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爐子
- 歲月回聲:我在火紅年代吃肉肉
- 閑魚寶寶
- 2041字
- 2025-04-18 18:24:38
秦國慶幫著新牛馬,把煤泥卸在了院子中間,調好干濕度后,他直接上手,用煤球工具往煤泥中間一戳。然后拿到旁邊的空地上,按住把手上的頂桿,緩著勁兒勻速推,一個十二孔的煤球,就完整的落在了地面。
連打了十幾個煤球之后,秦國慶把工具遞給牛馬,“大龍哥,你來試試?”
房大龍懵懂的接過工具,學著他剛才的樣子,哼哧哼哧打了一百多個。
老半天后,房大龍擦擦頭上的汗,瞅向空手看熱鬧的秦國慶,怒道:“你小子就這么干瞪眼看著?”
秦國慶一攤手,道:“那不然呢?這么累的活兒,你好意思讓我一個小孩子干?我以前覺得您還挺壯實的,咋才干了這么一點就不行了?這是......身子虛了?要不等會兒弟弟去市場上,買根牛鞭給您補補?”
“快滾一邊兒去吧!”房大龍不想搭理他,埋著頭繼續(xù)苦干。
秦國慶也不好意思再干看著,找了塊木板,落上煤球往自家門口雞圈旁邊搬。他早都算好了,兩車煤泥大概能打一千多塊蜂窩煤,足夠兩個爐子用一冬天。
整整一個下午,兩車煤泥都用完之后,房大龍累得雙手發(fā)抖,把煤球鏟子一扔,對著好兄弟傲然道:“怎么樣?牛不牛?”
秦國慶一豎大拇指,“還得是哥哥您吶!就這點活兒,小菜一碟!再吃上一根牛鞭,是不是還能接著干?”
房大龍白了他一眼:“那我可謝謝您嘞,牛鞭自個兒留著吃吧。我還得去廠里后廚瞄一眼,等我回來新爐子再點火啊!”說罷扔下工具,扭頭就要走。
秦國慶聞言一把拉住他,交代道:“大龍哥,等會兒下班了,你幫忙給找點花生和紅薯,花生要干的,紅薯要小的,我晚點用得著?!?
房大龍急著走,也不跟他掰扯,掙脫了手回道:“毛病還不少,等著吧,一會兒給你帶回來!”
......
晚飯過后,眾人聚在秦國慶家里,王修文、房大龍、秦家眾人和隔壁老太太,把小小的西耳房擠了個滿滿當當。
秦國慶在大家的圍觀下,換上新爐子,點火之后打開風門,直接把燒水壺放了上去。
不到一刻鐘,燒水壺就冒著熱氣,嗚嗚的叫了起來。
秦國慶自信滿滿的說道:“看見沒?以后早上晚上各放一壺水,冬天洗臉洗腳,就有現(xiàn)成的熱水用。”
然后他取下燒開的水壺,關好風門,用爐火圈、鐵蓋子把上面的出火口蓋住,扔了一把花生,幾個紅薯上去。說道:“閑著沒事還能烤東西吃,咱們再等一會兒,看看煤球燒成啥樣。”
又過了一刻鐘,花生紅薯都烤好了,秦國慶拿下來分給眾人。
又用火鉗子示范了一下怎么換煤球。邊操作邊解釋道:“就這么換煤球,也不用掏灰,爐子蓋嚴實了,能燒一晚上?!?
眾人看了看燃燒后的煤球,還真是!燒了那么老半天,最下面的煤球還沒燒到一半,估計一晚上應該用不了三塊煤球。
見眾人都盯著煤球看,秦國慶嘿嘿笑道:“怎么樣?三大爺發(fā)明的爐子好用吧?”
眾人驚訝了,這爐子竟然是王修文發(fā)明的?
王修文聽他直接把功勞安到了自己身上,頓時心花怒放,咧著嘴揚起了眉毛。
秦國慶見他興高采烈的樣子,嘿嘿一笑,道:“三大爺,您老是不是忘了?當初答應我的是兩件爐子,您看剩下的那件?”
王修文心里正美著呢,大手一擺,道:“放心,我答應的事,肯定沒問題,明天下班就給你拿回來?!?
房大龍則是看著地上的煤球,有點猶豫,這玩意兒他打了一下午,累得渾身發(fā)軟??梢幌氲揭院蟛挥冒胍蛊饋頁Q煤球,他覺得還是得請三大爺,給自己也打一件新爐子。
等眾人都散去,只剩自家人了,秦國慶把小妹叫到跟前,警告她不要伸手摸爐子,這玩意可比原來的煤球爐子溫度高多了。
盡管小妹再三保證,秦國慶還是有點不太放心,最后干脆用竹片,給爐子做了一個外套,像老式暖壺那樣把爐子下面給包了一圈。
這樣既不影響散熱,也能在不小心摸上去的時候,稍微遮擋一下,不至于被燙傷。
......
第二天一早,秦國慶從早市回來,秦母剛好換了煤球,往爐子上坐了一壺水,正拿著裝了煤球渣子的簸萁往屋外走。
見他天都亮了從外面回來,秦母忍不住絮叨,“也不知道天天早上干嘛去了,不好好睡覺,以后怎么長身體?”
秦國慶自然不會說自己去鬼市練攤了,嘿嘿一笑不作聲,打算糊弄過去。
見他不吭氣兒,秦母又道:“一天到晚就知道糊弄我。還有,昨天你為啥說這爐子是三大爺發(fā)明的,不是你告訴他怎么做的嗎?”
秦國慶解釋道:“娘,有時候功勞多了不一定是好事。以后甭管誰問起來,那爐子就是三大爺發(fā)明的。等今天晚上另外一個爐子回來了,再給老太太安上,咱得了實惠不就好了?”
雖是這樣說,可秦母總覺得兒子吃了虧,她憤憤不平的道:“這算什么實惠?咱們請他打了爐子,大不了給他工錢嘛。你發(fā)明了這么好用的東西,功勞就這么白白的讓給他了?”
見母親一副要找王修文算賬的樣子,秦國慶趕緊打斷,“我才這么大點,要那功勞有什么用?哎呀,你就別問那么多了,趕快做飯吧,我都餓了?!闭f著他一把搶過簸萁,去外面倒煤球渣子了,沒有再給母親發(fā)飆的機會。
晚上下班之后,等三大爺送來了爐子,給老太太裝好后,秦國慶千叮嚀萬囑咐,晚上睡覺一定要封閉好,要不然中了煤煙,會出大事的。
秦母在一旁哂道:“還用你說?以前的煤爐子也是一樣的,只不過沒這個方便而已?!?
老太太則是樂呵呵道:“小皮猴子,腦袋就是好使,能想出這么省事兒的爐子。秀琴吶,孩子長大了,知道顧家了。”
秦母聽了眼眶微微泛紅,沒有再說話。