“如果存20年的話,20年之后大約是21911.23元!”咚媽笑瞇瞇地說。
“比用單利計算多了3900多元!相當于多了10年單利的利息!”小亦說。
“不只是銀行存款,還有很多理財產品也會用到復利知識。”咚媽看到咚咚和小亦算得非常正確,很開心,繼續(xù)講著。
“什么是理財?”咚咚問。
“簡單地說,理財就是對自己的財物或財務進行管理。”咚媽說。
“理財就是賺錢嗎?”小亦問。
“不是,很多人以為理財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是合理平衡收入和支出的過程。”咚媽說。
“我不明白。”咚咚說。
“簡單地說,就是讓自己在關鍵的時候有錢可用。”咚媽說。


第二天,小亦在學校和同學分享剛學到的復利知識。
“小亦,我爸爸也這樣說。他還說復利思維也可以用在我們的學習上面,”同學說,“我爸爸說這叫作‘知識復利’。”
“‘知識復利’是什么意思呀?”小亦好奇地問。
“就是每天學習,并且持續(xù)不斷。通過學習和累積,就可以在之前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建立更新、更全面的知識體系。這種學習效果就像復利一樣強大。我爸爸說,要想獲得知識復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持續(xù)、不中斷地學習。”同學認真地回答。

“我明白了。把復利思維用到學習上,這樣積累知識的過程就不像加法一樣,學一點兒是一點兒,而是像復利計算那樣,到某個階段時,知識會突飛猛進地增長。”小亦說。
“對呀,我們以后都要多多應用復利思維,它好處多多呀!”同學說。

擁有復利思維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財,還有助于我們走向成功。復利思維,簡單來講,就是堅持重復做一件事情,事情的結果會不斷累積,一段時間后,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你一直堅持某種良好的習慣,那么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