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順逆之理
- 吃掉丹丸后,我成了人間至補
- 珠沉月死
- 2018字
- 2025-05-20 21:30:49
那假人回應似的抽刀猛斬,可這次卻全然沒在丁將盔甲上留下絲毫痕跡。
反之,崔玉心念一動,道道符文霎時凝聚入丁將周身,其眸中幽藍光亮驟閃數下,符文在尺,直斬虛空。
這丁將在受甲將生扶后,竟能直接接受崔玉的法門加身,各種都可,儼然一具小化身。
假人作勢閃躲,可又哪能躲得過去?五名丁將玉尺入虛,無論相隔多遠都能徑直斬落在其身側,不過崔玉一念之間而已。
于是不出十招,這假人很快便被五丁困住,左右不能逃出,便見一縷白氣飄散而上,那假人頓時萎靡在地。
“丁甲之術你已習得,何不現在退去?這份手段,并不比我之傳承弱。”殘魂悠然開口,聲音愈發縹緲起來,似相隔極遠,卻又極近。
崔玉神色如常,長槍依然于虛空中翻攪不停。
退是不可能退的,傳承必須要拿,否則豈不白走一遭?
“前輩何須多言?學生既持槍站在此處,便已明我心志,這傳承學生是必要取走的。”
那不知身處何處的殘魂沉默片刻,最終輕嘆道:“再給你一炷香,只要你能用上碰到我,我便再不阻攔你。”
“一炷香后,幻象便將崩潰,把握住你這最后的機會吧。”
崔玉心念轉過,五名丁將同時高舉玉尺,砸入虛空,和著長槍的節奏一并搜索起來。
“你這槍用的還是不對。方才我就在你槍旁三寸,怎么就不長記性呢?”
……
“不對,還是不對,出槍太剛,若你是我龍族這槍道便好學了……真龍曳尾,以尾為槍,剛柔皆可,剛可崩山碎石,柔可連江帶河。”
……
“太柔了。方才若是剛一些便可將我捅穿,還是不合格……你的時間不多了,還有三分之一柱香的時間。”
隨著殘魂不斷出口,崔玉眉頭漸漸蹙起,心中不由多出些許急意。
但卻又聽那殘魂長嘆一聲道:“如此便開始心焦體燥,若無人教你,你不是要氣到以頭搶地?”
“放平心念,否則你過不了此關。”
這話如當頭棒喝,將崔玉瞬間打醒。
是啊,急躁根本不是辦法!接連的失敗已經讓他的心性開始出現問題。
接著口鼻唏噓,清濁換過數輪,崔玉手中長槍擰起,眉宇凝重,將這殘魂的教導又在腦中過了幾番,這才重新攪弄起來。
頗為奇妙的是,由于先前的躁動,此時他的心底極為平靜,甚至平靜到能感覺身上輕微浮動的纖毛,以及空氣中逸散的灰塵。
哪怕他此刻沒有調動鬼眼的能力,可眼前世界卻離奇出現了變化,方寸之中,所有事物都變得清晰無比,清晰至分毫畢見,那乍看間十分凝實的空間竟在此刻出現密密麻麻的縫隙,木板似的,遮掩住其背后的真實一切。
靜,靜到可以聽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乃至血管中淌過的血液,在耳邊如擂鼓般激烈雷動。
感受到手上發力所帶來的筋脈間的任何起伏波動,以及作用在長槍上所帶來的運動反饋。
這種感覺太過奇妙,崔玉一時間竟有些癡了,眼中光彩隨著一種莫名的韻律起伏不定,長槍于虛空中揮舞,銀蛇似的靈活,輾轉騰挪,稱心得意。
虛空之中,就在長槍之側,一道近乎透明般虛薄的白衣身影正悠然佇立,那年輕俊秀的臉上不由升起一道滿意的溫和笑容,秀目輕瞇,他緩緩上前一步,拂袖伸手,握住那亮銀槍尖下的紅纓。
“你……碰到我了。”
這一聲落下,崔玉猝然從那奇妙的狀態中驚醒,還未知覺過來,尚帶著些許迷茫。
“記住方才的狀態。它可以讓你最大程度發揮出自己的實力,用你記憶中的話來說便是心流,用此世界的話來說,便叫‘武覺’。”
崔玉木然頷首,在這聲音之下,他莫名有種安穩感……以及發自本能的順從和認同。
“你的確不是一個合格的繼承者,從你的記憶里我能讀到一些東西,你的心不在這方世界,更不在成仙問道,你只是一個過客。”
“我也不要求你必須將我的道傳下去,時間長河并不差我這一份傳承,我只望你能在將來幫扶龍族一次……除非龍族死有余辜。”
“大道之下,唯德最長。若龍族悖德,那是其死有余辜,可若龍族有辜……還請你伸出援手。”
崔玉心下過了一番這話,而后重重點頭,應下這份承諾。
龍族有辜,他不會吝嗇救援,救德不救奸本就是他所順應的心性,這并非難事。
除非是人龍之間的種族之禍……這還太遙遠,概率也不大。
龍族隱匿,人族彰顯,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恰巧的是,龍族目前看來似乎也并沒有禍人之心。
“解厄登天經其實我早就已經傳你,便在陰陽動靜之間,何為解厄?即順天為之。順則昌,逆則亡。”
“我存在時,世人皆以逆天為理,認為修行乃與天爭利……此說看來合理,實則可笑,天道所給,向來足夠,唯物類有貪而已,一族占山川,一族擁四海,一族以平地為居,萬物各居其宜,各奮其事。”
“又千萬年,一族山川不滿其心,于是爪牙探于四海,如是往復,天道縱傾萬利,亦不足物類所爭。”
“由是人間離亂,物類不安,萬族淪于兵戈,百姓沒于饑渴。我之所謂解厄者,即順天應人,取之有道,應之有常,如是而已。”
崔玉喉頭梗了梗,向虛空深稽一禮:“我雖順天,可總有逆天之人,萬一傷我,殺還是不殺?”
“殺。”那聲音陡然冰冷。
“逆者太滿,殺以補不足。”
崔玉眉目低垂,再問:“我雖順天,縱財寶滿目,取還是不取。”
“取。”
“取之有道,足己乃止,勿生貪求。”
“我雖順天,可諸天仙人,順逆與否?”崔玉收回長槍,背過身去,眼中浮現一扇無形之門。
“逆者多,順者少。”
“豈不聞:紫府群仙名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